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人梯,托起明天太阳的人 ——记平邑县卞桥镇十八村完小校长 张文春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12日 阅读 235

       在沂蒙山前,银线河旁,有一个不起眼的学校,学校里有一位不起眼的校长。献身农村教育36载,他无愧于学生,无愧于家长,无愧于学校。甘为人梯,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托起了一座座高峰。他的学生,曾经的同事,有的上了大学,当了医生,当了企业家,当了镇长,当了局长,走上了领导岗位。纵然岁月消逝了他的青春,但他依然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奋斗在教育的第一线!他就是平邑县卞桥镇十八村小学校长张文春。

       无愧于学校,却有愧于家庭

        青年时期的张校长,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年仅30岁就被任命为西石井学区校长,成为最年轻的校长。虽然离家不远,只有10里路,他却和一帮年轻教师一起,吃住在学校,一周只回家1次。白天上课,晚上备课、批改作业,家访,去学区内的其他村小检查工作,跑村队,协调学校与村队的日常工作。由于工作勤奋,兢兢业业,大胆创新工作,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乡的前头,年年受到中心校的表彰,县教育局领导也多次到西石井学区考察。1996年,临沂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张洪轩亲自带领三位专家来到西石井学校验收“临沂市三优学区示范学校”,听课、查看教师的作业备课,查看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召开老师、学生座谈会,经过一天的紧张工作,当场宣布98分,验收通过,一个月后挂上了“临沂市三优学区示范学校”的牌子!

       1997年,由于西石井学校校舍都是六十年代的老房子,年年修,年年破,加之正是学生高峰期,校舍严重不足,学校驻地村庄整体搬迁,学校也必须整体搬迁。学校搬迁资金怎么办?上级政府没有一分钱的资金支持,只有校长争取村队解决。由于学校是四村联办,协调四村工作难度很大,不分白天和夜晚,也不分周末还是假期,张校长到各村跑不下100次,组织四村协调会不下30多次,真是应了那句话:橡皮肚子飞毛腿,像陀螺式的飞转,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达成了一致的意见,争取到建校资金50多万元,在经济还不发达的九十年代,争取到50万元,不亚于天文数字。那个年代,农村学校建设没有专门部门过问,选址、规划、设计、预算、施工,都得靠校长一个人牵头。西石井学校整体搬迁耗时两年,张校长没有过过一个星期天,两个寒暑假没有休息过一天,经常工作到深夜。老校工刘宝元心疼的说:张校长,我看见你每晚都是到11点多还不睡,你要注意休息啊。张校长总是笑着回答:没事,我年轻。张校长的家中还有3亩责任田,只靠家属一个人播种,管理,收获。家属单薄,特别是收获季节,看着人家都收完了,自己推不动车子,还有个四五岁的孩子跟着,有时难为的哭。张校长无愧于学生,无愧于学校,但有愧于家庭,有愧于孩子!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了美化校园,他把家里建房的石料运到学校建花池。张校长的口号是:建一流的学校,育一流的人才!他做到了,1999年西石井学校被评为花园式学校,全县学校管理工作现场会在西石井学校召开,张校长在会上做了典型经验介绍。镇党委书记張贤德拍着张校长的肩旁连连夸赞:不错,不错,好好干,有前途。

       由于张校长成绩突出,2000年被调到管理、校舍都很落后的邱上学区工作。三年后,又一个闪亮的学校诞生了。

       无愧于学生,却有愧于自己的孩子
    

       学生永远是张校长的牵挂。学生李学爱,年幼父亲病世,母亲重病缠身,没有爷爷奶奶,也没有叔叔大爷等亲人,家庭的重担落在了年仅10岁的李学爱的肩上,这个孩子从此成了张校长牵挂,免去了她一切学杂费,资助她学习用品,经常鼓励她要坚强,去她家里帮助做些事情,在张校长关心照顾下,学生李学爱,没有沉沦,没有被生活压垮,反而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被评为临沂市优秀少先队员。

      九七年夏天发洪水,学校由于处在低洼地带,学校内进水达到半米深,学校门前有条水沟水深1米多,挡住了学生回家的路,学生无法回家,校长和老师们分头护送学生回家,让学生排上队,手牵着手,跟随老师绕道回家,直到把每一位学生安全送回家,他才放了心。

      官庄村一名四年级女学生体育课上突发疾病晕倒,口吐白沫,人事不省,张校长立即派人联系家人,及时送往医院。该生家庭十分困难,张校长带头组织全体老师、学生为其捐款3000多元,家长接过捐款时,感动的流下了泪水,由于救治及时,该女生很快痊愈,没有留下后遗问题。象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

       张校长几十年来,无愧于每一位学生,却有愧于自己的孩子,当时张校长的孩子才6岁,跟随校长读学前班。有一次,张校长第二天要去县城开会,由于那时交通不便,必须提前离开学校,孩子只能托付给他的老师们来照顾,夜晚,孩子小,没离开过父母,闹着不睡觉,她们三个女老师开玩笑的说,我们三个姑娘就不信哄不好一个娃。于是就有三个姑娘一个娃的故事。由于张校长经常去中心校开会,还要到村小检查工作,他年幼的孩子常常自己去食堂打饭吃;很多时候校长晚上很晚还不回来,孩子就在宿舍门口等候,有时委屈的哭。

       无愧于工作,却有愧于自己的身体

       时光进入到2014-2016年,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进入了高潮阶段,学校校舍不足需要新建,旧校舍需要改造,运动场不达标,需要扩建,内部配到达不到标准,需要购置,等等问题摆在了面前。一切问题的解决都进入了倒计时。这时,最忙的就是张校长,联系施工,拆除旧校舍,协助建设施工方勘测地基,打基础、进料、砌垒、被覆、水电安装等,整个施工过程张校长亲自监理,不放过一个细节。为了节省资金,房子建成后,张校长亲自开着自家的农用三轮车,带领老师们自己动手,清理建筑垃圾2600多方,整天弄得灰头土脸的。三年建房八排62间,圆满完成了校舍改造任务。内部配套有序进行。

       由于运动场外扩需要征地5500多平方米,被征土地所属2个村队,20多家承包农户,种植着树木。协商,补偿等等,都是个大难题。张校长,不分白天还是晚上,跑村队,入农户,不厌其烦的做工作。有时为了能见上领导,大冬天的忍着寒冷,天还不明就早早等候在村队领导的大门前……,那真是,跑断了腿,操碎了心,忍耐着一些很不中听的话,耐心细致的做工作,终于说服感化了村队领导,说服感动了承包农户,最终达成了补偿、征地协议,在省验收前完成了征地扩建运动场的任务。

       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56岁的张校长年老不服输,整天操劳着,像个陀螺不停的旋转着,由于心力交瘁,积劳成疾,他终于有一天倒下了。劳累了一上午的张校长,趁着中午学生老师都回家吃饭的间隙,查看施工工地时突然晕倒,呕吐不止,被饭后早返回学校的学生发现,拨打120送进医院,一连3天昏迷不醒,医生诊断,积劳成疾,心力衰竭。住院20多天,张校长就急了,还没等痊愈就出院了,带了一周的针剂回到家,医生一再嘱咐要注意多休息,可是他回家休息不到一周就又回到了学校,家人劝不住,他说学校正是施工最繁忙的时候,离不开他。三年内三次病倒,三次住院,两次病倒在学校。妻子责备他说:家是你的饭店,学校是你的家,你啊,早晚死在学校工作上。张校长就是这样一个人,无愧于工作,却有愧于自己的身体。

        已经56岁的张校长,仍然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他的一切,忠实的履行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誓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育不只是他的工作,更是他的事业,他的生命。他甘愿化春蚕,用才能让知识与智慧延伸;他甘做园丁,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他甘当人梯,托起明天的太阳!
 

平邑县卞桥镇党委 上官宇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