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诗词的光影里吟诵时代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04日 阅读 513

  南京大学林下诗社组织采风活动。

  南京市凤凰街道蓝天园社区的龙江诗社在开“斗诗会”。

  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大江东去浪淘尽”,虽已过千年,古典诗词却从未走远。近年来“古诗词热”勃兴,诗词爱好者不分年龄、不论职业,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追随古人的格律,将今天的感怀与思索吟诵成诗。

  人文荟萃的江苏,从来不缺少诗情。无论是烟花三月的扬州,还是乌衣巷里的金陵,当夜半钟声响起,透过古典诗词的光影,诗词达人们以梦作纸,写出今天江南的诗意。

  寻常百姓家,诗如繁花开

  每月一场“斗诗会”,是南京市凤凰街道蓝天园社区的“保留节目”。几十位居民围坐,比新诗、评新作,“斗”出了社区浓郁的人文气息。

  “人老了心不能老,一起写诗,特别有劲儿。”75岁的刘修文原是丰县中学教师,退休后随孩子定居南京,5年前,经民政部门注册,他和大伙创办了南京市第一个社区诗社——龙江诗社。“最早有13人,现在发展到37人,周边社区的都来参加了。”诗友们几乎全是退休干部、退休教师,平均年龄近70岁。诗社每季度印发会刊《龙江风》,刊登大家的新作,每期刊载诗作70余首,已经出了17期。

  别看是老年人写古体诗,展现的却多是新生活。刘修文笔下的“蓝天园”就如蓝天一样美丽:“碧树蓝天芳草齐,民风淳朴誉河西。”“虎踞龙盘风景异,蓝天芳草新园地。”碰上国家的喜事、大事,刘修文也会以诗抒怀,“中华儿女建奇功,跃上银河探太空。千载于今梦成就,嫦娥奔月显神通。”社区党委书记、主任王玲是诗社的死忠粉,帮助提供场地、组织活动、寻觅“诗才”——刚刚邀请一位《钟山》诗歌编辑入社,她说,“我们社区卧虎藏龙,老年人带了个好头儿,在诗词中活出了新滋味。”

  古诗词之所以会在寻常百姓家生根,是因为诗可以涵养人的精气神,所谓“以诗化民”。

  “轻舟舱内茶香醉,任由水天巡回游。”晚上9点多,徐州“的哥”魏维君收工回到家中,向记者大声念起自己刚写的一首诗。白天,他拉着客人第一次去了吕梁湖,看到美景即兴而作,保存在手机里。他的朋友圈每隔一两天就会更新,全是他写的古诗,配上风景照。“走到哪儿,写到哪儿,拍到哪儿,随性、自由。”这可不是夸张,若是没有客人,又有停车地,他诗兴一发,就会停车写诗,真是现代版“停车坐爱枫林晚”。

  年过半百的魏维君原在矿山工作,后来辞职创业失败,赔了几十万元,一度十分消沉。1998年,他开始开出租维持生计,也有了创作的冲动——“我这人内向,在车上一天到晚和乘客说不上几句话,就写诗自己和自己说话,也想记录下走过的地方。写了一段时间回头看,觉得这样生活才得劲。”他还喜欢朗读古诗,喜欢那种朗朗上口的韵律感。魏维君中专毕业,不太懂平仄押韵,但这并不妨碍他从诗词中寻得快乐。他说,现在已经完全“活开了”,不像从前那样在意物质得失,不论生意多好,晚上9点必定回家陪家人。他更看重精神满足,更愿意过上“诗一样的生活”。

  诗情涌动,诗意蓬勃。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郑欣淼估计,全国古诗词写作者约有300万。《诗刊》2013年推出增刊《子曰诗刊》,专门刊登当代传统诗词,平均每月来稿约3000首。2012年,中华书局发起两年一届的“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首届参赛作品3.8万首,第三届激增到近23万首。“江苏很棒,不仅写诗人数多,而且作品质量高。”“诗词中国”大赛总策划包岩告诉记者,江苏的投稿量在31个参赛省份中位居第二,“江苏有肥沃的历史文化土壤,古诗词创作可谓枝繁叶茂。”

  种一颗诗心,滋养这一生

  在南通生意圈,40岁的王彩虹有个绰号“才女”。这个生意场上的“女汉子”,血液里流淌的是诗情画意。创作古诗十多年,很多人问她,怎么不把更多时间用在生意上?王彩虹用诗句作答:“把白天留给生计,把夜晚留给自己。”

  这个“自己”,就是她喜欢的样子:闲品诗书自如春,静观世事淡如尘。王彩虹出身书香世家,虽没念过大学,但视诗如命,生意再忙,在诗友群里也不会“消失”超过3天。她说,“做生意太功利,我需要在诗词中安静下来。”

  曾有人花钱请她为企业作诗,她拒绝,说这不是生意;她到甘肃采风,当地诗友开车200多公里来看她,临走送上自己的书画作品,她说这是真友谊。在诗中,她这样写道:“远离利禄与功名,闲来拂柳戏蜻蜓。”

  在生活压力面前,很多人的关键词是“忙碌”,以为诗歌是奢侈品。王彩虹要辛苦养家,却拿得起放得下,至少每两周带家人出门旅游一次,在“诗和远方”中留下一首首美的篇章:“点点银波月色光,声声蛙鼓震荷塘。”“我言苏堤陌道宽,烟雨浓,红尘香,人在画中央。”……

  “我们是诗的国度,诗词已经融入国民的文化基因中。”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程章灿说,孩童背诵古诗词是多数家庭的“必修课”,长大以后,诗词蕴含的审美情趣、人生哲理,会给人一生以心灵滋养。

  南京小伙李隽4岁开始跟着爷爷诵读古诗,父母用录音机录下来,放给他听;上小学时,他已经会根据诗词格律进行“文字排列”,觉得这是“有趣的游戏”。这样的诗词启蒙,让传统文化根植于心,一旦遇到触发点,诗心便被激活。

  2009年,李隽到美国留学继而工作,一呆8年,期间太多坎坷:找不到工作,受旅行社老板盘剥,女友离去……“幸耶不幸?未来的路怎么走?我要成为怎样的人?苏格拉底说不经过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在生存和生活之上,我用写诗的方式体会生命,让每一寸时光都不空洞不苍白。”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和记者聊起古诗,李隽脱口而出这首《江雪》。诗中的孤独是他在异国的感受,诗中的洒脱则是他的追求,“我想象着诗中的画面,整个人好像从现实中抽离出来,完全放松了。”去年年底,李隽回国,到上海工作,人生焕然一新,但他依然写诗不辍。他说人生需要雄健的心灵,诗歌是他最好的“心灵培养基”。

  “我们应该读出诗歌背后的灵魂与人生,或豪放,或婉约,或精致,或壮阔,让我们的心随之律动,与之交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认为,诗词拥有抚慰心灵的力量、塑造精神的力量和滋养灵魂的力量。而在包岩看来,过去有人把学习西洋文化当作时尚,如今更多的人回归传统,这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她说,当大国复兴的脚步加速,代表本土优秀文化的古体诗词必然会进入发展黄金期。

  诗教新天地,重建诗之国

  这个暑假,南京大学德语专业大三学生任松林开始了一段“古诗词之旅”。7月10日,在中山大学举办的“诗词学校”开讲,这个面向全国大学生的培训班,有着诗词界“黄埔军校”的美誉。“吟诗我自归尘里,却顾长空鸷羽盘。”任松林凭借扎实的诗词功底,成为百名学员中的一位。

  “原以为喜欢古诗词的年轻人是小众,后来发现我错了。”2015年10月,任松林在南大创办“林下诗社”,引来50位同学加入,文理科都有。诗社还有个300多人的QQ群,吸纳了国内多所高校的诗词发烧友,大都没见过面,纯粹以诗会友。任松林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林下诗社”,粉丝3000多人。他在社团的微信群里出题,大家进行同题创作,集中在公众号上推出。比如咏雨,同学们吟道:“忽闻万窍夜中嘶,龙斗荒湫腥雨迷。”“滴沥频添游子泪,连绵料是素娥愁。”……

  “虽然我们年轻人的眼界不一样,使用的传播方式不一样,但审美需求、对诗歌的向往是一样的,中国人的诗意人格是一样的,传统抒写方式与新的时代也并不扦格。”任松林说。

  互联网改变了古诗词生态:催生了大批网络写手,带火了“为你读诗”等众多诗词类自媒体,江苏甚至开发了检测古诗词格律的软件。去年,有网友发出“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征集下文,“诗词中国”微信公众号立刻组织续诗,结果一周内阅读量达到300万次,续诗3万余条。“诗词中国”的客户端两年下载量突破3600万次,1.1万名诗人在平台上存诗20万首,用户年轻化趋势明显——五成在35岁以下,三成在18岁以下。

  任松林的南大师兄,“90后”易高杰创办了古诗词写作培训机构——深圳趾离书院。“我是从文字爱好者变成文字经营者。”易高杰说,学习传统文化正成为很多人新的生活方式,必将催生一个新的文化产业,而融合线上线下的相关培训在国内还处在起步阶段,给创业者带来新的机遇。

  2013年,易高杰因写下7万字古文情书《予心录》而走红深圳,被称为“古文情书哥”。多年来以文会友,他结识了近两百位写作古诗词的好友,成为他经营书院的资源。他目前在一家国企做文秘,创业之初还不敢辞去工作,打算书院站稳脚跟后,就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培训中去。

  “重新唤起民间诗性,是以先人的智慧帮助我们面对今天的世界与当下的生活,是希望我们这个经济大国还要以文化大国的形象进入国际舞台,是希望以中国的特色延续历史文化与世界文明的血脉。”采访结束时,包岩用岑参的诗句形容古典诗词的春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