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朱村:听党话 跟党走 红色记忆代代传承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7日 阅读 156
“那是1948年的年底,大雪纷飞,天气异常寒冷,淮海战役在这时打响了,那时候,我爸爸的爷爷王建桐还是青年,和20多个伙伴一起,告别了亲人,扛起自家的门板,套上自家的牛,推上独轮车,不顾饥饿严寒,冒着枪林弹雨,将一箱箱弹药,一袋袋粮食,一件件棉衣,送到烽火连天的战场……”这是10岁的王宜然小朋友参加山东省青少年读书故事会的一段演讲。在城里出生的王宜然虽然很少回农村,却是老家红色历史文化最忠实的宣讲者。
王宜然的老家朱村,位于沂蒙山区的临沭县曹庄镇。在抗日战争时期,朱村是有名的红色堡垒村,在解放战争时期,朱村是典型的支前模范村。峥嵘岁月给朱村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红色历史文化遗存,和数都数不清的军民鱼水情深故事。和王宜然一样热衷朱村红色文化历史挖掘宣讲的,还有72岁的王经臣大爷。作为土生土长的朱村人,王经臣同样经历了和王宜然一样,从孩提时对家乡红色历史文化的耳濡目染,到深爱这片红色热土,并成为朱村红色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者,和义务传播者的过程。目前,王经臣是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的名誉馆长,还是馆里年龄最长的讲解员。3月31日,我们很荣幸约到老王,跟随他一起见证他一天的工作。
这是北方初春一个晴朗的早晨,当第一抹金色的阳光穿破云层,洒满大地,啁啾的鸟鸣声中王经臣已经早早清扫完了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的地面。比起以往,最近王经臣特别忙,每天清晨6点起床后,就赶到纪念园,清扫庭院,擦拭展板,查看文物,准备当天的讲解资料,一大通忙活下来要到8点钟,匆匆吃过早饭后,他就要再次赶到纪念馆,准备迎接当天的参观者。自从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以来,王经臣的生活节奏就变得异常忙碌,按照预约,他今天要接待8批参观学习团队。
“您都70多岁了,不累吗?”这样的问题王经臣每天都会被前来参观的人们多次问起。每次,他都会一如既往地回答,“累,但能把朱村群众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军民谊、鱼水情传递给千千万万参观者,虽然累,但心情舒畅”。王经臣做讲解的朱村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是朱村保卫战的遗址。1943年,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那是农历的除夕夜,朱村被日伪军包围,日伪军早就将这个红色堡垒村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枪声就是命令,危急时刻,英雄的“钢八连”在连长鄢思甲的带领下,火线驰援,经过6个多小时血战,击退了敌人。朱村得救了,村民平安了,可“钢八连”24名年轻的战士却永远长眠在了朱村。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乡亲们手捧热腾腾的饺子,眼含着热泪说:“是八连救了俺,老八连对咱朱村有恩!新年的第一碗饺子,不敬天不敬地,要敬八连牺牲的战士!”
朱村的群众没有忘记历史。从那以后,“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情谊深深根植在朱村一辈又一辈人的心中。每年过年各家各户的第一碗饺子,都会送到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的烈士墓前,祭奠和缅怀为朱村牺牲的烈士。不仅如此,永听党话、永跟党走的朱村人民在和平建设时期积极发扬沂蒙精神,支持国家建设。发源于沂蒙山区的沂河沭河是老区人民的母亲河,建国前沂沭河的洪水顺流而下,肆虐鲁南苏北,流域群众深受其害。为了统筹解决鲁南、苏北洪水出路,新中国成立伊始,即开始了规模浩大的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就是这项工程,朱村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牺牲,45年时间里,在这个村4200亩土地上,平地挖出了两条河,堆起了五道堰,
占用朱村土地3243亩。朱村群众也从耕地人均四亩变成了人均不足四分。带着对党的感恩,朱村群众用自己的巨大的牺牲,换来了沭河下游的长期安澜。
和朱村一样,临沭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淳朴善良的老区人民怀着对党的深深恩情,为支援淮海战役,累计出动担架团2个,长途运粮、修路动用民工5.5万余人次,小车1.67万余辆,加工粮食1170万斤,做军鞋23.35万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这里边就有临沭人民的身影。百年历程,临沭这片红色热土上还涌现出“枪声就是命令”、抗日民族英雄张作洪、爆破大王马邦才、全国女民兵战斗英雄侍振玉、“导沭整沂工程”等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和英雄人物,构筑起了不朽的历史丰碑。
老区群众的付出党没有忘记。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专程来到朱村,观看朱村村史展,了解老区群众的生产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朱村在看望“老支前”王克昌时指出,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浴血奋战的烈士英雄,不能忘记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习近平叮嘱当地干部,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形成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习总书记对朱村的殷切希望,始终深深印刻在临沭各级干部心中。临沭县委坚守初心使命,先后3次把县委常委会开到村,重走总书记视察路线,重温总书记重要指示,深深感受总书记关怀和嘱托。县委一班人集体调研、现场办公,聆听干部群众意见,明确了建设朱村老区人民幸福生活样板区的工作思路,确立了以“滨海延安·红色朱村”为发展定位,以让朱村富美为核心,整合红色朱村、绿色柳编、清清沭河、岌山文化等资源,建设传承沂蒙精神的教育示范基地、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朱村模式、东传统村落保护的示范区。目前,传承沂蒙精神,弘扬红色历史文化的沂蒙支前馆、朱村村史档案馆、沭水安澜纪念馆、沂蒙民俗展览馆等场所已经建设完成,布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计划今年7月1日陆续开放。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推进,作为曾经给习近平总书记讲解过朱村红色历史文化的王经臣,最近变得越来越忙。快结束采访时,王经臣高兴地告诉记者,总书记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朱村的红色历史文化,和沂蒙山区无数的红色村庄一样,都是传承弘扬沂蒙精神的阵地。村里的年轻人对红色历史文化越来越尊重和喜爱,令他倍感欣慰。这半年多时间,他配合村里培养了7个年轻的讲解员,这里面还包括他11岁的小孙子王保翔。同样,远在临沂的王宜然小朋友最近也很忙,他在利用课余时间准备自己新的讲稿,他已经跟爸爸约好清明节回老家祭奠英烈,拍一个传承弘扬朱村红色历史文化的视频。
通讯员 吕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