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平台 链向未来 浙商银行探路“区块链+”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1日 阅读 256
近年来逐渐走向大众视野的区块链技术,已经悄然延伸到众多领域,逐渐显现出“区块链+”的巨大潜能。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第十八次集体学习。
特别是在经济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凭借安全、信任度高等特点,可以帮助金融活动的参与者防范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衍生出了多种应用模式。
作为国内商业银行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先行者,浙商银行积极探索金融科技、加速构建“平台化服务银行”,于2016年推出基于区块链的移动数字汇票平台,成为业内首家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核心业务的银行;2017年,该行又相继开发了应收款链平台、仓单通等“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产品,并相继建设“财易云”个人理财交易平台、同业资产交易平台等,实现了区块链技术在公司业务、零售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的全覆盖。
日前,浙商银行的“一种区块链密钥管理系统及方法”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是为数不多在区块链技术领域具有专利的商业银行之一。目前,该行还有多项区块链相关专利正在实审中。
区块链+供应链
用高科技“账本”助力融资畅通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是分布式数据存储、多中心的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和加密算法等多种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
通俗地说,可以把区块链比作一种“账本”。传统账本由一方“集中记账”,这种新式“账本”则可以在互联网上由多方参与、共享,各参与方都可以“记账”并备份,而每个备份就是一个“区块”。每个“区块”按时间顺序线性相连,其结构特征使记录无法被篡改和伪造。
作为无法篡改的高科技“账本”,区块链技术在经济金融领域最直接的应用就是纾解供应链上的应收账款沉淀难题。一直以来,企业在实际经营中大量采用赊销模式延期结算,由此形成的应收账款滞压导致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凸显,制约着企业的周转和发展。截至2018年末,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总额14.3万亿元,占主营收入13.99%,应收账款的平均回收期47.4天。
纾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盘活应收账款是关键。此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指出,商业银行要依托产业链核心企业信用、真实交易背景和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闭环,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无需抵押担保的订单融资、应收应付账款融资。
为具化这一政策精神,浙商银行积极打造应收款链平台,通过运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公开透明、智能合约和不可篡改的特性,来解决应收账款登记、确权等难题,把应收账款改造成为区块链债权流转工具,帮助上下游中小企业盘活滞压的金融资产,助力融资畅通。
对应收款链平台上的核心企业来说,其签发的区块链应收款可在供应链商圈内流转,有利于构建健康稳定的供应链生态圈;对上下游中小企业来说,其收到核心企业签发的区块链应收款后,不仅可分拆流转给上游供应商,还可随时转让给银行进行融资,从而有效化解应收账款滞压烦恼,帮助企业乃至整体产业“去杠杆、降成本”。
区块链+商圈
拓展供应链“微笑曲线”
来自江苏苏州的吴江兴盛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就是浙商银行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受益者之一。
公司主营纸箱辅料,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涤纶制造商恒力化纤供货,销售金额占公司销售收入逾四成。此前,兴盛包装与恒力化纤多以商票结算,结算周期长、票据盘活难。“大企业给的订单资金占压公司的流动资金,拖久了,企业受不了。”企业负责人回忆说,流动资金紧张时,想向银行贷款,又苦于没有合适的担保抵押。
浙商银行运用应收款链平台为恒力化纤搭建了供应链商圈。在平台商圈上,恒力化纤采用“付款人签发、承兑”模式向兴盛包装等其他供应商签发应收款,并利用自己“闲置”的授信额度,向银行申请保兑。和不易盘活周转的商票不同,供应商们在这一平台上收到区块链应收款后,可以在浙商银行直接变现或提用短期贷款,并且这一切都可以在线完成。
截至2019年9月末,已有包括兴盛包装在内的近60家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的上下游企业加入恒力化纤的商圈,累计签发金额4.5亿元,提用小企业短期贷款余额约2.3亿元;而恒力化纤在携手浙商银行帮助一批中小供应商获取较低成本融资、共享金融科技红利的同时,也进一步梳理和巩固了自己的供应链关系,拓展了自己的供应链“微笑曲线”。
截至2019年6月末,类似这样的平台,浙商银行应收款链平台共落地1800多个,帮助8000多家企业融通了1700多亿资金,切实疏通了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资金堵点。
区块链+ABN
链接直融蓝海引流债市活水
在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做大应收款链平台的用户基础和交易规模的基础上,浙商银行还进一步探索推进区块链应收款进行资产证券化模式,帮助企业的区块链应收账款链接债市蓝海,获取低成本融资。
2018年8月,“浙商链融2018年度第一期企业应收账款资产支持票据”(下称“浙商链融”)成功发行。作为银行间市场首单应用区块链技术、直接以企业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浙商链融”的基础资产,即为应收款链平台上企业签发及承兑的应收账款。企业将其持有的应收账款通过浙商银行委托给受托人设立资产支持票据信托,后者以此作为载体发行资产支持票据。其中,区块链技术增强了底层资产的透明度、公开性,简化了操作手续,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幅降低了发行成本,获得市场和监管部门的认可。
它的成功发行,意义在于通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收款链平台与证券化产品相结合,架设起了实体经济企业与金融市场之间的通道,从而形成更广阔的平台化生态圈,将债市活水导流至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实现对实体经济企业的精准滴灌。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浙商银行共发行的企业应收款资产支持票据(ABN)12期、共计59.85亿元,服务实体企业数百家。
此外,公开信息显示,自2019年初《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正式实施以来,浙商银行的应收款链平台、仓单通平台、个人理财转让平台、同有益平台等5个区块链服务平台获得了国家网信办发布的首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小至个人客户间相互转让一笔理财、大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神秘”的区块链技术,已被浙商银行广泛应用到金融服务中。
“面对互联网浪潮,我们顺势而为,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金融科技,不断创新应用、迭代产品。今后,浙商银行将继续创新金融科技应用,构建‘科技+金融+行业+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平台化服务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浙商银行行长徐仁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