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过后,暖意融融。在河东区郑旺镇大尤家村村民尤伟家中,尤伟的母亲张仕香正熟练地将藤条缠绕在椅子底座上,不停地交叉穿梭,一会儿工夫,一个漂亮、结实的藤椅就编织好了。
“一天能编两到三个藤椅,原料和销路全都不用管,只管编就行,每个藤椅能挣十五元,一个月能挣一千多块钱,相当于平添了一份收入,平时家里的事情一点也不耽误。”张仕香说。
张仕香一天能编两三个藤椅
张仕香是大尤家村一位普通的妇女,大儿子患有脑瘫后遗症,常年坐在轮椅上,身边时刻需要人照料,仅靠丈夫在外打工的那点微薄收入维持家庭开支,家中还有一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给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又压上了一层重担,眼看着别人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张仕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6年,国家扶贫政策的春风给张仕香一家带来了希望,他们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儿子的就医问题得到解决,对于小儿子的教育问题,政府和学校都提供了专项教育帮扶。国家的扶贫政策让张仕香看到了希望,她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就业挣钱,从那以后,她学习工艺花、藤椅、吊篮等手工工艺品的制作,不仅在家能挣到钱,还能照顾患病的孩子,家中的困难迎刃而解。
郑旺镇大尤家村是省扶贫工作重点村,现有脱贫享受政策贫困户31户。“藤椅编织技术难度小、上手快,一般农户两三天便能上手,农户在领到加工材料后自己灵活安排时间加工,可在不耽误农活和家务劳动的基础上增加收入,因此深受农户欢迎。”大尤家村党支部书记彭成说,“下一步,我们还要利用现有的7个产业扶贫大棚,让更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到大棚里打零工干活,增加他们的收入。”不仅如此,大尤家村还将成立党支部领办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流转村内土地开展规模化经营种植,以产业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推进乡村振兴。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惠及民生,是头号民生工程,郑旺镇大尤家村向人民群众交了一份合格的脱贫攻坚答卷,也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十三五”期间,河东区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时“要紧紧拉住老区人民的手,绝不让他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的殷切嘱托,精准施策,合力攻坚,实现现行标准下全区2.2万户3.9万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40个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摘帽,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核心目标,实现了“医疗有保障、住上安全房、孩子有学上、喝上放心水”;坚持党建引领,压实区、镇、村“三级”书记抓脱贫责任,累计选派两批186名市、区“第一书记”到扶贫工作重点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任职,创新开展区直机关“1+7”帮服行动,全区3000余名帮扶干部投身基层,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规范“建、管、用”好132个扶贫产业项目,实行“所有权归村集体、经营权归承包户、收益权归贫困户、监管权归镇政府”的“四权分置”扶贫资产管理模式,实现了“镇镇有主导产业、村村有增收项目、户户有脱贫门路”的产业扶贫格局,稳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监测,建立完善脱贫返贫和新识别贫困人口动态监测机制,贫困发生率基本“归零”,顺利通过了省市脱贫攻坚评估验收。
临报融媒记者 王泓钧 通讯员 李金泽 张军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