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科技创新强势“破圈”背后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0日 阅读 830

     深秋时节,层林尽染。潍坊市寒亭区禹王湿地海水稻基地满目繁忙丰收景象:收割、耕地的大型农机穿梭往来,拉运稻谷的卡车满载而归,金色稻浪上空白鹭翩跹。

  以海水稻基地为起点,与此相距33公里的潍柴动力日前刚刚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2.28%柴油机和54.16%天然气发动机商业化产品,再一次创造全球新纪录;39公里外,天瑞重工节能30%-50%磁悬浮鼓风机等系列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41公里外的国家实验室水动力平台同样惊艳,一项项打破常规的“黑科技”蓄势待发,剑指各项产业难题;112公里外的豪迈也毫不示弱,手握科技精细化工全连续流工艺及装备,成功打破国外垄断……

  眼下,这些来自一线的创新力量,共同构成了潍坊市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图景。

▲潍坊市科技局局长高玉国(前右)调研企业科技创新

  对于缺少重点高校和大院大所的潍坊而言,创新资源可谓“先天不足”。尽管如此,近年来潍坊不仅成功跨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还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三年两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批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成为区域创新的一颗耀眼之星。其中的秘诀靠的是什么?

  探寻潍坊市科技创新强势“破圈”背后的逻辑,一条“核心技术建链—创新资源强链—企业引领延链”的内生发展“新赛道”日渐清晰。

  产业支撑,核心技术建链

  日前,潍柴又一次在业内引发轰动——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2.28%柴油机和54.16%天然气发动机商业化产品。这是潍柴在2020年柴油机本体热效率突破50.23%、今年1月突破51.09%的基础上,再一次创造了52.28%的全球新纪录,连续三次走向世界行业巅峰。同时,天然气发动机本体热效率全球首次突破54.16%,是对内燃机行业的一次革命性颠覆,天然气发动机热效率首次超越柴油机,成为了热效率最高的热力机械。

  今年4月,南海可燃冰科研项目正式落地豪迈,这是该公司今年承接的第三个深海隔水管制造订单。深海压力、海水腐蚀和洋流波动等恶劣海洋工况对隔水套管的产品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凭借多年技术经验积累,豪迈自主研发了高达1360吨的压力测试工装,成功填补了同行业的空白。

  加快壮大优势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在此方面,潍坊市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为重要抓手之一。去年,潍坊市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投入达到7.86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127.6亿元。围绕战略性、关键性领域,攻关突破了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51.09%热效率柴油发动机、8AT自动变速器、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潍麦12”小麦新品种等一大批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有力提升了潍坊市产业创新发展质量。

  以关键核心技术支撑优势产业发展,潍坊市一手抓自主研发,一手握产学研合作。

  ▲潍坊市寒亭区禹王湿地海水稻收获现场

       寒亭区禹王湿地池塘、沟洼纵横交错,水资源丰富,但由于相当一部分土地盐碱度偏高,农民种植小麦和玉米年均亩产不足500斤,生产效益低下,抛荒现象严重。

  2018年,山东滨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来自袁隆平海水稻研发中心的种子培育、盐碱地海水稻种植等技术引入,打造海水稻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改写了禹王湿地的历史。2022年,该基地海水稻种植面积达5.8万亩,亩产698.4公斤,亩产再创新高并实现四连增。

  “通过海水稻初、精深加工,生产大米、米粉、酒、调料等产品,打造海水稻产业生态品牌‘种福田’‘袁匠’,海水稻产品已入驻天猫、抖音等电商平台,并已与50多家公司达成团购销售意向。”滨袁农业相关负责人王茂昌介绍。

    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一环。上述来自潍坊市优势主导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也正在继续反哺这些产业走实走强。

▲水动力平台实验室一角

       平台助力,创新资源强链

  仅需加入少量水即可搅拌成胶的高寒高强黏结材料,最低施工温度低于-30℃,可解决装配式建筑整体性问题;能避开来往人群自主巡逻的消防机器人,最远可喷射灭火材料50多米,为仓储等消防安全提供了新方向;用混凝土做出的特种材料,各项性能却比钢好很多倍,用于制造业高精度加工可进口替代,目前正准备产业化……11月3日,国家实验室水动力平台展厅人潮涌动,在前来采访的记者团和合作考察团的惊叹声中,院长张霄向人们展示了一项项“黑科技”。

  记者了解到,国家实验室水动力平台由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山东大学、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和潍坊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目前已纳入崂山实验室建设规划,启动预研课题27项,形成45项专利、20篇SCI文章,成为潍坊市集聚各类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之一。

  在潍坊,此类重量级平台不胜枚举。

  潍柴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各类标准33项、授权发明专利33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3项;作为全省唯一一家现代农业领域省实验室,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聚焦攻关突破盐碱地改良和农业科技关键技术难题,目前已引进各类科研人员427人,建成六大公共平台和30个课题组,建设成效领跑全省;去年3月,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落地潍坊,已牵头承担我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一期项目……

  创新平台是开展科技创新的载体。记者从潍坊市科技局了解到,潍坊市始终把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激活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大力支持企业建平台、搞研发。目前,全市科技创新平台达到1791家,其中,国家级37家、省级333家、市级1421家,国家、省、市梯次合理、布局完善的平台体系已初步形成,构建覆盖全市主导产业的创新平台矩阵。

  平台支撑下,潍坊市人才引育工作也按下了“加速键”。

  以水动力平台为例,该平台学术委员会由钱七虎、吴立新、李术才等18位院士、专家组成。仅在其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科研团队和山东大学科研团队中,就分别包括18个教授团队和22个教授团队,而整个平台研究团队中,仅博士、硕士研究生就有60人。

  依托创新平台,以企业人才需求为牵引,潍坊市聚焦产才融合发展,多措并举精准引才、系统育才、科学用才、用心留才。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215.3万人,拥有合作院士181人、国家级重点人才62人、泰山系列人才195人,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下一步,我们将实施创新平台矩阵建设行动,聚资源、提效能。抢抓国家和省实验室体系重塑机遇,以推进国家、省、市三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矩阵建设为抓手,构建产业匹配、布局科学、重点突出、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具有潍坊特色的创新资源集聚地。”潍坊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高玉国说。

▲天瑞重工车间一角

  龙头引领,换道超车延链

  走进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展厅,一颗没有任何支撑就悬浮在空中的地球仪格外引人注意。“通过磁力克服重力,从而使地球仪悬浮,这便是磁悬浮技术的原理。”天瑞重工工程师介绍。

  谈到磁悬浮,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是磁悬浮列车,而磁悬浮技术应用更广泛的场景其实是磁悬浮轴承电机。针对磁悬浮轴承电机技术的国外垄断,天瑞重工历经多年攻关,成功突破了一系列“卡脖子”技术,研发出磁悬浮鼓风机、磁悬浮真空泵等5类绿色节能动力装备,成为我国少数掌握磁悬浮动力装备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

  从凿岩机跨界磁悬浮,天瑞重工三十多年来的技术积累给了其换道超车的底气和信心,而来自潍坊市对企业创新的强力支持,也为磁悬浮产业的发展再添一把火。

  记者了解到,为支持天瑞重工引领磁悬浮产业做大做强,潍坊市、区两级成立工作专班,组织专业团队,配备服务专员,市里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打造千亿级磁悬浮产业的实施意见》,从规划建设产业园、提升创新能力、加大财税支持、引育高层次人才等6个方面制定了16条措施。目前,位于潍坊高新区的磁悬浮产业园一期已投用,形成年产磁悬浮装备1万台的生产规模。产业园二期正紧锣密鼓地加速推动。依托产业园建设,潍坊市将全面推进产业招商,吸引高端项目入园合作,形成上下游生态产业链,一个千亿级磁悬浮产业集群已成雏形。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龙头企业对传统产业弯道超车、新兴产业换道超车的示范引领作用明显。同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也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潍坊市不断强化对科技企业队伍的梯次培育壮大,取得显著成效。

  据潍坊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潍坊市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41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9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4.5%,高于全省7.74个百分点。目前全市培育出科技领军企业18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隐形冠军”企业64家,省级“瞪羚企业”71家,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潍坊市已经开辟形成了产业链全链条、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新赛道’。下一步,将充分巩固好自身发展优势,强化对科技创新的前瞻谋划和系统部署,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主动适应需求、创造需求、引领需求,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以全面创新重塑发展优势,努力把潍坊发展推向新高度,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高玉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鲁小创  通讯员  陈世德  崔玉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