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图书馆“小海豚”非遗年味探寻传承团队,开展了“年味里的家乡非遗文化考察”三下乡系列活动。2024年2月5日,团队来到青岛西海岸新区非遗剪纸传承人薛玉红工作室,进行非遗剪纸讲解体验及采访系列活动。
非遗胶东剪纸传承人薛玉红,是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四十多年技艺不断精进创新,融设计、绘画、终稿、阴阳剪刻于一炉,成功入选申报众多项目,并获得许多比赛奖项。
实践队来到薛玉红的工作室进行探访,跃入眼帘的是满地的红色纸屑。非遗剪纸工艺图样繁复、讲究细节,对艺术的精细追求使得剪刀不间断地在红纸间穿梭镂空,飘落的小小纸花积累成了一层厚厚的红色地毯。
“春节期间大家对剪纸的需求增加了不少,我每天工作到深夜赶制作品,实在是没有时间收拾一下。”薛玉红这样说。纸屑随着人走过再次在空中飞扬,绽放出一朵朵绚烂的红色花朵,使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在这样的氛围下,薛玉红带领实践队成员开始了剪纸体验。
首先是镂刻型剪纸。薛玉红老师准备了飞龙图样作为样稿供实践队体验,一边剪,一边娓娓道来:“现在的样稿为了方便,一般使用黑白形式的复印件,而传统的非遗剪纸一般都使用熏样工艺……”她将红纸置于样稿之下,使用订书机固定好,去白存黑、由里及外、以眼为尺、剪刀流畅,很快便完成了示范的剪纸作品——只见飞龙栩栩如生,流水的身形跃动飞扬、龙须向上张开,生命力在纸上迸发。
薛玉红老师手把手耐心指导着实践队成员,细致讲授着剪纸技巧:要“手剪都不要间断,下刀如流水”、还要“细致精工、不留毛刺”、更要“注意安全,指缝间钻孔入刀”……每个人的精力都在这时聚焦于手中的一纸一剪,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手中的飞龙一点一点诞生,感受着传统非遗工艺的精巧奇妙。
接下来是八折团花剪纸。实践队成员跟随薛玉红老师体验徒剪创作。先将正方形红色宣纸沿对角线对折分为八份,在折叠后的纸样上直接下剪,展开后便能得到对称和谐的团花作品。薛玉红老师介绍称,这种剪纸形式一般用于“饽饽花”,即蒸馒头时使用的印花剪纸,一般为拳头大小,篇幅精致、图样和谐。她鼓励实践队成员在徒剪时勇于自主创作图案,让剪刀跟着心走,“无论怎么剪最后都是美的”。伴随着最后一刀落下,实践队成员将手中折叠的团花缓缓展开,对称性强的图案在空中旋转开来,像极了花朵的绽放,也在这一刻,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受到非遗艺术不拘时空的美。
薛玉红老师就自己创作的巨幅剪纸作品进行介绍:传统纸糊窗上能够随着窗户打开而随风摇曳的梅、兰、竹、菊,在空中摇动羽冠的斗鸡,有着美好寓意的福、禄、寿、喜……都表达了人们寄寓在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中朴素而美好的愿望。一方作品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剪纸语言,锯齿纹、太阳纹、月牙纹……各种纹样所表达的寓意各不相同,展示着藏在小剪纸中的大学问。
“我从小便热爱剪纸,在剪纸的过程中,我忘却时间,常常不知不觉就创作到深夜。”在春节前这段时间,她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提及为何在如此忙碌的时间还坚持接受采访,她提到了词语“传承”。一是希望更多人爱上剪纸,将这份非遗技艺传递下去,在非遗入校园、非遗进社区的过程中发挥更多文学艺术对社会生活的有益作用;二是探寻文化“双创”的合理路径,她从孩提时便在耳濡目染下跟随姥姥接触剪纸,这份工艺传承至今,她不断融入自己的创作元素,也想将非遗技艺与社会其他方面相结合,让艺术“跨界”、让美不断延续。
文字 郭晶晶
图片 刘以宁 贾一诺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