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英雄临医人|冲锋在前尖刀兵 勇于奉献赤与诚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5日 阅读 186

  【编者按】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第四批、第五批41名医务人员,他们奔赴最危险的一线岗位,始终保持了无畏危险、敢于牺牲、勇于奉献的火线“尖刀兵”本色。他们来自蒙山沂水间,带着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的夙愿,用一腔赤诚与热血践行着沂蒙儿女在湖北的铮铮誓言,用责任与担当挑起了援鄂医疗队的大梁……

  忘我奋战的40多个日夜,41位医务人员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竭尽全力与疫情决战,用精湛的医术和优良的作风,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初心,他们是临沂的荣光与骄傲,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而回顾这40多天的时间,41名医疗队员,最大的感受只有三个词语:“陪伴”“感动”和“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的心声。


 

    临沂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兼心外科主任张凤伟:“我想尽快回到手术台上”

  作为临沂市第五批援鄂医疗队和山东省第十二批援鄂医疗队的队长,张凤伟在2月20日,带队出征武汉。从到武汉的第一天起,张凤伟就开启了“三头六臂”模式,每当队员都休息了,他的大脑却还在飞速旋转:还有哪些环节有疏漏?物资储备还有哪些需要补充?如何弹性排班给队员们更多的时间休息……

  2月25日下午,张凤伟抽调15名护理骨干进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开展危重患者救治工作,这是大队派出的第一支援助力量。在前往金银潭医院报到的班车上,张凤伟队长为小分队冠名“尖刀班”。

  “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尽最大努力救治更多的人。”张凤伟说,他们深入临床一线,重点监控危重症病人,坚守危重症病人救治“最后一道防线”。

  为了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张凤伟要求医疗队员充分发挥多学科联合诊疗优势,为患者带来不断优化的治疗方案和中西医结合疗法,为病人提供手诊、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护理治疗项目,辅助效果明显,成为医疗队的一大工作亮点。

  在金银潭医院,队员们结下了火热的战斗情谊,大家拧成一股劲儿,充分展现了临沂乃至山东的医疗水准。

  回到临沂,谈起自己最想做的一件事,张凤伟告诉记者,他是一名外科医生,已经两个月没有走上手术台了。“我想尽快回到手术台前,为患者服务。”张凤伟说。

  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病区护士长宋建伟:“做护士工作,最重要是用心”

  到达武汉后,宋建伟和队员们,在张凤伟队长的带领下,先后进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第三人民医院首义院区和光谷院区,快速建立标准化病房、制定并优化标准化流程,成立呼吸操作、重症抢救等十个特色护理小组,积极开展精准个性化救治工作。

  作为“尖刀班”班长,宋建伟时刻牢记沂蒙精神,带领尖刀班队员不畏危险、全力奋战,圆满完成了各项救治任务,得到了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高度赞扬。

  “在金银潭医院,感觉就像到了自己工作的医院一样,瞬间有了用武之地。”宋建伟告诉记者,从事ICU护理已有20年,干重症工作就像在悬崖上行走,所以必须随时保持高度谨慎。

  “做护士工作,最重要是用心。”为了尽快让工作跟上节奏,宋建伟休息日也来到医院帮忙。这支临时组成的小团队,15名队员来自临沂和东营不同的5家医院,各自的工作、生活习惯不尽相同,但在共同抗“疫”的战斗中,建立起深厚的情谊。

  在武汉的这些日子,最让宋建伟牵挂的就是她的妈妈。“我去武汉的时候,她并不知道。”宋建伟说,妈妈还是从电视上得知了这一消息。“回来多陪陪妈妈,以前因为工作忙,总是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伴老人。”宋建伟说。

  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一病区护师李涵:“进仓后的每时每刻 都是在和时间赛跑”

  2月24日,已在武汉接受完4天医护培训的李涵接到通知,正式成为山东省第十二批援鄂医疗队支援金银潭医院医疗小分队的一员,24岁的李涵,是这支“尖刀班”中年龄最小的队员。

  “初到病区,眼前的景象无不印证着这场战‘疫’核心区域的艰难,进仓后的每时每刻都是在和时间赛跑,当时心里一直在想,我们手中握住的是患者生命的接力棒。”李涵告诉记者,作为一名ICU护士,他每天的工作繁杂而“琐碎”,既包括对患者的穿刺、输液、定期对患者生命体征和管道是否通畅的观察,也承担着病房清洁与消毒,照料患者的日常。

  “在战‘疫’前线,很多医务人员都是90后。”在李涵看来,他们这些95后新时代青年,象征着勇于承担社会重任的群体形象,“现在我想告诉大家,我们这群花朵也可以遮风挡雨了。”

  李涵说,武汉在他眼中是座风景秀美的城市,“等疫情结束,我一定会带着父母、媳妇和女儿,重回这座英雄的城市。去看长江大桥的夜景、赏武大的樱花。我会告诉女儿,这里,曾是爸爸战斗过的地方。”

    临报融媒记者褚菲菲 王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