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命名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公告》,蒙阴县榜上有名,成为山东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县区。
今天上午,在广西举行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宁年会”上,蒙阴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丽云代表57万蒙阴父老乡亲领取了这份沉甸甸的荣誉。
那么,蒙阴县凭什么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呢?
蒙阴县位于沂蒙山区腹地,林木覆盖率73%,大小山头520座、河流178条、水库103座,有中国五大造型地貌之一岱崮地貌,山东第二高山蒙山、第二大水库岸堤水库,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
多年来,蒙阴县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大力建设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不断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历史耐心,走出了一条“生态好、群众富、可持续”的特色发展之路。
做好“绿”的文章,自信自觉当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者
严守生态红线。定规划、上项目、搞建设,严格执行不毁山、不填水、不砍树、少拆房原则,给子孙后代留足空间。凡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水源地发展规划的项目坚决不引不批不建,凡是环保不达标企业一律关停并转,所有工业项目一律进园区。
深入实施流域治理工程。实施流域治理工程。按照“山顶松柏戴帽,山腰果树缠绕,山脚水利交通配套”的模式,一治一座山,一治一条峪,治一片、绿一片、富一片,全县9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10万多亩跑肥、跑土、跑水的“三跑田”变成了增绿、增产、增收的“三增田”。
深入实施山川绿化工程。按照“山不露土、有土皆绿”的要求,深入开展“绿满蒙阴”行动,推动随意建绿向规划建绿、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单纯绿化向彩化美化转变,每年新增造林2万多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1.8%,林木覆盖率73%以上,春天满山花、夏天满山绿、秋天满山果、四季有景观,晋升“全国绿化模范县”。
深入实施绿色通道工程。按照“一条道路、一路绿荫”的标准,改造硬化公路2879公里,其中农村公路2639公里、占92%,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179公里,居全省山区县前列,去年被表彰为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正在建设新台高速、京沪高速扩容工程,筹备实施济莱临高铁、张临高速、新北环、城湖公交、环湖公交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
深入实施水系生态工程。按照“生态带、产业链、风景线”的标准,治理河流36条,加固水库94座,修建水利工程6000余处,“百库千塘”总蓄水9亿立方。始终把维护云蒙湖“一湖净水”作为重大任务,云蒙湖水质连续20年稳定达标,河流出境断面达标率100%。绿水滋润青山,青山涵养碧水,绘成了果在山上、村在林中、山山披绿、溪流潺潺的美丽画卷。
做好“富”的文章,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
蒙阴县牢牢锁定既让山头绿、又让群众富的果和兔作为基础产业,大力实施建链、补链、强链工程,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融合发展,初步构建起以生态为本、农业为基、农商文旅互促互融的“大健康产业”。
全链条增值
构建“兔—沼—果”循环链条,果叶喂兔,兔粪入沼,沼液沼渣还田,发展优质果园100万亩,其中蜜桃65万亩、年产量23.5亿斤,“蒙阴蜜桃”品牌价值266亿元,列入“中国农产品百强品牌”,居全国桃品牌第一位,江浙沪市场“三个鲜桃两个来自蒙阴”;长毛兔存栏600万只,年产兔毛4000吨、占全国30%。
构建“果—菌—肥”循环链条,利用果树残枝粉碎后种植香菇,发菇后菌棒制成有机肥,建成香菇种植基地1500亩,年产菌棒1000万棒,80%出口欧美市场,正在向香菇酱、切片、多糖提取等精深加工领域迈进。
构建“农—工—贸”循环链条,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0家,欢乐家食品公司年加工果品20万吨,进入国内水果罐头和果汁饮料生产企业前3强。目前,正在延伸到桃木、桃花、桃叶、桃胶深加工领域,以及农资、包装等前后端配套。
全环节提升
县级抓平台,在城西规划了12平方公里农业创业创新示范园;乡镇抓载体,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注册专业合作社1507家、家庭农场522家;村级抓示范村、示范片、示范户建设,以点带面,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先后筹办了中国长毛兔产业发展大会暨山东省长毛兔赛兔会和中国蜜桃大会暨蒙阴蜜桃产业交易会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叫响了“中国桃乡”“中国长毛兔之乡”品牌。
全产业融合
大力推广“互联网+”、“旅游+”、“生态+”等新模式,促进农商文旅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构筑“农业新六产”,让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耕变体验、空气变人气。全县A级景区达到15家,成为“中国十佳休闲旅游名县”。
网商微商达到2400余家,年交易额48亿元,其中,蜜桃销量5亿斤左右,苹果销量2亿斤左右,蜜桃、紫薯、蜂蜜居淘宝网销量前3位,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示范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老百姓正从卖产品,到卖生态、卖环境、卖文化转变,路子越走越宽广。
做好“美”的文章,让人民群众尽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统筹建设美丽城乡。以景区的理念规划全县,以景点的要求建设村镇,着力打造生态宜居中心城区、繁荣生机小城镇和美丽有序农村社区。垛庄镇列为“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岱崮镇被评为“全国特色小镇”,旧寨乡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全县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75%。
坚持民生福祉优先发展。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小财政办好大民生,过去五年,累计民生支出94.6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3.16万元,居全市9县第3位。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坚定不移走好“产业扶贫+第一书记”扶贫路径,城乡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医养结合新模式和医疗联合体建设经验在全市推广,被评为“山东省长寿之乡”。
大力倡树文明新风。积极开展新农村新生活培训,涌现出“中国好人”6名、“山东好人”23名、市级以上道德模范19名,成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正在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持续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进家庭、进园区、进机关,大力倡导绿色消费、低碳出行、文明生活,使生态文明价值观广泛推行、深入人心。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大力实施“雪亮工程”,实现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全覆盖、无死角。"网格化"管理让社会治理和服务工作延伸到每一个“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坚决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食品安全、防火防汛等工作,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蒙阴县始终把生态富民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省级生态县,是山东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县、山东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示范县、山东省乡村文明行动示范县。如今,又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可谓喜上加喜。
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蒙阴县将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勇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践行者和引领者,全力打造具有“绿富美”新蒙阴特色的生态文明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