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传统”与“新风”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08日 阅读 431
 
  4月5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祭祖和扫墓的重要节日。
 
  《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过后,气温逐渐升高,雨量增多,正是万物生长、农民耕作的好时节,因此我国民间向来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说法。
 
  在中国的典故中,清明节来历众多。
 
  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是介子推的传说。春秋时晋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饿,随臣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为重耳煮汤,重耳得知后感激涕零。晋文公即位后封赏群臣时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则不慕名利隐居绵山。重耳追悔莫及,火烧绵山以寻找,事后却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死在一棵枯柳下,并留下遗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当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登山祭奠,柳树竟然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以寒食后一天为清明。
 
  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清明节已经超出节气的意义,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各地都发展出了不同习俗,而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扫墓源自商朝,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从唐朝开始,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扫墓时首先要整修坟墓,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
 
  这种仪式,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古人认为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祸福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培墓是极为重要的祭奠仪式。
 
  我国各地的扫墓习俗丰富多样。
 
  在浙江,人们摆螺蛳、青饼、条子糕、菜肴等供品,行新式鞠躬礼。祭礼毕,还要给围观上坟的小孩分“麻糍钱”。
 
  在海南,人们扫墓时,以猪、鹅、鱼、糕果点心祭祀,焚香化宝。
 
  在台湾,则有一个特殊习俗,如果在这一年内家中有喜事,扫墓时要整修坟墓,还得准备一个小红灯(油灯)点在墓前,之后带回家,据说可招来更多的喜气。
 
  踏青也是清明节必不可少的日程。明朝刘侗、于奕正所著《帝京景物略·春场》记载:“三月清明日……是日簪柳,游高梁桥,曰踏青。”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节百姓们都扶老携幼去郊外扫墓,在哀悼祖先之余,也顺便接近大自然,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调剂原本哀伤的心情,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
 
  清明一到,农事便渐渐繁忙起来,人们难得再有机会游玩,趁此机会尽情游玩,既是对上一年辛苦的自我犒赏,也是为了下一季的忙碌养精蓄锐。踏青时节除了登山临水、游览春光之外,人们还同时开展各式各样的体育娱乐活动,诸如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拔河等。
 
  在我国的传统中,清明踏青的内在意义还在于顺应时令节气。阳春三月,生气始盛,人们走出屋门,来到野外,主动地迎合时气,促进自身体内的阳气流转,对身体大有裨益。
 
  近年来,随着保护环境、文明祭扫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各地兴起了以鲜花祭祖、社区公祭、家族团聚、植树绿化、经典诵读等生态低碳的方式追思先人的新风尚。
 
  此外,各地百姓以家风征文、修订族谱和经典诵读等方式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了慎终追远的文化氛围,传统的清明节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时代内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