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胡同”里发挥大作用 沂南庙官庄村创新“党小组”制度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26日 阅读 296
庙官庄村党小组成员定期召开会议讨论1村里大事小情
绿门红瓦白墙,整齐的二层小洋楼,房前屋后种着花草蔬菜,8米宽的水泥路面旁竖立着一排路灯,宽敞的文化广场上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健身……这就是现今的沂南县大庄镇官庄社区庙官庄村。该村位于大庄镇驻地以南8公里处,共有320户,841口人,党员37人。
近年来,庙官庄村坚持党建促发展的路子,使党支部真正成为引领党员的指挥部。今年以来,更是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完善党小组设置,形成“支部+党小组+党员”的网格化管理制度,在推动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实践中,谱写了新的篇章。
庙官庄村党小组成员定期召开会议讨论村里大事小情
党建引领促发展
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
虽然今天的庙官庄村成了周边远近闻名的“小康村”,但在20年前,该村还是集体欠账36万元的后进村。1995年,经商的李云龙放弃了当时顺风顺水的生意,担任庙官庄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村里土地混乱、债台高筑、人心涣散是最棘手的问题,李云龙通过走家串户摸村情、整章建制抓规范、精心部署带头干,确定了工作思路,并以村领导班子建设为突破口,从涉及群众关心的土地、宅基地、财务三角债着手,厘清了财务账目。
向村民关心的出行难题和吃水问题宣战,李云龙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以出义务工的形式挨家挨户发动群众集体参与,砸了40座房子,通了第一条10米宽的东西大路,后来又利用近4年的时间,共建起大口井6座,蓄水池4座,总蓄水量达18余万立方米,改变了官庄村生产发展靠天吃饭的局面,治穷治乱的战役接连打响。
短短几年时间,庙官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洁统一的村容村貌成为庙官庄人的骄傲,党组织的决策力、执行力和推动力在庙官庄村的逐步变化中得到尽情展现。
庙官庄村党小组网格图
“支部+党小组+党员”网格化管理制度
零距离,精准服务群众
在庙官庄,除了美丽的村容村貌外,该村还创新了“党小组”制度和“胡同长”制度,形成了“支部+党小组+党员”的网格化管理制度,使得党员可以更加精准的服务群众。
据悉,该村在37名党员的基础上,分成了3个党小组,每个小组每月定期在小组长家中召开会议,不仅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还拉近了党员群众的距离。而“胡同长”制度则是在每一条胡同的10户村民中推选一名党员或者有公信力的邻居担任,在胡同卫生、邻里关系、移风易俗等方面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
在村庄各项重大时间的决策当中,胡同长、党小组长充分了解民意,及时沟通,党小组可提议并召开全体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保障了各项政策的顺利施行。“当初正是因为党小组的建议,我们改变了一次性转让土地的老模式,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了加油城项目,同样也是因为党小组的提议,我们在土地流转期间,把范围内的路、沟、渠等也列入了总面积当中,仅这一项就为村集体每年增收20万元。”村支书李云龙说。
“村里花一分钱都会在贴出来,清清楚楚的,一目了然。村里有什么大情小事也会征求我们的意见,而且家里有点困难都帮忙,现在的日子真是太享福了,我非常满足。”84岁的村民刘敬英坐在马扎上晒着太阳惬意地说。
党员更接地气
支部建设更有抓手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据了解,沂南县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按照“三有四化五定期”标准,进一步规范党小组设置,促进党小组作用发挥,以党小组建设推动过硬支部建设,打造沂南党建“红色基点”,促进党小组有效发挥作用,解决了党员工学矛盾,增强了组织生活灵活性好吸引力。
“庙官庄村只是沂南县开展‘党小组’制度的一个缩影,除了带村民致富奔小康,我们还将‘党小组’建设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指导‘党小组’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美丽乡村建设、棚户求改造、治安维稳、环卫一体化等工作,使党员教育更接地气,作用发挥更加到位,过硬支部建设更有抓手。”沂南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郑金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