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河东区集聚人才项目 以人才引领服务经济转型升级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4日 阅读 152
临沂东部大学城、沂蒙智谷……近年来,一批蕴含科技与人才的重大项目纷纷落户河东,创新创业展激情,引燃了高质量发展的集群能量,也为新旧动能转换,装上了科技引擎和人才助力。
 
“沂蒙智谷”聚集人才项目
 
今年以来,河东区紧紧围绕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落实全省“双招双引”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人才政策机制创新,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以人才引领服务经济转型升级。
 
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河东区搭建人才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今年,河东区围绕“平台+政策+服务+资本”的发展理念打造“沂蒙智谷”,并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合作共建中科(临沂)创新园。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沂蒙智谷的落户,也吸引了脉点科技、临沂城市云大数据有限公司、上海张江生物银行、山东君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创新创业企业来河东扎根。
 
其中,山东君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新药、仿制药研发、申报为主导,以高附加值医药中间体生产为依托,以甾体类产品为特色的研发生产型企业,致力于成为我国甾体药物研发及产业化的引领者。
 
目前,已建成临沂市重点实验室,临沂市工程研究中心、临沂市企业技术中心等3个市级企业创新平台。并且依托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团队的雄厚研发实力,山东君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在研项目15个,包括双烯在内的4个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企业的落户,也吸引了一批高质量人才来河东发展。山东君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峰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博士,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工程硕士导师、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兼职教授,2018年被评为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他主导开发的双烯洁净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深化产学研合作为高质量发展添动力
 
近年来,河东区立足“343”产业发展需要,依托出台的18条人才新政和中科(临沂)创新园产业孵化器,通过建立健全人才招引、培育、激励的闭环体系,着力补齐人才紧缺短板。
 
据悉,目前在建的大学城中心学校临沂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和临沂理工职业学院,聚焦河东区优势产业和特色学科,重点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有计划、按步骤、成规模地加强人才储备。学校开设现代农业、园林园艺、生态环保、物联网应用技术等专业,致力于打造校地联合的人才培养与引进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平台,推动校地人才全面对接、深度融合,实现校地合作共赢。
 
此外,河东区企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俄罗斯国家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中国建材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全面提升,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河东区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190多项,新建立校企产学研合作基地9个。
 
记者了解到,河东区60%以上的骨干工业企业与18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相应的科技合作关系,30%的中小微企业与院校院所专家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吸纳众多国内外高层次专家参与技术研发,河东区产学研合作得到了纵深发展。
 
目前,依靠线上科技资源对接的方式,河东区引进千人计划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5名,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的创新创业人才21名。
 
下一步,“沂蒙智谷”中科(临沂)创新园将依托中国科学院人才、科技支撑及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成熟的项目运营优势,密切结合临沂“8+8”产业培育计划、河东区“343”产业发展体系,加速打造河东区及全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技术、资本、市场共享平台,为政府及企业提供一揽子人才、科技综合服务,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科技创新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为鼓励企业创新创业,河东区多措并举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机制,修订《河东区专利补助奖励办法》等文件,加大对专利申请的补助、授权专利的奖励和优秀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扶持力度,激发知识产权创造活力,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有不同的创新发展需求。记者从河东区科技局了解到,河东区从政策供给、平台提升、资源集聚、生态优化等方面,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实施科技投入递增、高新技术企业倍增等五大创新行动,聚焦在新企业引进培育、中小企业做强做大、领军企业掌握一定的产业行业话语权。2018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新增省级创新平台7家,市级创新平台21家。科技研发投入增幅居临沂市第一位,并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
 
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山东君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双烯洁净生产技术产业化项目,解决了困扰甾体行业多年的铬污染问题,填补了国内空白,成功替代国外进口制剂。实现生产后,预计销售累计可达2亿元以上,新增利税5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80个。
 
科技创新,最终体现到发展成效上。河东区一方面在培育创新主体苦下功夫,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专项,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优先给予科技项目支持。2018年,全区研发经费投入增幅53.2%,居全市第一;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7家,获批11家,获批数量居临沂市第三位。
 
临报融媒记者 褚菲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