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汉画像石:在石头上记录历史,在画像中传承艺术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29日 阅读 432

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博物馆内陈列着馆长王培永收集的各色画像石。


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遗址内景。 


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遗址内景。 


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墓门遗址。
 
    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内容上一般有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在艺术形式上则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
 
    在全国汉代画像石遗存的分布中,山东和与其相邻的苏皖北部及豫东是一个较大的中心区域,而位于鲁东南与江苏交界的临沂地区,又是这个大区域中漠画像石分布较集中的地方。历经千年洗涤,临沂的汉画石像记录着历史,传承着文明,也成为沂蒙大地人民的文化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道墓门,跨越2000年历史
 
    汉画像石同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诗、宋词一样,各领风骚数百年,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艺术瑰宝。在临沂众多汉画像石墓葬中,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内容之丰富,刻画之精美,在全国同类汉墓中十分罕见。 27日下午,记者一路北上来探访这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墓,了解临沂古韵历史和汉画石像的文化内涵。
 
    北寨村在沂南县城西八里,西临汶河东,东依团山(又名界湖山),处于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北部。随着道路两旁两排高大的松柏被甩在身后,松柏尽头一处名为沂南县北寨汉画像实木博物馆的小院子寂静幽深,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就在这博物馆之内。
 
    博物馆是在画像石墓原址上修建而成,当地人管这处石墓叫“将军坟”。在北寨村,村民打小就听着这处“将军坟”的故事长大。比如,他们听说雍正八年以前村名叫“墓冢村”,又比如石墓原来封土很高,犹如土山,后来村子里的人长年累月地在此取土,墓顶封土越来越少……
 
    午后时分,在山东沂南县北寨汉画像石墓博物馆馆长王培永的带领下,记者一行拾级而下来到了这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石墓门前。
 
    墓门前,肃穆庄严,一组刻在门楣上的胡汉战争图首先印入眼帘。胡汉战争题材画像以求吉祥平安,之下三根门柱上的东王公、西王母以及羽人、玉兔捣药、伏羲、女娲、蹶张、仙人、异兽等,用以表现人类的起源,神仙的灵异,整个墓门表达了辟除不祥、保护墓中人之意,也表达了仙境的美好愿望。
 
    据介绍,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孝道由家庭伦理扩展为社会伦理、政治伦理。父母死去,子孙要“事死如事生”,要像生前一样安排父辈的地宫。这种“事死如事生”的做法,不仅是个人的一种心灵上的需要,而是升华成一种社会的礼仪。于是,壁画由宫室延伸到了墓室,形成了墓室中的彩绘壁画和砖石刻画。也是在汉代壁画盛行,是中国壁画艺术极其辉煌的黄金时代。
 
   “过了这墓门,可就是2000多年以前了。”王培永笑着提醒,仿佛过了这石墓门便可穿越到千年以前。
 
一幅刻画,彰显汉代临沂繁盛
 
    果然,进入这墓门,汉代的生活、饮食、经济、文化、政治等气息随之而来。墓室坐北朝南,由前室、中室、后室和东边三个侧室、西边两个侧室构成。据统计测量,共有42块画像石,73幅画像,画像面积达44.2平方米。这些画像分别安置在墓门、前中后墓室内壁、中心立柱和隔梁等处,不同的画像内容依据不同的建筑部位来具体布置。
 
   “前室画像石主题思想是祭祀和辟邪,中室画像石以反映生活内容的画像为中心。”王培永介绍。以前祭祀是丧葬礼俗文化组成的核心内容之一,祭祀仪式已成为汉代人最重要的集体精神生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及奇禽、异兽、仙人、神怪、铺首、云纹等神话人物、奇禽异兽跃然于石墓之上,辟邪的同时也含百灵呵护之意。。
 
    无论是励己警人的圣贤故事、威风凛凛的车马出行图、场面宏大的歌舞欢乐图、欢悦丰盛的丰收宴享图,还是隆重奢华的丧葬吊唁图,每一处都彰显着画像内容的丰富多彩,反映着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对于后世的考古起到了重要作用。
 
    汉画像石图像不但在内容题材上丰富多彩令人赞叹,在构建手法上也精彩纷呈。穿越的时间、贯通的空间,在构图布局中綻放,在线条造型中实现。生死被超越,时间空间化,空间具象化,这些其象的图画不但使两千多年前的那个朝代历历在目、活色生香,甚至将人们领入了一个通往无碍的时间与无障的空间的通途。
 
    纵观墓室画像石,内容涉及战争、娱乐、饮食、安居、风俗等各领域。如果这些画像内容和墓主人有关的话,生动描绘了墓主人生前生活缩影,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民族矛盾、宗教哲学、典章制度以及建筑绘画等风貌,代表了一个历史时期审美文化的历史指向。
 
    正如考古专家所说,临沂汉墓画像石的流行与发展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更为深刻的社会背景,既反映了两汉时期临沂这片沃土的风貌,也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当时的发展状况。
 
铅华洗尽,汉画像石慰藉一方民众
 
   小小的墓门像是一道鸿沟,隔离着生与死,隔离着历史与现代,也隔离着冷寂和喧嚣。除去沂南北寨汉墓画像石的雕刻艺术、艺术价值,其历史文化价值也远远超出想象。
 
    临沂大学社会学教授分析,东汉时期,沂南一带自然条件较好,古沂水、汶河在此交流,河水冲积,土地肥沃,经济富庶,既有渔舟之便,又有灌溉之利。东汉后期,沂南一带冶铁业十分发达。铁器的广泛使用,也为汉画像石的产生提供了得心应手的工具。
 
    此外,沂南汉画像石是特色鲜明自成体系的绘画艺术宝藏,其深深植根于汉代社会现实的土壤。它以广阔的胸怀,大量吸收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以及内蕴原始巫术文化遗存的楚民俗文化营养,广泛吸收从原始时代到春秋战国诸多文化因素,从而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它对历史演进和现实世界的理性关注,它对神话、天地和神仙世界的感性向往以及对质朴的神秘美学风格的追求,对以后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沂南汉墓画像石中,无论从其形式还是从其表现内容,都可以看到它是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一种折射。
 
    岁月变迁,时移世易,时间再回到2000年后的今天。在北寨村,关于汉墓,几乎每个村民都能说上几句,或是“将军坟”的传说,或是孝文化的传承,亦或是盗墓者的种种猜测。总之,汉画像石以及它的文化已经成为这一方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27日下午,沂南北寨的天空飘起来小雨,59岁的北寨村的村民朱军烈忙完地里的农活儿,牵着家里的4头小羊像往常一样从博物馆门前经过。他告诉记者,自己在很小的时候就听家里老人讲述汉墓的故事,虽然不能理解折射的文化内涵,但也知道29届奥运会马术纪念金币的图案就源于此。
 
文化传承,汉画像石文化内涵价值不减
 
    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博物馆面积不大,除了目前对外开放的1号2号墓系,还设置了专门的展厅供游客了解。不大的院子东侧,陈列着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来的画像石。
 
    馆长王培永告诉记者,在不久的将来,博物馆将建立画像石廊项目,专门陈列这些得之不易的画像石。在将来,这里也或许会发展扩大建成汉墓博物馆群,也可能将附近的墓群继续开发,让更多的人了解汉画像石,了解那段历史以及传承下来的文化。
 
    其实,在临沂,汉画像石墓还有很多,有纪年可考的画像石现有五处,分别为平邑痛孝禹碑首立鹤画像、莒南东兰墩孙氏阙画像、平邑南武阳皇圣卿阙画像、平邑南武阳功曹阙画像、苍山城前画像石墓。而在临沂市博物馆,也设立了专门的汉画像石展厅。
 
    而且,临沂汉画像石,遗存数量多,内容丰富,雕刻精美,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例如汉画像石学术研讨会等的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为临沂地区汉画像石的保护与文化内涵挖掘利用作出探讨。随着第十六届临沂书圣文化节临近,临沂汉画石像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将继续被挖掘。
 
文\徐文敏 片\褚菲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