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草根电商,3年冲出全网销量前三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4日 阅读 201
“双11”十年
 
  开栏语:时光清浅,倏忽十年。“双11”从庆祝光棍节而生,到现在变成全球购物狂欢,背后是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借助一根根网线,一大批草根接入到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寻觅商机,它深刻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也催生了无数“剁手党”,深刻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更带动了快递、物流仓储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报自即日起开通“‘双11’十周年”专栏,探索临沂电商十年来发展与变化。
 
21日上午10点,在莒南县洙边镇王家野疃村的仓储点该村村民王洪凯将刚刚收获的地瓜展示给王敏看。记者 梅鲁生 摄

 从只会在网上买东西的“剁手族”,到成为淘宝金冠店的“学生店主”,再到如今坐稳“双11”地瓜销量前三的位置,29岁的临沂人王敏用11年时间圆了自己的“电商创业梦”,她说,电子商务是草根创业的首选途径,未来她希望继续用自己的力量将地瓜做成大产业,把家乡的地瓜买向全国,也希望能改变地瓜从以产定销变成“私人订制”的销售模式。
  
全班一起开网店,4年卖了130万件衣服
 
  2006年,王敏考上了山东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学校坐落于济南繁华的街区,于是周末她经常和舍友们到济南大小商场夜市去逛街。“小姑娘都喜欢买衣服嘛,特别是后来学会淘宝之后,更是没事就希望在网上买买买,结果生活费就不够花了。”王敏说。
  
  老伸手向家里要钱多难为情啊,该如何赚零花钱呢?后来王敏宿舍里一个女生灵机一动:“不如我们也一起开个淘宝店吧!”这个想法得到了全体舍友的认可。
  
  让王敏没有想到的是,在随后的一次班会上,开网店的计划竟然被全班19名同学一致通过。“班上19个人,18个女生1个男生,大概大家都想开网店赚零花钱了,后来我们把想法告诉了辅导员,也得到了赞成,后来还是辅导员给我们注册的店铺,并交纳的1000元保证金呢!”王敏说。
  
  2007年底,王敏所在班级的集体网店“阿兰姿女装旗舰店”注册成功,19名同学各自有了分工:有的负责到附近批发市场对接货源,有的负责当模特拍照片,有的负责后期美工和上传图片,有的负责做客服接单……王敏清楚地记得,第一笔订单是来自上海,一个顾客在店里买走了一件89元的风衣,尽管当时由于没有经验算错了邮费,导致这单赔了23块钱,但开张的喜悦仍然大大高于亏损的遗憾。
  
  “第一家网店的成功应该得益于人多力量大,19个人齐心协力打理店铺,图片设计店铺美工啥的大家都献计献策,就这样一点一点做起来,到后来我们直接利用周六周日坐飞机到广州去进货,生意也慢慢做大了,从大二下学期开始,我们就完全不需要家里提供学费了,淘宝店完全可以供全班同学的学费和日常生活开销。”王敏说。
  
  等到2010年王敏大四那年,这家“阿兰姿女装旗舰店”已经累计销售130多万单,成为了一个金冠店。“毕业时候,这家店被一位商人以60万的价格收购,全班19人每人拿了3万块分红,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桶金。”王敏说,这也是她第一次感受到电子商务的红利。
 
电商创业卖地瓜,3年做到全网前三
 
    毕业后的王敏,听从家人的建议,应聘成了山东一知名网站的美食编辑,工作轻松,待遇优渥,但每次打开淘宝时,她都会想起自己创业的经历。放不下电商的王敏思虑良久,2012年顶着家里的压力放弃了高薪职业,辞职回老家蒙阴开了一家淘宝店。
 
   创业的过程是艰辛的,2013年夏季,因为过于乐观估错了市场行情,王敏进购的300多万童装积压在手,销不出去,致使她资金链断裂。失败并没有打败王敏,她变卖了房产和资产,偿还债务后,再次投入到了电商创业中。
 
   “选择农产品其实是很偶然,当时家里种了一亩地瓜,但当年市场行情非常不好,我本着试一试的想法就把自家地瓜放到了网店里,结果却出乎意料,不仅自家地瓜被抢购一空,还有很多网友留言追问什么时候有货,就这样十里八村的滞销地瓜都被我搬到网上销售一空,地瓜的营业额达到了370万,纯利润更是有30万。”王敏笑着说。这次试水,不仅让王敏尝到了甜头,更让她看到了线上农产品的商机。
 
  “临沂农产品质量好,种类多是个很有利的优势。”王敏说。就这样王敏转型做起了地瓜生意。2015年“双11”期间,她的营业额达到了170万,全年营业额更是突破1300万元。2016年“双11”期间,她的总销售额是243万元,全年营业额达到2700万,2017年“双11”实现销售额420万元,全年营业额突破了6300万,做到了全网前三的位置。
 
  “去年‘双11’,我3天2夜没睡觉,每一秒成交订单都在跳动,那种兴奋感难以言说。”王敏说。
 
把地瓜销售从“以产定销”变成“私人订制”
 
   生鲜食品想要留住顾客,品质与口感最重要。王敏告诉记者,现在当地普遍种植的地瓜是老5号和小花叶,但这两种地瓜产量和甜度均不能满足需求,为了能保证地瓜的口感与品质,她加大了科研投入,与河南省农科院合作,一起研发地瓜新品种,并在莒南县洙边镇王家野疃村进行了试点。
 
     21日上午10点,记者一行刚走进王敏的办公室,浓郁的地瓜香味便飘散出来。王敏告诉记者,这便是研发的新品种“夕阳红”地瓜。“‘夕阳红’新品蜜薯,产量高、甜度高、口感软糯,亩产能达到4000到5000斤。”王敏说。
 
   虽然是新品种,但市场和农户反应却非常热烈。王敏告诉记者,“夕阳红”今年刚刚试种,只有几万斤,由于口感好,它的身价较普通品种的地瓜高了一倍。“试种的几万斤已经销售一空,还有大量客户预约明年的订单,不少农户也跑来想购买种植新品种,按照这个势头,明年‘夕阳红’会大面积种植、推广。”王敏说。
 
   另外,王敏告诉记者,为了保证供货充足,她与周边的农户都签订了合同,以超出市场价10%左右大量收购地瓜。这个策略的实施,直接改变了农户的种植模式,使得农产品从传统的以产定销转向“私人订制”转变。 
 
   “上海人爱吃长条状的地瓜,广东、福建人喜欢吃圆形饱满的地瓜,北方人则喜欢大块的地瓜……”除了开发新品种,留住顾客外,王敏还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把地瓜向精加工方向发展,提高附加值。
 
  “既然要做农产品,那就做到极致,不论是横向扩展农产品种类,还是纵向研发新品到精细化加工。”王敏说。
       
今年“双11”,“网红”地瓜预售13万单
 
  今年是“双11”大促的第十年,王敏说自己从去年就开始为“双11”做准备。“对于我们生鲜类目电商企业来说,‘双11’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是名符其实的电商‘春运’,其一天的销量几乎占全年销量的1/10,并与之后的‘双12’、元旦、春节促销一起,组成了电商企业每年下半年的销售旺季。”王敏说。
   
   “生鲜食品不同于其他品类,食品类回头客多,如果消费者在一家店里买到了满意的食品,之后有60%的几率会再次到同一家店购买,而且有很大几率会推荐给亲朋好友。因此我们在增加客户黏度和口碑方面一直在努力,在产品品控,包装运输、售后服务等方面让顾客满意,特别是通过分析前期的订单,总结出部分区域消费者饮食习惯,比如喜欢地瓜个头大点还是小点,口感软点还是硬点等等,在发货时就有所侧重。”王敏说。
   
  由于生鲜商品的特殊性,不可能像家电、服装等长期备货,因此前期预售格外关键。王敏说,公司内部有一个专门的大数据团队,负责记录并分析每天的店铺流量、产品评分和转化率,公司会提前从这些消费大数据中选择最适合打造“双11”爆款的产品。今年她将主推5斤装和9斤装的两款紫薯,目前两款产品已经预售13万单,预计销量将突破400万斤。
   
  除了地瓜产品之外,王敏还尝试推出精加工农产品,今年为“双11”打造的两款花生油和板栗仁制品也已经预售了1万多单。无论是今年的“双11”还是今后电商发展,王敏都充满了信心,她表示有决心把自己的地瓜制品做到全网最好。
 
记者  邵琳 孙飞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