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亟待破解三大瓶颈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3日 阅读 658
       今年以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叠加影响,为企业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加完善的政务服务成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不断提升发展质效的关键,各地区也都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不断探索并取得新成效,但仍有一些堵点痛点问题亟待破解。
       一是助企政策“撒胡椒面”。近年来,各地区纷纷出台针对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各部门也有相关领域政策落地,比如,科级部门的技术创新类扶持政策、税务部门的减税降费政策、金融部门的融资优惠政策、商务部门的“招商引资”政策以及人社部门的社保减免政策等等,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就有超过6大类20余项帮扶举措,涉及中小企业、发改、市场监管、科级、人社等多个职能部门。然而,正是由于众多的利好政策多分散于多个职能部门,“撒胡椒面”现象严重,企业很难做到全部知悉掌握,政策红利释放不彻底,企业获得感不强。据山东拜尔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小力介绍,很多部门都集中来介绍优惠政策,但针对性都不太强,大部分企业都用不上,而一些好政策申报流程较为复杂、材料报表过多,有时候连部门科室都说不清到底需要提供什么材料或哪些政策更适合企业,让企业有种“老虎吃天”的感觉,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企业生产经营精力。
       二是部门职能交叉重复。随着简政放权和机构改革的持续深化,各地纷纷探索推行联审联批、一网通办等政务服务,但一些地方联审联批流程设置复杂,加上一些部门存在避责担责现象,在审批流程设置中存在变相“互为前置审批”的问题,让企业无所适从;部门间沟通衔接不畅通、检查标准不统一,不仅浪费了企业时间,也影响了政务服务效能。比如,木业板材企业生产涉及消防、安全生产、环保等多部门,但部门间检查事项存在交叉重复、检查标准缺乏有效统一,各部门又都有自己的档案资料整理标准,这就造成很多企业要逐部门建立备查档案,甚至出现同一份资料要按照不同检查项目复印多份存档的情况,有些企业仅应付各部门检查的档案材料就有数十个;很多地区以“消防安全”“安全生产”“应急演练”为名组织的各类培训、考试、考核五花八门,各地领导包企政策变成了例行的入企拍视频、走过场,让企业疲于应对,事中事后监管“矫枉过正”问题突出。
       三是政策依据衔接不畅。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速了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新业态、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同时,新业态发展与传统政策适配性差、传统政策指导新业态“力不从心”问题越发突出,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无政策依据或政策依据模糊的问题。比如,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以社会资本为主体、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智慧医疗”服务模式进入快速发展期,但国家层面还没有出台统一的政策指导新型医疗机构的医保准入工作,医疗服务新业态与医保有效衔接存在政策性“梗阻”,“无章可循”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资本的投资热情。
       针对上述瓶颈制约,必须结合实际,精准发力,打好政策组合拳。
       一是推动专门机构设置。建议从国家或省级层面设立类似“营商环境优化服务局”的专门兜底服务部门,系统整合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涉及市场主体保护、市场环境优化、多元化纠纷化解、公共法律服务和保障、地方服务政策审查、信用监管和支撑保障、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受理、惠企政策整合等各项制度机制,同时将即将建立完善的全国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和国家电子证照共享服务系统纳入管理运维范畴,实现归口管理和“抓总”服务,从“一出多门”向“一手包办”转变。
       二是提升企业服务效率。推动制度从“管理制度”向“服务制度”转变,建立营商环境优化服务联络员制度,进一步缩短政企沟通环节和层级,推动企业一般性事务统一受理、协调解决;同步完善跨部门联合会诊和协调机制,聚焦涉及多部门交叉的难点问题,由“专门服务机构”牵头协调同层级部门或上级部门解决,防止推诿扯皮;尽快建立跨部门行政执法和监管检查协作联动机制,系统整合各部门检查重点和标准要求,做到一次检查、多部门同步,避免检查交叉重复;
       三是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应当建立更加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营商环境服务制度,依托行业分类、市场规模、发展前景、税收贡献等指标建立行业企业评级制度,聚焦不同层级企业面临的个性化问题提供精准服务和即时反馈,打造政务服务闭环;要聚焦新业态、新模式应用推广,及时有效推出各项支持举措,建立完善探索性政策容错免责机制,对因在探索支持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政策制定不科学、决策不合理问题予以容错免责,鼓励更多具有区域性、行业性和创新性政策落地实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