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90后”比父母辈更会理财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15日 阅读 156

日前,中国新经济研究院联合支付宝发布首份《90后攒钱报告》。一时间,90后比想象中会攒钱引起人们关注。在临沂,这些90后们又是怎样?记者随机对50位90后进行问卷。通过薪资待遇,消费方式和观念等,呈现他们真实的生存状态。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少年轻人早早萌生理财意识,并且九成多90后每月存钱,理财方式也由原来的银行存钱为主向网络理财转变。90后越来越靠谱,逐渐成为社会重要力量。

 

46位90后表示每月存钱

52%受访者存款在1-5万元

 

为了保持调查问卷调查的准确性,记者随机选择了50位90后,跨度为90年到99年。受访者来自县区,男女生各25人。职业为各个行业,他们有的是教师、有的是企业员工,有的是在校学生。受访者接受教育的程度也是各不相同。

 

在50位90后受访者中,有46位表示会每月存钱,占受访总数的92%。也就是说超过9成受访者会选择每月存钱,但存钱数额各不相同。

 

在存款数量上,问卷调查分为1万元以下、1-5万元、5-10万元和10万元以上4个选项。其中,选择1-5万元的有26人,占受访总数的52%,1万元以下和10万元以上的分别占比6%和10%,5-10万元的占32%。记者梳理发现,男性比女性更愿意攒钱,分别占受访者人数的64%和46%。

 

家住兰山区的受访者马爱博出生于1993年,今年是他工作的第四年,从大学毕业后,他就在兰山区一家外贸公司从事业务工作,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在3000-10000元之间不等。

 

“我们是业务拉的多,挣得就多。”马爱博说,工作第一年因为没有经验,他收入比较少,有六七万元钱。当时除了每月需要还3000多元的房贷外,还要养一辆小车,再加上平时孝顺父母,一年下来,他几乎没有攒下什么钱。“工作第二年之后,有了工作经验,收入上去了,攒得就多了。”8月8日,马爱博计算了一下自己银行卡和理财账户里的存款,一共103400元。

 

从学校到社会,

不少90后的理财意识从十几岁就开始

 

《90后攒钱报告》显示,90后首次开始理财的年纪平均是23岁,绝大部分人会在上学至毕业后的两年内就接触理财,父母辈第一次接触理财早了整整10年。余额宝数据还显示,90后人约月转入余额宝高达8次,平均比自己的父辈高2次,月均存钱也比父母平均多出1000元。随时有钱、随时理财是他们的习惯。

 

在此次问卷中,记者将“是否会选择理财”以及“从什么时间开始理财”设为问题。记者发现,临沂的90后们在“钱生钱”这件事上,也很积极。近7成受访者表示会选择理财,而且有的采访对象表示,从在大学校园就已经开始琢磨怎么才能让手里的钱生出更多的钱。

 

在采访中,家住罗庄区的90后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在高三17岁时就已经有了要存钱的想法,并且会将自己的压岁钱和暑假打工挣的钱存到银行。“上大学的时候因为没有收入,只能一点一点的攒,有的时候一个月能往余额宝里存三四百块钱,有的时候只能存一两百块钱,两年下来,只攒了几千块钱。”刘女士说。

 

毕业后,工作单位离家较近,刘女士吃住一般都是在家里,仔细算来自己每个月固定的支出只有电话费,一年加起来也才不到1000块钱,就算每周和朋友聚一次,大家也是AA,花费一般不超过100块,“很多人说我这样太计较,但是看着自己的存款我很高兴,存钱现在就像是我的兴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能薅羊毛的绝不错过,比如吃饭先看看大众点评,有没有折扣和团购;看电影买张电影卡,优惠价基础上还能再享受会员折扣。”95年出生的孙磊也表示,他也跟同龄人一样喜欢追潮流,椰子鞋、AJ鞋,统统都有,只不过买得少,在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一年只买上一双,省下的钱就存余额宝。

 

理财不再钟情存银行

一半以上受访者存钱理财方式为网络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理财计划的90后不在少数。在50名90后路人中,有近7成受访者表示,虽然他们目前的存款并没有很多,但他们还是通过理财,将有限的存款更好地打理、规划起来。只是,和过去传统的存入银行卡不同,90后的存款有超过半数是存放在电子账户中的,而他们的理财手段,也相应使用了互联网手段。

 

“我在支付宝和微信都买了基金,比在银行买方便,不用专门下APP,上微信或者支付宝的时候顺便查看就行。”家住北城新区的孙思涵告诉记者,今年27岁的她目前有两万多元的存款,都存在自己的互联网电子账户里,并未存入银行卡。

 

和孙思涵做法相同的不在少数,家住河东区的90后吴英进行网上理财已经有四年的时间了。“这几年,我把存款的一小部分存了银行的定期,另外一小部分买了基金和股票,大部分存款放在了余额宝里。”吴英告诉记者,她选择用互联网手段进行理财是因为网络理财门槛低、收益高,更重要的是比较便捷、及时,契合自己的理财需求。

 

其实,对于很多90后来说,存钱和“信用消费”并不矛盾。在记者调查的人群中,有半数以上的90后存在既有存款也有负债的情况,他们在存钱的同时,也进行信用卡或花呗等提前消费方式。

 

“这样比较划得来,因为理财可以有收入,这个收入可以高过花呗或者信用卡的手续费。”吴英告诉记者,自己每个月月初,都会将工资里的三分之一放入理财账户存起来,但这样下来,钱就有些不够花,“所以每个月会花费两三千的信用卡、花呗,下个月发工资了再还。”

 

吴英算过,目前她手上的几只基金都处于盈利状态,10000元的资金一个月就能盈余上百元,“好的时候可以上200。”另一方面,信用卡只要不分期不逾期,一般没有手续费。

 

部分90后不仅攒不下钱,

还存在借贷情况

 

仔细查看问卷调查不难发现,在50位90后受访者中,有4位表示并不会每月存钱,占受访总数的8%。而这部分受访者中有的不仅攒不下钱,还存在借贷情况,家住兰山区的刘静就是其中一员。

 

支付宝年度账单显示,去年刘静一共消费了6余万元,其中消费金额最高的类别是服饰美容,花了34578元。在全民消费狂欢的11月,她在支付宝上消费了3043元。刘静告诉记者,她目前在兰山区一家教育培训公司工作,月收入约4000元,加上年终奖等,一年的收入能达到6万。“一年的收入堪堪能和淘宝消费持平,加上房租、水电费等日常消费的话,我都是全靠借的。”

 

刘静告诉记者,支撑起她日常消费的,除了两张信用卡,更主要的是支付宝花呗和京东白条。刘静的花呗记录显示,7月份的待还金额共有4345元,其中包括了多笔此前账单的分期金额。也就是说,即使刘静下个月不吃不喝不缴房租,她也没有足够的收入来偿还这笔账单。

 

拆东墙补西墙,为了每个月按期还上每一笔账单,刘静自嘲自己这个高中数学及格都很难的人生生被生活逼成了理财算账高手。每个月1号工资到账后,刘静先缴纳当月的房租费用,再往微信钱包里转入1000元现金用作日常开销。10号当天,她会依次还清白条和花呗的当月账单。

 

“如果出现该月开销超过了工资总额的情况,我会先从支付宝借呗借一笔金额补齐欠款,再在下个月还清。”刘静说,每个月一到10号,她的收入已经所剩无几,接下来的20天里,她的所有开销都要依靠支付宝花呗和微信钱包里的余额。

 

多数90后很会攒钱

但是不少人仍觉得自己很穷

 

刚毕业就有7000,算是高薪行业了吧?97年月入4000,算是正常工资打开方式吧?然而,在采访中,不少90后受访者仍觉得自己很穷。

 

会赚钱更会花钱,总感觉有买不完的东西;每月房租能占掉30%乃至50%的工资;养小孩“贵”到不行;要旅行,要健身,要美容,要……受访者中,近一半人表示,社会压力大,自己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我保障意识,精打细算、早早理财都是在为未来过好生活做足准备。

 

90后受访者孙洋洋在心中给自己的未来“定了个目标”——等攒够了20万元,就在市场盘个铺子开家咖啡馆。为了实现“小老板”的梦想,孙洋洋给自己制定了一套“攒钱攻略”:把每天的收入支出记录下来;工资卡开个零存整取账户,每月雷打不动强制存3000元;把花呗的额度调到500元……

 

“总觉得自己很穷,每天日子都在紧巴着过。”孙洋洋感叹。“你攒的不仅仅是钱,更是你生活的底气,以及为未来拼搏的机会。因为,你的存款有多少,你的选择权就有多少,你就有多少勇气对不满意的生活现状说不,你就有多大机遇遇到更好的未来。”孙洋洋也表示。


 临报融媒记者 徐文敏 褚菲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