临沂市农业农村局创新“政银担” 协同合作机制破解涉农融资难题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1日 阅读 2580

琅琊新闻网讯 盛夏的沂蒙大地,沃野千里,生机勃发。在兰陵县,90后“归雁”人才李昊通过“四雁振兴贷”获得200万元贷款,创办菌菇合作社,年产各类菌菇30余万公斤;平邑县乡村季风食品科技公司凭借“本草贷”300万元担保贷款,实现冷冻速干设备更新换代……这些生动案例的背后,是我市创新“政府+银行+担保”协同合作机制,破解涉农融资难题的实践缩影。

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以国家级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抓手,构建“政府引导、担保赋能、银企联动、服务护航”的“政银担”协同合作体系,推动金融资源精准流向乡村沃土。截至2025年5月底,累计为2.3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178亿元,带动全市涉农贷款余额达3848.89亿元,120余个特色金融产品累计发放超1600亿元,为沂蒙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政府引导:筑牢合作基石,精准识别需求

“以前贷款没门路,现在政府把我们纳入‘白名单’,银行主动来对接。”沂水县富宝锦润家庭农场在“融沂通”平台发布需求,仅三天就拿到70万元贷款,及时安装了滴灌设备。

政银担合作,从政府“搭台”开始。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山东农担临沂分公司、13家银行组建工作推进小组,建立“1+6+N”农业主体数据库——以1个市级数据中心为核心,覆盖生猪、肉牛、禽类、蔬菜、水果、粮食6大重点产业,延伸至市县镇村四级动态管理体系。通过分产业、分类别、分规模摸排,精准识别有融资需求的经营主体“白名单”,目前已纳入2.8万户,为4000家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涉农小散户提供贷款7.2亿元。

政策“组合拳”为合作托底。市级财政安排1500万元贴息资金,按贷款总额2%补贴农户;设立5000万元风险补偿资金池,既为金融机构放贷“兜底”,也为担保机构增信“加码”,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乡村。

担保赋能:破解增信瓶颈,降低融资成本

担保是政银担合作的“桥梁”。山东农担临沂分公司聚焦支农支小主业,推出一系列让利举措:首贷免担保费,10万-300万元政策性业务费率不超过0.75%,粮油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费率更是降至0.5%。政策实施以来,已为涉农经营主体减少利息支出2900余万元,综合融资成本下降20%。

针对农业经营风险高的特点,我市将担保与特色农业保险结合,推出全省首单民间林长森林碳汇价值保险、蜜蜂养殖降水指数保险等业务,各类农业保险累计保额达387亿元,为担保贷款“再上一道保险”。如今,“农担担保+风险补偿+农业保险”的三重保障,让金融机构放贷更放心,农户贷款更安心。

银企联动:畅通对接渠道,提升服务效能

“养殖贷款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养殖户刘玉通过抵押15头牛,成功获得15万元“养殖贷”,解决了经营难题。针对畜禽存栏下降问题,我市金融机构创新推出“养殖贷”,累计已向7700余家养殖场户发放贷款8.7亿元,有效缓解了养殖业资金压力。

金融机构积极突破传统抵质押物限制,转向评估经营能力与发展前景,精准开发信贷产品。目前,已推出“新型职业农民贷”“美德信用积分贷”“蔬菜大棚贷”等120余种特色信贷产品。例如,邮储银行为支持食品产业升级,专门创设“沂蒙食品发展贷”,单户最高额度1000万元、期限最长10年,已向274家相关企业投放贷款14亿元。

服务效能提升依托线上线下双渠道协同发力。线下每季度组织银企对接会,已摸排1.4万家主体融资需求438亿元,完成对接7035家、授信293亿元;线上通过“融沂通”平台“沂农云雁”模块,农户扫码即可直报需求,平台已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653亿元。

服务护航:五项机制织密乡村金融服务网络

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畅通与否,直接决定“政银担”协同机制的落地成效。我市创新构建“多方联动、业务直报、信用保障、快速审批、信息联络”五项服务机制,将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至乡村肌理,让涉农主体融资更便捷、更高效。

具体来看,多方联动通过每月联席会议凝聚政府、银行、担保机构合力,依托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融资平台搭建“政银担户”信息共享渠道,三级联动发掘“白名单”主体;业务直报推行“码上办”扫码提交需求、“公开办”开放信息促竞争,形成金融机构竞相支农的格局;信用保障以宣传引导为基、“白名单”支持为要、修复机制为补,对信用良好的“白名单”主体开辟绿色通道基准利率下浮10%—15%优惠;快速审批通过专项通道、大数据预审、“五五分险+限率代偿”新模式,将放款周期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信息联络则通过县乡联络员、村级信息员的网格化体系,提供“一对一”服务,帮助1.2万户农户破解“不会贷”“不敢贷”难题。

数据见证成效,“金穗沂蒙兴农贷”“美德信用积分贷”“双社联合贷”等产品走在全省前列,带动涉农主体创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完善‘政银担’协同合作模式,让更多涉农主体享受到优质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活水更精准、更高效地滋养沂蒙乡村。”


 

来源:琅琊新闻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