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节约集约为突破 要素保障蹚出新路径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4日 阅读 954


  今年以来,临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着眼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节约集约为突破口,围绕规划布局、源头控制、利用开发、强化监管等各环节,指导各县区积极探索要素保障新模式,实现由粗放利用向节约集约利用转变,力求用好用足每一寸土地,全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已连续三年实现耕地面积净增加。

  “飞地”抱团,“飞”出节约集约利用新空间。该模式旨在通过将村级的资源集中到发展潜力大、投资效益好的区域,实现资源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利用。沂南县出台了飞地项目管理实施意见,招商引资、税收等统计数据均按招引方70%、落地方30%的比例进行分享。通过“飞地”抱团模式,化解用地要素区域不平衡的问题,让投资方有地用、闲置低效地有项目。去年以来,沂南县对停产闲置多年的山东新大洋电动车有限公司地块启动“飞地”抱团模式低效用地再开发,先后由4个乡镇招商引资6家企业落地入驻该地块,实现了“项目共建、收益共享、闲置盘活、高效利用”。

  矿山变“金山”,打造矿山循环经济。我市不断健全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工作机制,努力提升节约集约利用矿产资源的能力与水平,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发展。兰陵县以装备制造业为抓手,探索将传统“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开环经济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经济,逐步培育形成了“变废为宝、吃干榨净”产业链,把废弃矿山变成“聚宝盆”。该县聚焦铁矿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围绕链主企业国铭铸管40万吨富余铁水产能、1000万吨尾砂尾泥、120万吨高炉废渣资源,构建出“铁矿石—铁精粉—铁水—精密制造—智能制造—废剩资源再利用”的闭环产业链条。

  “存量”换“增量”,以政策加持保障盘活成效。我市优化土地要素配置,创新土地要素保障政策,积极盘活低效闲置用地,着力促进优质项目落地生效,持续增强土地要素对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能力,推动土地存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量。全市印发了《关于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临沂市工业用地提质增效。今年1至5月,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5097亩,其中,单宗低效用地再开发2733亩,工业用地连片整治2364亩。

  临报融媒记者 张晓 胡雪莹 通讯员 杨雪莲 王玉文 刘辉


来源:琅琊新闻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