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9日 阅读 206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人民网“2018大学校长论坛”发言摘编
 
凝聚思想共识 推动转型发展
  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  罗清宇
  人民网大学校长论坛是大学精神和创新思想的高层对话,是分享智慧、凝聚共识的互动平台。本次论坛以“回归·创新·育人”为主题,就高校推进一流本科教育等内容进行研讨,发布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太原宣言,对于汇聚国内高校资源、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帮助我们更新教育理念、强化人才培养,深化太原已经持续开展近一年的“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主题活动,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振城市精气神,推动转型发展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太原是一座具有2500余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国务院批准的以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为主题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近年来,全市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人才兴市、环境立市、创新驱动等发展战略,努力走出一条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新路,奋力谱写文明开放富裕美丽太原新篇章。前三季度,全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三次产业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真诚期待更多国内高校与太原开展交流合作,与我市共享发展成果、共创美好未来。
  
深化教育改革与交流合作
  山西省委常委、山西省委宣传部部长  廉毅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是我们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今年的大学校长论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集中展示了我国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培育时代新人等方面的最新思考与实践,对办好教育、立德树人有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经历了政治生态由“乱”转“治”、发展由“疲”转“兴”的深刻变化。近年来,我们紧密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全面实施促进山西省高等教育振兴崛起的“1331工程”,不断深化与C9高校的合作交流,全省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
  当前,山西正处在全面拓展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新局面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交流合作,为走好新时代新征程提供有力支撑。我们诚挚希望继续深化与国内各大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诚挚邀请大家为山西高等教育工作及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把全部资源对准人才培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  黄海军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本。必须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
  本科生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最大群体,本科阶段是年轻人知识架构形成、创新能力初步显现的关键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办好本科教育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
  北航是一个有鲜明航空航天特色和信息技术特色的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尤其是在本科教育方面,我们采取的是通识和专业并重的培养模式,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素养有机融合,并分别设立立德树人成就奖、卓越奖、优秀奖,作为学校育人方面的最高奖项。
  大学应当是一个学生静心向学、教师专心施教的地方。学生要回归常识,认真学、学真本领;教师要回归本分,认真教、教真学问。大学只有把全部资源对准人才培养,持续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把注意力在本科聚焦,把优质资源在本科配置,才能真正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  王  涛
  教师队伍建设是大学建设的重要主题。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多次提出要求,明确指出,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
  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的基础性工作,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一大批各方面各领域的优秀人才,这对我们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样,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变化,这也对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也存在一些难点,比如一些高校重科研、轻教学,部分教师缺少实际工作经验、主动教改动力不足、没有完全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等。
  对此,高校必须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按照“四有好老师”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素养,使之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
  
打造世界一流本科教育
  天津大学副校长  张凤宝

一流大学要拥有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设施,更要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创造出一流的成果,形成一流的品格。回顾一流人才的成长历程,本科阶段往往对他们的影响是最大的,无论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还是基础知识的架构、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塑造,大多都是本科期间打下的基础。因此,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本科教育。
  天津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重视本科教育一直是天津大学的优良传统,并在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学校围绕新时代一流卓越工程人才的需求,大力倡导并推进新工科建设,形成了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天大行动”。今年学校推出了新工科建设和传统专业改造升级的意见,组织各学院深入探索新工科建设和传统专业改造升级的途径,不断深化人才培养的综合改革,系统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我们将以实施新一轮“六卓越一拔尖”计划为契机,推动落实“天津大学一流本科教育2030行动计划”,探索建立具有世界水准的工程教育新标准,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
  
助力科技转化与服务社会
  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  徐建平
  过去同济的毕业生,90%左右是留在上海。近年来,我们号召学生走向西部,走向基层,走向祖国需要的地方,现在留在上海工作的毕业生比例已经降到60%左右。
  同济大学周边2.5公里范围内,大约有2000家企业,80%和同济的学科相关,年产值高达380多亿元,形成了“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如今,我们更意识到,“环同济”应走向“泛同济”,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和促进成果转化,不仅要从经济指标上去衡量,更要从社会效益、社会发展、社会贡献角度去衡量。
  同济目前的做法是主动对接地方建设、面向未来,在自己的优势学科上做文章。比如最近刚刚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在其建设过程中,同济派出以院士领衔的多个团队,为岛隧建设、抗风抗震、拱北隧道施工等提供科技支撑;又如学校和浙江黄岩合作,成立了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目的就是响应国家号召,在乡村振兴上多作贡献。
  面向未来,面向国家需求,面向地方经济,有前瞻性、开拓性地做一些工作,并在技术难点攻关方面发挥智力作用,可以说,高校在科技转化与服务社会方面仍大有可为。
  
把人才培养放在核心地位
 
  上海交通大学副书记  顾  锋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没有一流的人才培养,就谈不上一流的大学。从招生到培养的各个环节,上海交通大学一直把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学校实施荣誉计划和大类平台培养,夯实学生的数理化与多学科基础,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跨界思维能力,营造各学科交叉融合的学习氛围;落实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从开学第一课起就从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引领;近年来,学校将“教书育人奖”设立为学校最高奖,其中教师在本科教育阶段作出的贡献是考量的核心指标之一。
  全国教育大会发出了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动员令,对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大会精神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既要坚持学深悟透大会精神,更要紧密联系实际工作,落实专项举措,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上海交大将继续坚持把本科教育放在一流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聚焦一流本科教育目标,加快推进一流大学的建设步伐。
  
把青年学生培养成时代新人
 
  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  林东伟
  时代新人担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任,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把青年学生培养为时代新人是新时代对高校提出的重大命题,我们应当深入了解当代青年的时代特征,深刻把握高等教育规律,着力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扎根中国大地、拓宽国际视野,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健全支持体系、突出实践学习,努力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什么样的人才能担得起民族复兴大任,称得上是时代新人?我理解,时代新人要有六种“气”:一是有志气,立大志。应当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二是有正气,明大德。应当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奉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三是有才气,做大事。应当练就过硬的本领,把握学习的黄金期,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四是有勇气,担大任。应当以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驰而不息的奋斗力量、坚定执着的担当意识奋勇前行,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五是有朝气,创大业。应当做创新创业先锋,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六是有静气,成大器。应当有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静心求学、心无旁骛,在大风大浪里坚守初心,在杂音噪音前保持定力。
 
回归初心 强化本科教育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  安黎哲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立命之本、发展之本。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过程中,北京林业大学致力于建设具有特色的一流本科教育,重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以先进理念引领本科教育。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命线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学校正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在培养卓越农林类专业和普通类本科专业上一起发力,既培养热爱林业、扎根基层、投身生态、引领绿色这样一流的本科人才,又着力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二是以顶层设计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坚持回归初心,推动本科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聚焦学科、专业、课程、课堂、教材、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毕业论文等关键环节,全要素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了校内联动、内外协同、国际合作、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了高水平的北京林业大学人才培养体系。三是以内涵式发展强化一流本科教育。实施专业改造升级专项计划,稳定办学规模,优化专业结构,做大做强做精特色专业,以专业认证和评估为推动,强化专业的标准化建设。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吴玉程
  新时代召唤时代新人,新思想造就时代新人。高校是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地和集聚地。身处伟大时代,我们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办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肩负起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重任。
  作为大学书记和校长,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自觉地承担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引导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作为大学书记和校长,要致力于把大学办成培养时代新人的精神高地,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使之具备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质、精神状态,成为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用学科力量支撑学校发展
 
  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  刘  波
  新时代的高校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重维度上明确自身定位、实现自身价值。
  中国矿业大学作为一所高水平的行业特色高校,始终承载着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以一流的科技与知识成果造福人类的光辉使命,也承载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推行业转型升级的时代需求。学校培养了大量煤炭行业的科技人才,支撑和引领了行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助推了行业的转型升级;同时还推动江苏省徐州市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蝶变,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技术保证,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大学应有的贡献。
  学科是学校的龙头,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足够多的一流学科来支撑。要用学科的力量支撑学校的发展,在科研成果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带动学校的发展,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为根的价值导向,特别是工程教育,除了传统的课堂教育体系外,更要强调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  徐  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如何培养人?我认为应从三方面着力。第一,回归。高等教育要回归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使命,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使命或职能,都应该服务于人才培养。第二,创新。要推动从以教师为主导,教材、教室、教育为要素的“教的范式”,向以学生为主体,学养、学堂、学习为要素的“学的范式”的转变,让学生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成为主体和主角,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应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等手段,构建包括慕课课程、云学习、翻转课堂等互动平台在内的泛在课堂,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第三,育人。育人的核心是立德树人,大学要培育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理想信念坚定、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人,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时代新人要做到“五有”,即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育人需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在精神,助力学生的心灵攀登,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立足西部 引领行业 服务国家
 

  长安大学校长  陈  峰

  长安大学作为行业特色型高校,坚持立足西部、引领行业、服务国家、面向世界的理念,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正确处理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高等教育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两个关系,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行业产业需求,回归本科教育,将培养一流本科生作为学校发展的坚定目标和不懈追求。
  “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是一流人才的培养,本科教育是一流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基础。一流本科教育要加强“五个融合”。一是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建立专业优化机制,加强通专课程体系建设;二是实施科研与教学融合,促进学校一流学科优势和一流科研优势转化为教育教学优势;三是要坚持招生、培养、就业的融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创业;四是要打通本科和研究生融合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同教育阶段的衔接与融合中,明确研究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五是深化教学与学生工作融合,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融合育人系统,培养面向未来有使命担当、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

  
积极承担汉语国际教育使命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  刘  利

  为实现传播汉语、弘扬中华文化的办学使命,北京语言大学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国家外交战略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第一,做强学科,培育汉语国际教育为“高峰”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为两大支撑学科,打造人才培养金字塔。目前,北京语言大学已为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0余万名精通汉语、熟悉中华文化、对华友好的交流使者。每年来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覆盖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北语向世界派出300位教师和3000位志愿者,促进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推广。第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一方面收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资源;另一方面,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留学生,把对汉语抱有需求、对中华文化抱有热爱的外国留学生招到北语来培养好、送出去。同时,北语也着眼于“一带一路”倡议需要开展语言教学,开设了若干小语种,对中国企业外派人员以及从中国走出去的文化人士进行培训。第三,通过加强中外人文交流,开展了中美人文交流、中俄人文交流、中法中欧人文交流等一系列人文交流活动,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29日 19 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