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村小华丽蜕变综合区域性小学 过去转走的学生又转了回来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24日 阅读 288
        培养一个孩子,改变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百姓。走进位于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芝麻墩街道的长安路小学,一栋栋漂亮的教学楼,一间间宽敞的教室,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映入眼帘,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所乡村小学。5年来,昔日的乡村小学完成了向综合区域性小学的华丽蜕变。
昔日乡村小学,家长想方设法为孩子办理转学
         秋季的长安路小学校园内,课间休息时间的操场上不少孩子在追逐嬉闹,站在一旁叮咛孩子注意安全的王依侠老师,看着眼前的校园,很难把它和5年前的学校联想到一起了。
         “6个年级6个班,每个班20多名学生,1个老师负责1个班,教所带班级的所有课程。”王依侠回忆道,2012年她因工作调动来到凤翔小学,那时全校一共只有100多名学生、不到10名老师。
        因为缺少老师,当时每个班的课程能开齐语文、数学、英语就不错了,学生们很少有机会上音乐、体育、美术课,而且村小条件不好,学校里也没有操场。
         “当时学校里的老师大多是快要退休的老教师,那段时间,学校生源流失严重,凡是有点关系的家长,都想方设法把孩子转走了,送去好一些的学校。”王依侠说。
        2013年,临沂芝麻墩小学、临沂凤翔小学、临沂杨墩小学三校合并,更名为临沂长安路小学,并根据社区学校规划,在长安路与沃尔沃路交会、沃尔沃路以东200米处异地选址重建。王依侠说,从那时候起,大家开始有了新的期盼。
如今现代化学校,享受城市孩子同等教学资源
        王依侠记得很清楚,2015年9月份开学时,她们搬进了新学校。那一年,她教三年级,当时三年级有5个班,她教授三年级1班的语文,当时班里有42名学生。
        如今,两年过去了,当时的三年级1班变成了现在的五年级1班,王依侠说,现在班里有49名学生。“与过去家长想方设法把孩子转走相反,2年中每个班都增加了七八名学生,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认可学校,很多转走的学生又转了回来。”
        虽然学生越来越多,但学校一直实行小班额教学,每个班的学生都在50名左右。“我们老师也不再包班,学校分来了新老师,音乐、体育、美术那些原来开不起来的课现在都开起来了。”王依侠说。
        除此之外,随着新校的启用,学校设施的提升也让王依侠感触很深。“以前我们上课用的就是普通黑板,讲课全靠板书,老师说,学生听;老师写,学生看。而现在,每个教室都装上了多媒体,除了板书,我们上课时还给学生放课件,通过PPT,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更好的知识体验。”王依侠说。
         “现在村里的孩子,可以享受到与城区孩子同等的教学条件与资源。”王依侠表示,从经典诵读、演讲、讲故事、英语情景剧、课本剧、书法、跳绳、踢毽子等比赛,再到钢琴、素描、播音主持、象棋、舞蹈等特色课程,在学校里,孩子们有了全面发展的平台。
学生数量增长3倍,学校高标准配备教学设施
        从昔日的村小,到如今现代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宽敞的教室、高标准的操场、课外活动一应俱全的现代化小学,长安路小学校长李晓玲和王依侠有着同样感受。
        作为一名基层小学负责人,李晓玲见证了5年来基层教育的新变化。“2012年,我来到芝麻墩小学担任校长。当时学校下辖2所村小和1所中心幼儿园,仅仅有500多名小学生。而5年过去了,目前长安路小学学生已达到1700余名,在过去的五年里,单单学生的数量就增长了3倍之多。”
        李晓玲告诉记者,2014年,长安路小学启动规划建设。2015年9月,全新的长安路小学投入使用。短短2年多的时间里,她也从昔日的村小,一脚迈入了现代化的综合区域性小学的大门。
        李晓玲说,发生巨大变化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数量,还有是教学硬件设施的提升,不论是校园高标准建设的基础设施,还是教室内的多媒体教学配备,还有设置完善的多功能教室,长安路小学都走在同类学校前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