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回望40年来的改革历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无数临沂人挺身在前,为幸福家园拼搏奋斗。他们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行业,共同参与并见证了这场伟大的变革。
时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鲁南商报即日起推出《改革开放40年之临沂印记》大型系列报道,通过一串串坚实的数据,一处处精彩的场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段段深切的感受,以温情而鲜活的表述,向人们展示临沂不一般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勾连起不同时代政策、经济、生活等各方面的变化,将人们带回到改革开放40年的时代浪潮中,全景展现临沂四十年来发展的波澜壮阔。
人口多、底子薄,老百姓大多守着传统农业“一亩地里打转转”,沂蒙山区一度是贫困落后的代名词。
从1984年被国务院列为重点解决的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到1996年在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从实施扶贫攻坚到精准扶贫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改革开放以来,沂蒙老区在扶贫开发中艰辛探索跑出了临沂“加速度”。
GDP增8倍,1996年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沂蒙山区历史上即为山东省最贫穷的地方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仍有不少贫困村、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其中沂南、沂水、沂源、蒙阴、平邑、费县6县贫困问题尤其突出,曾是当时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
1983年,这6个山区县的农民人均收入仅为24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20元,人均收入不足150元的有23万户,占总户数的22%。
费县朱田镇下牛田村,位于费县县城东南方向20多公里,就是这贫困区众多村子中的一个。当地人常用“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来描写村子。由于三面环山,土地贫瘠,上世纪70年代,下牛田村一直是附近几个村子中最贫困的,人均收入仅有70来块。
1976年,年仅33岁的陆宣在村民的拥护下成为下牛村党支部书记。“虽然村子小,仅有不到300人,但咱站着不比别人矮,躺下不比别人短,咋就吃不饱饭穿不暖衣呢!”陆宣不服气,开始想方设法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
其实,为解决沂蒙山区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早在1982年7月,临沂地区就提出“以林为主,林农牧工结合,多种经营全面发展”方针,掀起了以造林为重点的山区建设热潮。时任村支书的陆宣去县里开会了解到山楂树种植后,兴奋地回到村里宣传。
祖祖辈辈靠种粮食为生,栽种山楂苗又不能当饭吃,虽然有迟疑但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村民开始种植山楂苗。村里没苗子更没钱,陆宣就带大家去山上找野生山楂苗回来自己嫁接,并且发明了快速育苗法。从开始山楂苗的自给自足,到多余的苗子以0.5-1元卖出去,1985年下牛田村从开始的贫困村成为了附近最富有的村子。
也是在这一年,下牛田村育苗收入55万元,加上其他收入,户均1.3万元,成为沂蒙山区第一个万元户村。后来,陆宣又集中村民的闲散资金,以股份制形式建起费县果脯厂,并且养殖长毛兔,不但解决了村民温饱还带动附近村民就业,下牛田村连续十几年人均收入千元以上,成为沂蒙山区首批小康村之一。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扶贫政策的落实和当地老百姓的艰苦奋斗。1995年年底,7个贫困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70亿元,比1984年增长8倍,其中有6个县财政收入突破1亿元。至1996年,沂蒙山区在全国18个连片扶贫地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区域覆盖整体推进,扶贫成果再巩固
如果说1984年到1996年,革命老区临沂经历了从需要重点解决的连片贫困地区到率先整体脱贫的逆袭,那么1996年到2013年则可以看作是扶贫攻坚,巩固提升扶贫效果的关键时期。而“沂蒙老梁”正是这段时期最真实的见证者。
“沂蒙老梁”叫梁兆利,74岁的他当了44年的沂南县依汶镇后峪子村支书,是村民口中的“老梁”也是远近闻名的“能人”。
后峪子向北不远便是汶河,但山梁却将河水阻隔,后峪子村一直是远近闻名的“干巴村”。村里唯一的水井要一瓢一瓢地刮,为了打上水常常要凌晨起床排队。到后峪村走亲戚,带钱、带粮都比不上挑两桶水更让人稀罕。
沂蒙山区虽在1996年实现整体脱贫,但由于种种原因,当时仍有50万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在850元以下,尚未完全解决温饱问题,其中比较集中连片的就有155个村、9.4万人,后峪子村就在其中。
筑坝挖渠之后,1996年村里基本解决了吃水灌溉问题。这时的梁兆利又开始拜师学艺,带领村民种了1700亩李子林,开始摸索林果致富这条路。后来,后峪子村的果树盛果期时能产出约500万斤果实,行销东北三省,并且注册了自己的品牌。
2001年,全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新时期。从2002年起,山东省扶贫重点由过去分散、单一扶持贫困村,转变为以乡镇为开发单元的区域覆盖式扶贫。
临沂市按照以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战略,确立并扶持发展了林果、畜牧、建材、蔬菜、乡村旅游等主导产业。后峪子村又开始发展乡村旅游。成排的两层小楼附带一方院落,这样的农家乐,在后峪子村有51户。此外,村“两委”还从青岛引进了一家服装厂和一家玩具厂,吸纳了200多名妇女在本村就业。不出村不出院,收入就有了很大提高。现如今,后峪子村老百姓安居乐业,一片祥和。
以产业开发为主攻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脱贫致富为目标。到2010年底,按照2001年的贫困标准,全市贫困人口减少到89万人,较2000年减少了167万人;全市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43元,较2001年增加4300元,增长了201%,年均增13%;54个扶贫重点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97元,比2001年增收4353元,增长256%,年均递增15.4%。
2013年,临沂市迎来了扶贫工作的年度考核。经过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山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实地考察与综合评估,在全省17地市中,临沂排名第一并获得了扶贫奖励。
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2013年,扶贫工作进入精准扶贫新阶段,临沂全市共识别出992个省定贫困村、47.9万贫困户、88.1万贫困人口,初步托清全市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基础。
建档立卡、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等多项惠民政策先后出台。曾被看作沂蒙山区扶贫的 “孟良崮”的费县朱田镇崔家沟村,也因精准扶贫政策发生了彻底改变。
原本的崔家沟村距离朱田镇有15公里,全村共有530户1670口人。村里的孩子上学要走8公里山路。因为山路崎岖,村里种植的水果根本没有商家想要收购。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整个村庄只有一个卫生室,村里不少老人因为看病不方便落下了病根。
贫困加上交通不便,崔家沟还遇到了一件让人尴尬的事,那就是村里的适龄男青年娶妻难。村支书的曹厚海告诉记者,搬迁前村里35岁以上的男光棍有28人,即便长得不错,也没有姑娘想嫁过来。
崔家沟村搬迁之前原貌
崔家沟整体搬迁后新貌
2016年3月,崔家沟迎来历史性转机。在中央易地搬迁政策扶持下,崔家沟实现了整体搬迁。村里人从山上搬进了楼房,村民有的到附近的产业园区打工,有的自己开店经商,还有不少人在崔家沟原来的山坡上经营家庭农场,日子有了奔头。
据曹厚海介绍,搬迁后的一年时间里,崔家沟全村就办了41场婚礼、迎来43个宝宝。原本的光棍们除了1人因患病未能娶妻外,其余27人全部脱单。
现如今,土地流转、成立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打造农村经济发展的田园综合体……村里收入越来越高,大家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至2016年底,临沂市扶贫易地搬迁完成投资4.35亿元,有7298名群众(贫困群众1799人)实现整体搬迁入住,其中“一点两区”已搬迁1130户、3618人,其中贫困户404户、1093人,有1.2万户、2.17万贫困群众实现预脱贫。
本报记者 徐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