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攒钱、管钱、花钱、钱生钱 用科学理财化解“压岁钱之争”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02日 阅读 207
        每到过年,关于压岁钱的归属问题总会被一再提及,今年也不例外,日前父母挪用压岁钱被起诉的案例更是将“压岁钱之争”推向了高潮。很多市民便产生了如此疑问,先不说钱到底归谁,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可以化解“压岁钱之争”呢?记者采访了几位市民,看看他们是怎样化解“压岁钱之争”的。
王先生:办张“儿童银行卡”,和孩子共享“管钱”乐趣
        在很多80后、90后的记忆里,小时候的压岁钱一般过完年就被父母“没收”了,今年36岁的王先生也是这样。“小时候总是盼着过年,不仅有好吃好玩的,还有压岁钱可以拿。但是经常是刚到手的压岁钱就被妈妈‘代管’了。”
        王先生的儿子今年11岁,不同于小时候父母对孩子压岁钱的管理方法,王先生选择让孩子自己掌握主动权。儿子8岁那年,王先生就在交行给儿子办了一张“太平洋儿童卡”,活泼时尚的儿童专属银行卡让儿子很是兴奋。在为儿子办了银行卡以后,王先生便有意识地培养儿子对金钱的认识,并送给儿子一本《小狗钱钱》给儿子做理财启蒙。
        本来王先生只是想让儿子对金钱有一定的认识,但是没想到却和儿子一起享受起“管钱”的乐趣。在拿到银行卡以后,王先生便手把手教儿子把当年的压岁钱存到了银行卡里,同时教儿子一些银行卡的基本功能,存取款、转账、刷卡消费等,然后便大胆地将银行卡的使用权直接交给儿子,让他自己管理自己的小金库。
        王先生告诉记者,“太平洋儿童卡”有一个网上银行电子记账本,通过传播“精打细算”的理财概念,让孩子可以自己记载、管理收支明细,银行提供收支对比、构成和走势图,辅助孩子直观分析账户收支情况,培养孩子们的理财意识和能力。因此,他经常会和儿子一起查看一段时间的收支情况,然后一起讨论。几次讨论以后,王先生发现儿子竟然慢慢学会了精打细算,不仅不再乱花钱了,还将自己平时得到的一些零花钱也存到了卡里。
        不知不觉这张卡已经办了3年,儿子存了近4万元钱,王先生决定下一步将一些简单的理财教给儿子,让儿子在攒钱的同时,学会利用金融手段实现“钱生钱”。王先生觉得这样等到儿子18岁,便能完全独立管理自己的金融账户了。
谭女士:购买保险,为孩子的未来做规划
        俗话说“孩子的钱最好赚”,给孩子花钱时,父母往往都格外大方。买保险也如此,“孩子投保越早越好”,这似乎也成为了父母们的共识。谭女士便是如此,尽管谭女士的女儿刚刚2岁,但是谭女士已经为孩子买了两份保险,希望为孩子的未来做好规划。
        “孩子刚出生我就给她买了重疾险,保费一年5000多元,交20年,保终身的。除了重疾险,我还给孩子买了一份年金保险,每年2万块钱,交5年。”谭女士告诉记者,生了女儿以后,亲朋好友给了很多红包,当时她就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既让钱存下来,又能保护孩子一生,见证她的成长,于是她想到了保险。
        “压岁钱留着就这么点,但是买了保险,就多了一重保障。我希望女儿能有个一辈子的保障。”谭女士告诉记者。
他山之石:国外父母是怎么教孩子“管钱”的?
        相比传统的中国父母,部分发达国家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管钱”这个问题上似乎更“超前”一些,让我们来学习一下。
        法国:三四岁开始家庭理财课。法国的“家庭理财课”早在孩子三四岁时便开始,家长们大多不主张孩子们把零用钱储蓄起来,而是鼓励他们合理地消费掉。当孩子正式上学后,家长们便给孩子开设一个专门账户。
        美国:让孩子学会赚钱花钱。美国父母希望孩子早早就懂得自立、勤奋与金钱的关系,把理财教育称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让孩子学会赚钱、花钱、与人分享钱财。一般美国人没有“铜钱臭”思想,他们鼓励孩子通过正当手段赚取收入,这样能使孩子认识到,即使出生在富有家庭里,也该有工作的欲望和社会责任感。
        英国:三成儿童都有存钱习惯。英国人提倡理性消费,鼓励精打细算,理财教育在中小学不同阶段有不同要求,如5岁至7岁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14岁至16岁要学习使用一些金融工具和服务等。有三分之一的儿童把他们的零用钱和打工收入,存入银行和储蓄借贷的金融机构。
        日本:要孩子用账本记录收支。在日本,很多家庭每月会给孩子一定数量零用钱,并教育孩子节省使用。而在给孩子买玩具时,无论收入高低,都会告诉孩子只能买一个,如果想要另一个就要等到下个月。在孩子渐渐长大后,一些家长会要求孩子用账本记录每月零用钱收支情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