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新华社山东分社诞生地纪念园—— 执笔写春秋 荷枪保华夏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9日 阅读 227

        数九隆冬,翠竹掩映,满眼尽绿,为肃杀的严冬平添了些许生机。1月27日,临报融媒记者怀着仰慕之心,来到了临沭县蛟龙镇历城村——新华社山东分社诞生地纪念园。

        临沭县蛟龙镇利城村,位于山东省和江苏省交界处。1941年,就是在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里,新华通讯社第一个国内省级分社——新华社山东分社悄然诞生。

微信截图_20210128193309.png

        坐落在院子中央的假山,假山上面CSR8这一字符,代表的是分社的电台呼号,寓意为中华苏维埃第八号电台。分社正是以此呼号与延安新华总社交换信息,与华东支社、胶东、清河、鲁南等支社联系。

        她的前身,是大众日报的分支机构大众通讯社。1941年6月28日,大众日报第一次以“新华社山东分社”电头,刊发了《八路军破袭敌伪皆望风披靡》《清河区广大青年涌上抗日哨岗》等六篇消息,标志着新华社山东分社正式成立。

        当时,新华社山东分社因条件简陋,与大众日报社合署办公。中共山东分局宣传部长李竹如,兼任大众日报社管委会主任(社长)和新华社山东分社社长。在那抗日战火纷飞的年代,胸怀民族大义的编辑、记者,既是新闻人,又是战斗员,执笔写春秋,荷枪保华夏。他们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为抗战时期的新闻事业献出了自己的青春才智,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80岁的管理员杨士举老人和老伴长年看守着分社旧址的这几个院落。杨士举告诉我们,新华社山东分社的老房东,叫胡文亮。当时,他听说新华社山东分社办公需要房屋,便毅然腾出三间南屋,供新华社山东分社办公和居住,还将母亲的嫁妆拿出来,给分社当办公桌和文件橱。

微信截图_20210128193258.png

新华社山东分社诞生地纪念园管理员杨士举在纪念碑广场留影。

        谈起这些往事,杨士举记忆犹新。他回忆道,据村里的老人讲,当时山东分社的同志都住在老百姓家里。老百姓把自家的大门卸了下来,给他们搭起了床板。分社的同志日常吃饭和当地老乡一样,主食是高粱煎饼。高粱煎饼又黑又硬,咬嚼起来十分费劲。老百姓知道后,便送去了掺有榆树皮的煎饼,他们按照老乡教的方法照着做,煎饼果然又粘又香。在艰苦的情况下,新华社山东分社的广大新闻工作者们仍然和群众们一起,为山东乃至整个华北的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为让人们永远记住这段红色历史,2006年“七一”前夕,值新华社山东分社成立65周年之际,为弘扬优秀的红色历史文化,蛟龙镇党委、政府在临沭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320万元,置地20亩,在该镇前利城村村西小河边修建了这座新华社山东分社诞生地纪念园。

        纪念园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是纪念碑广场。纪念碑坐落于广场正南,底座长1.9米,碑身高4.1米,广场红石路面宽6米,总宽为28米,寓意为新华社诞生日期1941年6月28日。纪念碑碑名系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同志手迹,背面有新华社山东分社诞生简介。纪念廊有新华社山东分社诞生当天发布的文稿,第一任社长李竹如同志的简介以及重要领导同志的题词等。

        二是新华社山东分社旧址。从广场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即来到新华社山东分社旧址。旧址包括4处仿古建筑,1号、2号院分别有13间房屋;3号院有11间房屋;4号院有10间房屋。新华社旧址共47间房屋,除去每个院靠门楼的2间(共6间)外,共分11个展室。主展室4个(每个院的正屋5间,共20间);侧展室7个(1号、2号、3号院侧房分别有2个,共18间),4号院侧房有1个,共3间。

        三是利城河流域。在利城河上建成了拦水坝,形成1万平方米的水面。傍河而建的新华社山东分社诞生地纪念园,园内各种建筑古色古香,古朴典雅,厚重深远,给人以内敛、肃穆、谨严之感。这里,竹林翠绿,杨树成荫,群鸟汇集,自然风景秀美。

        70多年来,新华社山东分社诞生于临沭,远播华夏,沐浴枪林弹雨,走过激情岁月,见证了齐鲁儿女的革命风采和辉煌功绩。新华社山东分社纪念园不但是临沭县的红色旅游亮点,同时也成为了一个红色革命教育、历史纪念教育的红色基地。她承载着厚重的革命历史,纪录着光辉的革命事迹,弘扬着宝贵的革命精神,是一个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场所。目前,该园已经成为临沭县乃至山东、江苏对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大红色基地和文化景观。

        临报融媒记者 孙锐 通讯员 石洪欣 刘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