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交易额177亿元 临沂水果市场发展密码何在?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8日 阅读 53

琅琊新闻网讯 在临沂水果市场,车辆进进出出,鲁、苏、豫、皖等地的采购车辆络绎不绝;经营部业务员、清点工、装卸工一派繁忙。今年上半年,临沂水果市场交易量达137.9万吨、交易额1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37%,交易量、交易额连续7年保持增长。

临沂水果市场 (马宝玉 摄)

临沂水果市场“甜度”爆表,连续七年稳定增长的发展密码何在?

党建破局

找准市场发展命脉

“现在每天都很忙,2018年时可不是这样。”经营户苗银龙说,“那时候是一个眼看着要倒闭的市场。”

市场命运的转折点是党支部的成立。“市场先后成立水果市场党支部和果品协会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科学管理,助力市场兴旺。”高新区党工委“两新”组织综合党委副书记、组织部组织二科(园区党建科)科长戴圣辉说。

新的管理团队将市场划分为4个网格,掌握经营户流动党员信息,依托果品协会党支部,实现流动党员统一管理;通过引导党员亮身份、作表率,打造“党员示范户”。建立党员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实时掌握经营户党员数量变化、组织关系转接、作用发挥等情况。针对市场内符合入党条件的经营户,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让党旗在市场飘扬。

“红色引擎”

驱动市场治理“提档”

“我们在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的同时,首先坚持刀刃向内。”临沂水果市场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苏颜说,“比如,打造‘廉洁市场’有一条硬杠杠就是市场管理人员及亲属不得从事果品及相关经营活动,这是红线。”

市场管理人员不抽经营户一支烟、不吃经营户一个果、不买低于批发价的水果……如今,市场制定的“八不”廉洁准则和廉洁“约法三章”,已成为全区“两企三新”领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应用案例,引领推动非公企业持续加强自身建设。

市场兴旺是“抓”出来的。党员和退役军人担任部门负责人、班长,专设党员示范岗亮身份,每天检查磅秤不少于100台,公平公正做好包装检查工作;严格果品入市查验,实施“一户一码、码上追溯”智慧管理;严格落实“文明市场、卫生市场”创建标准,被广大外地客商夸赞“这是全国最干净的水果市场”。

善治,锻造了一条实实在在的产业“金链”。

“苏北还近点,安徽、河南等地都来这里进货,是因为咱这里口碑好、果品多、能赚钱。”苏颜说,目前市场在售的国内外水果种类超过200种。

近年来,市场带动全市新增水果店1000余家,水果电商、社区团购配送等从业人员超6000人。

“一街一事办”  (高彩霞 摄)

今年38岁的朱茂鑫从一个昔日的“搬砖工”当上了市场三轮车队“小朱车队”的老板。50人的团队成员大部分都是他昔日的工友。“知道我在市场开三轮收入好,都奔着我来了。”朱茂鑫说。如今,像“小朱车队”这样的搬运装卸服务团队有5家。

在市场北门对面便民街,“大锅菜”8元一份。来自枣庄的杨玲在这里经营了5年。“吃饭的人南来北往,一年能赚好几万。”小本买卖能有这个收入,让她非常知足,“我发自内心地感恩水果市场。”

近年来,市场周边新增租赁住宅仓储1000余处,房租增长3倍;新增餐饮、美发等店铺500余家,新增加工包装、搬运装卸岗位3000余个,人均日收入达300元……

营商环境

成就市场快速发展

“水果市场自成立以来,高新区始终给予全方位的支持,有关部门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正是高新区一流的营商环境,成就了市场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决定继续在高新区扩大规模。”苏颜表示。

苏颜的一席话,道出了高新区相关部门寓管理于服务的“真章”。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开门办实事、解难题,把办证窗口搬到市场,实现办理证照0.5个工作日办结;法院坚持“源头预防为先”工作思路,在市场设立诉调对接直通车,促进矛盾纠纷前端高效化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办公室设立果品行业协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做到“纠纷不出行,处置在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水果定量抽检、磅秤月度抽查,让水果吃得放心、足斤足两;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根据市场用地需求特点,为市场升级、扩展提供空间保障……协同赋能,让水果市场驶入发展高速路。

在水果市场南邻,市场三期——临沂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同样一片火热。目前,这个2025年山东省重大建设项目施工进度已达30%。在不久的将来,一座农产品年流通货值超千亿元、带动就业过万人的农产品物流综合体将为高新区乃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路波 罗志强 通讯员 王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