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的“西瓜网袋大王”于学艳:用小网袋编织出脱贫大梦想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09日 阅读 208
3月2日,在临港产业园莫家龙头村西瓜网袋生产车间,于学艳耐心指点村民。
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十多年前还挣扎在贫困的边缘上,她凭着一股韧劲,努力拼搏,从白手起家打造成国内规模最大的西瓜网袋生产企业,产品远销日韩、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这就是新时代沂蒙扶贫“六姐妹”之一的于学艳。
在经历了失败与挫折之后,于学艳最终战胜了贫困,奔向了小康、走向了富裕。她深知贫困的痛苦,在发展事业的同时帮助父老乡亲增收,她的西瓜网袋产业带动上千名贫困群众或残疾人脱贫增收,为新时期脱贫攻坚助力加油。
最穷的时候全部家当只有10元钱
在临港产业园莫家龙头村,没有不知道“西瓜网袋大王”于学艳的,她白手起家创立起国内规模最大的西瓜网袋生产企业,并且带动周边乡邻脱贫致富。回想起十多年前,于学艳都不敢想自己的事业能做这么大。
于学艳结婚前在临沭县一家酒厂工作,个性要强的她不顾家里反对嫁到农村。没经历过贫困不知贫困的苦,结婚后她与丈夫“面朝黄土背朝天”务农,连遮风挡雨的瓦房都没有,就靠临时搭建的塑料棚抵挡风寒,一度全部家当仅有10元钱,日子之艰难可想而知。
“结婚后我连双像样的鞋子都没有,就穿着那种塑料拖鞋在田地里劳作一天,晚上沿着山坡回到家里。”于学艳说,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想,她不甘心生活如此贫困下去,一定要让家里脱贫。
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敢想敢做、泼辣能干的于学艳先后卖过鞋、柳编放货等工作。200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从朋友那里得知,一种轻便实用的西瓜网袋在韩国流行起来。她敏锐地觉得这种环保型编织袋在国内没有生产商,生产出来能够赚钱。说干就干,她东拼西凑借钱买设备,踏上西瓜网袋生产之路。
于学艳生产的西瓜网袋符合出口标准,生产工艺环保,一经出口便打开了销路。2009年,于学艳注册了临沂丰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现在每年出口20多个集装箱货物,年产值数百万元。
3月2日,在临港产业园莫家龙头村西瓜网袋生产车间,村民在学习编制西瓜网袋。
脱贫后她最挂念的是乡亲们
“宁愿苦战,不愿苦熬”。这是血与火铸就的沂蒙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今天反贫困斗争战场上千千万万沂蒙老区人民群众的不二选择。在创业过程中,于学艳深知贫困给生活带来的苦痛和磨难,刚刚脱贫奔小康的她,心中时刻挂念的依然是贫穷的乡亲们。
2008年,于学艳的西瓜网袋生意处于上升期,需要更多人手来加工制作网袋。她首先找到莫家龙头村村委,向村委提出想找一些贫困户来加工网袋。在村委的帮助下,于学艳集中组织这些贫困户展开培训,不到一星期,这些贫困户就能上手编网袋了。
于学艳说,为了让更多贫困户拥有一份自谋其力的工作,她给每个村“放货”的负责人说,优先说服村里的贫困户、残疾人参与。在最开始她有13个放货点,每个点大约找了20个贫困人员,这样就有260位贫困村民走上脱贫之路。
“我们找的村民,其中很多是老龄、无劳动能力和贫困的村民,我找他们的初衷就是想让他们有个活干,有了持续的收入才能摆脱贫困。”于学艳说。
10年间,于学艳的西瓜网袋加工点越来越多,她编织起的脱贫网络,犹如参天大树的根系,向着更深更远处输送养分。现如今,于学艳的西瓜网袋辐射带动鲁南苏北地区6个乡镇、20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其中有1000多人曾经处于贫困状态。
“通过劳动脱贫才是长久之计”
走进于学艳在临沂市临港产业园莫家龙头村的西瓜网袋生产车间,从编织袋原料制作、加工、包装,每个环节有条不紊地运行着,于学艳在旁边耐心地看着村民加工,不时出手指点。
今年56岁的岳圣兰是莫家龙头村里的贫困户,家里有3个孩子,她一直照顾叔公40多年直到叔公去世。家里人多,生活一直十分拮据。前几年,岳圣兰和老伴终于熬到了孩子成家,但是家里没剩下一分钱。
现在,岳圣兰在于学艳的加工厂学起了编织西瓜网袋,一天平均能赚20多元钱。“像我们这个年纪干体力活干不了,去县里也难找到工作。编织西瓜网袋属于手工活,在厂里、在家里都能干,还不耽误农忙。”岳圣兰说。
于学艳说,西瓜网袋携带轻便、编织简便,甚至连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可制作,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理想的增收项目。目前,编织西瓜网袋一个月最少收入五六百元,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脱贫。
想方设法拔穷根、千方百计助乡邻,于学艳坚持走着她的脱贫帮扶路。“贫困不会压垮一个人,只会让人更加强大。我经常对贫困户乡亲们说,现在政策这么好,想要长久脱贫,最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我想通过自己的这份产业,带动更多乡邻走上脱贫致富路。”于学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