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新闻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市民大讲堂诠释传统文化

来源:鲁南网 作者:王逸群 发布时间:2016-07-25 17:53
   
    鲁南网7月24日讯(记者 王逸群)“修齐治平”,传统经典儒家文化的精髓。7月23日,主讲人吕智勇走进本期市民大讲堂,为近百名读者讲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文化奥秘。
 
     “中华民族的儒家精神的确值得去花时间品味和思考。”讲座伊始,济南市府学文庙管理处党支部书记、主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学生导师吕智勇,从儒家文化的起源入手,向读者阐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儒家思想的精妙之处及其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随后,吕智勇老师针对“修齐治平”的四个方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详细解读儒家文化经典。在“修身”中,吕老师重点解读《大学》中的名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使大家深刻认识到,修身必须诚意正心,身体力行;而在“齐家”的践行中,则要以孝为根本。通过“修身、齐家”使自身修养达到一定程度,则开始“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子曰:“仁不远矣。吾欲仁,斯仁至矣。”通过本次讲座,在吕老师的诠释下,在场近百名的读者朋友近距离地亲近中华优秀经典,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方汇聚名家的思想高地,一所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一道市民共享的文化大餐!市民大讲堂——视觉和听觉的共鸣,思想和文化的交响,市民共有的精神家园。作为一项大型公益文化活动,每周一期,免费听讲。本期市民大讲堂由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临沂大学、鲁南商报、市图书馆、琅琊新闻网主办,兰山区社科联、沂蒙文化学会和红钢商贸共同协办,秉承“弘扬人文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位”的宗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相关链接:
儒家文化:传统文化中的“干中之干”
 
     儒家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本次讲座中,主讲人吕智勇从传统文化概念的阐述入手,将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概括为“一源多流三主干”,进一步带领读者了解儒家文化及其在古今中外的地位。
 
    一源,即《易经》,中华文化的源头。“多流”是指多个思想流派,即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这些思想流派,都是以易为源头的中华文化。其中,儒、释、道从南北朝时期便逐渐形成为传统文化的“三教之目”,称为“三主干”。而在这其中,儒家文化集各家思想精华,集中代表了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是当之无愧的“干中之干”。
 
     “儒家文化经典中,除了大家熟知的的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以外,还包括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以及小六艺、十三经等。”吕智勇介绍道。儒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中心思想是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
 
    “儒家文化在古今中外有着较高地位,同时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吕智勇说,主要体现在儒家文化可以修身以德,不断修养、提高个人道德;凝心聚力,凝聚个人身心、凝聚团队意识和国家意志,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完美统一;通权达变,“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地学习和践行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以实现人生理想和国家民族梦想;以及经世致用,明伦崇德,修己安人,以安天下。
 
“修身”为本
方可“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给世人如何从自身修养做起,从而安顿家人、安顿众人,以至于社会和谐、天下太平。讲座中,吕智勇老师引用大量经典语句诠释古人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孟子》中有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修身”是“修齐治平”的关键和过渡环节。
 
    修身要格物致知。吕老师说,《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行之间是要有个过程的,而这个过程就需要我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他表示。
 
    修身要诚意正心。“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富裕以后可以增饰房屋,道德可以润泽身心;心里宽广就可以身康体健,所以君子必须使自己意念真诚。”吕老师解释说,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特别是当一个人独处时,一定更为小心谨慎,思想上莫有邪念,精神上不要松懈。
 
    修身要好学。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每天坚持抽出1小时的时间学习,长久以往,肯定会对你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变化。”他说。
 
    修身要力行。“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修身要知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讲座中,吕老师以“修身”为中心,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通过“格物”、“致知”、“正心”、“好学”等,进而“修身”、“齐家”使自身修养达到一定程度,则开始“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