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千年文脉 打造沂蒙特色“水文化”品牌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9日 阅读 283

琅琊新闻网讯 临沂,因沂河得名,依水而生,伴水而兴,水是最靓丽的名片。

  临沂人民在长期的治水实践活动中,留下了众多的水利工程遗迹、丰富多彩的治水故事,形成了独特的水文化底蕴。鯀禹治水、“琅琊八景”、王祥卧鱼等水文化典故为临沂积淀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沂蒙山区整山治水、改造山河,建成了“导沭整沂”“千库万塘”等一大批水利工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利工程和管理体系,保障了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

  革命战争年代,百万沂蒙乡亲不顾生死拥军支前,写尽无私与奉献。如今水利建设者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整治河流、造福百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沂蒙水文化。

  作为水利大市、全国闻名的水生态文明城市,近年来,临沂以建设“水之城、文之邦、商之都”为目标,把水文化建设作为治水兴水重要内容,培根铸魂,厚植文脉,充分依托区域水系发达、水网密布的优势,因地制宜开展河道整治和景观提升,深度挖掘河湖沿线历史文化资源,实现了以水美城、以水兴城。

  “临沂水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文化建设,主要领导多次专题调研并作批示。‘水美沂蒙’品牌的打造,正是基于这一优越的自然条件,旨在通过品牌推广,提升沂蒙特色水文化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张庆功说。

  沂河汤汤,一路向前,奔腾不息。当沂河在临沂城内蜿蜒流转,清澈的河水被书圣王羲之引入庭院作池洗笔,从此沂河被书香墨韵浸染千年。站在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当今全球最长的橡胶坝——小埠东橡胶坝旁,只见1135米长的拦河坝雄伟壮观,广阔水面波光粼粼,沂河大桥凌空飞架,风景亮丽。

  如今,沂河为历史文化名城注脚,文化与河流相得益彰。

  “人在船中坐、船在画中游”,依托沂河、祊河、涑河、柳青河四河八岸及沿线资源打造的“水韵琅琊”夜游项目,开启了独属临沂的美轮美奂的夜游新模式。红嫂广场、风帆广场等100多个沿河建造的精品工程,搭建起“水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2012年以来,每年举办的中国沂河体育节,已成为市民喜闻乐见的重要节庆活动之一,给越来越多的水上运动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切磋的平台……临沂城市的发展已注入水文化的厚度和底蕴。

  河流,将梦想照进现实;随着河湖治理深入推进,一幅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铺展眼前。

  郯城沭河水利风景区里,鹭鸟纷飞,嬉戏觅食,构成一幅幅美丽和谐的生态美景。沂南县双泉河水利风景区里游人如织,景区依托双泉河源头段两支流、常山等自然条件,通过蟠龙湖、常山古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沂州古城、沂蒙红色写生基地等项目,塑造了“湖映青山千林绿,一带碧水绕沂蒙”的水利风景区新形象,2个水利风景区被评为2023年国家水利风景区。

  岸堤水库数万亩湖面水光潋滟,千米大坝气势宏伟、景色宜人。兰陵县依托柞城河综合治理工程,打造集生态保护、旅游观光、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兰溪湿地水利风景区。临沭县依托千年沭河古道,描绘了一幅绝妙的北方“江南水乡”画卷。

  与此同时,水文化还与乡村文化深度融合,为乡村旅游、乡村振兴插上翅膀。

  兰山区通过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建设,优化水资源、保护水生态、做活水文章、传承水文化,绘就“梦里水乡”新画卷。莒南县以“一抹红色,星星之火燎齐鲁;两脉绿带,山水交融促振兴”为主题,积极将水文化元素融入水系连通、水系整治、河道清障等各项具体工程,绘就了一幅“人水相融相亲,宛如江南韵味”的秀美水乡图。

  文化融入,让临沂河湖有颜值有品位。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对我市水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生生不息的沂蒙水文化是我市文化的富矿。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对沂蒙水文化建设的要求,加快推进我市水文化建设,通过实施文化塑建工程,将水文化融入生态文明、水利工程建设之中,通过深入挖掘、保护、传承水文化,持续打响我市‘水美沂蒙’水文化品牌,助力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唐音波表示。

  临报融媒记者 赵泽军 通讯员 陈新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