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老党员魏宝玉:单位退休家里上岗 奉献余热美名扬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17日 阅读 192
        在费县,有这样一位老人,退休后没有享受含饴弄孙、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而是积极投身颜真卿文化研究、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中,每天都忙到深夜才休息,他就是魏宝玉。这个75岁的老党员,退休以来,一直用实际行动奉献余热。
退而不休,人称“费县活字典”
        14日,记者在魏宝玉家中看到,客厅3面墙上都挂满了老人的字画,南面墙下还有一张书法桌和几盒印章。整个客厅墨香四溢,充满了浓浓的艺术气息。
        在老人的家中,还有很多组铁皮书柜,其中一间卧室就有4组柜子,柜子里放的都是老人这些年来整理的各种材料。魏宝玉说,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在地下室里,还堆着一摞摞稿件,他习惯把每一份材料都收藏着,对他来说都很宝贵,而这些资料从撰写完到整理好要花费的时间,已无从计算。
在魏宝玉家中,像这样装满资料的铁皮柜有很多。
        “他现在每天吃完饭就开始整理材料,书法内容也是爱岗敬业、学习雷锋一类,晚上坐在电脑前查资料,常常到凌晨12点才睡觉。”魏宝玉的老伴徐学美说,退休10多年来,魏宝玉没时间锻炼身体,也没有空闲去照顾孙儿,都是在忙自己的工作。
        魏宝玉退而不休的精神,成了很多年轻后辈同事学习的榜样,不少年轻同事在工作中遇到难题都会询问魏宝玉,魏宝玉都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所以,年轻后辈都称魏宝玉是“费县活字典”。   
坚持23年,挖掘弘扬颜真卿文化
        魏宝玉是县政协原副主席、县关工委副主任。从1994年他开始担任颜真卿研究会会长以来,就致力于挖掘研究颜真卿文化,对弘扬颜真卿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魏宝玉在家中像年轻人展示书法写作。
        在魏宝玉的书法桌上,放着几本杂志,这是2009年在费县创办的《费县颜真卿研究》季刊,魏宝玉担任主编。创刊初期,困难重重,魏宝玉几乎担负起了从征稿、采写到编辑、排版、校对等全部工作。杂志出版后,魏宝玉经常带着它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舞台,宣讲颜真卿文化,得到很多研究颜真卿文化人士的认可。
        直到今年,该杂志已出版30期,仍是魏宝玉最后审稿、校对,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他都会认真校对。说起《费县颜真卿研究》的出版,魏宝玉非常自豪:“我们不是专业的出版机构,一本杂志能够坚持这么多年出版,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且它对颜真卿文化的研究影响很大,可以说,我们这本杂志很成功。”
资助贫困儿童,被称“魏雷峰爷爷”
        在魏宝玉的家中,有一本特殊的影集,里面都是魏宝玉和一些孩子的合影,这些孩子有的是孤儿,有的家庭极其贫困。但在魏宝玉的帮助下,他们都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迎来了崭新的人生。
魏宝玉的相册里都是曾经资助过的孩子的照片。
        “这两个孩子的父亲是一名优秀教师,可惜患重病去世,两个孩子成了孤儿。”看到影集里一男一女两个孩子,魏宝玉想起这位优秀的教师,泪花不停地在眼眶里打转。不过,幸运的是,在这位教师去世以后,俩孩子在魏宝玉的帮助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度过了艰难的岁月。如今,两个孩子已长大成人并成家立业。
        “现在这些孩子有的长大成人,逢年过节都会来家里坐坐,过年来拜年时,我们还会给些压岁钱,真就像亲戚一样来往。”徐学美说。
        除了帮助贫困儿童,魏宝玉还积极向青少年宣传雷锋精神,他写的《49年学雷锋体会》在全县多所中小学宣讲过,每次师生都被感动得泪流满面。因此,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他“魏雷峰爷爷”。
为大家舍小家,奉献精神激励后辈
        魏宝玉参加过社教队,干过村里的赤脚医生,还被下放到化肥厂当过锅炉工,但无论工作环境多么艰苦,他都勤勤恳恳,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把青春和时间都奉献给工作。
魏宝玉写的书法大多弘扬雷锋精神传播正能量。
        魏宝玉不顾家,徐学美没有生气,反倒是非常支持。“他能帮助别人,为工作尽心尽力,我们全家人都很支持。”徐学美说,正是魏宝玉的认真精神,让孩子们深受影响。同样是党员的她,不遗余力地支持和理解,是对魏宝玉最大的帮助。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如今,75岁的魏宝玉仍然奉献自己,他的这种精神已经成了后辈学习的榜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