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翰:收藏史回顾之七 中国卷入印象派收藏的全球化循环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1日 阅读 402

  最近十多年因为艺术市场的大发展,许多文物艺术品出现在艺术市场上,各种有关创制、流转、交易的记录、故事层出不群,可惜多数都是就单个艺术品或某类型艺术品就事论事,似乎缺乏从历史的纵横坐标对新出现的艺术品、资料作全面的观察和回顾。我尝试写一系列文章,把艺术品收藏的关键时刻、事件放在大文化的视野中观察,呈现艺术品的创作者、收藏着如何在近现代中国时势的巨浪中颠簸起伏,人们的情怀、欲望为之如何变化,是什么塑造了“我们的历史和今天”。

  印象派和后期印象派艺术家,莫奈、塞尚、梵高们为什么如此著名?为什么他们的作品价格如此之高?

  印象派画家在艺术上的变革和挑战官方沙龙的故事已经被大书特书,1874年开始他们自发举办的八次印象派画家群展以及自1884年起每年举办的非官方的独立沙龙展让艺术家们可以不经过官方沙龙展就成规模出现在公众面前,之后民间群展这种展出形式越来越普及,独立社团赞助的沙龙也多起来,刺激了新艺术创作的发生和新风尚的形成。保罗•高更(Paul Gauguin)回顾印象派的历史时曾说各种独立展览是“法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活动之一,仅仅一小撮人,一个武器——他们的艺术天赋,就成功地对抗了来自官方、媒体和金钱的强大势力。”但这话说的有点过早,后面的历史将证明恰恰是媒体和金钱让印象派、后期印象派的画家们在20世纪成为显赫的现象级“神话”。

  20世纪艺术市场游戏规则的改变

保罗·杜兰-鲁埃

雷诺阿《保罗•杜朗-卢埃尔肖像》

  19世纪末只有巴黎很少一些中产阶级艺术爱好者和画商敢于购藏和经营印象派艺术家们非主流的创作,更主流的贵族、富豪收藏家对他们的作品不感兴趣。改变这种状况的是,1886年印象派画家最后一次举办集体展览,也是这一年,巴黎的画廊主保罗·杜兰-鲁埃(Paul Durand-Ruel,1831-1922年)装了300 多幅印象派画家的画作前往美国举办展览,要把印象派推向正处于“镀金时代”的新大陆,雷诺阿和莫奈很受美国藏家喜爱,也坚定了他把更多作品卖给美国人。他对当时的美国人有个经典评价是:“美国公众不会笑,但他们会掏钱买”。杜兰-鲁埃是印象派走向成功的巨大助力,从1870年代起经常在巴黎、伦敦、纽约等地举办各种印象派画家的展览,他一生的时间里,大约经手了12000多幅印象派绘画作品。

  因为有美国、欧洲收藏家的竞争,印象派画家作品价格也快速上升。1870年代印象派画家的较大的作品价格大约为一两千法郎,到1890年代已经涨到1万法郎以上。在1910年代至1920年代因为美国藏家的旺盛购买,古典大师和印象派作品价格都出现了第一次增长高峰。1912年,当时最受欢迎的印象派画家德加的《把杆的舞女》在拍卖会上的售价高达四十三万法郎。

  1929年由美国股市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艺术市场也造成很大影响,经济上遭受重创的众多藏家纷纷抛售藏品,很多艺术家的价格有所降低。但是从1950年至今,印象派作品的价格在震荡中表现出戏剧性的高速增长。有三次显著的增长:

《渴望生活——梵高传》

科克·道格拉斯主演的《梵高传》

  二战后欧洲重建和欧美之间的贸易让希腊造船企业和运输业大发其财,希腊富豪崛起,同样,好莱坞明星和制片人也开始希望用清新的艺术作品装饰他们在西岸宽大而方正的豪宅,这些新富并没有耐心去一家家画廊寻访作品,而是直接去拍卖行选购,也受到媒体报道的影响。斯通1934年出版的传记《渴望生活——梵高传》和1956年上映的巨星科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主演的讲述梵高生平的同名电影,让梵高成了一位美国人心目中的大众明星。

塞尚《穿红色的背心的男孩》

  1957年先是在巴黎拍卖的高更作品《有苹果的静物》以29.7万美元成交,《纽约客》(New Yorker)等各种媒体的渲染无疑让其他富豪藏家也蠢蠢欲动。两个月后伦敦苏富比推出美国人威廉·温伯格(William Weinberg)的10张梵高作品。新上任的苏富比主席彼得·威尔逊(Peter Wilson)从中嗅到商机,他在预展之前他雇佣广告代理公司大做宣传,引起各界富豪竞争,派出高价,结果整个1957年无论在伦敦、纽约还是巴黎,只要有莫奈、雷诺阿、塞尚等印象派、后期印象派名家的作品出现在拍卖上都会引起激烈角逐。1958年雅各布·戈德史密斯(Jacob Goldschmidt)的儿子委托苏富比拍卖他的藏品,威尔逊决定针对3张马奈、2张塞尚、1张梵高和1张雷诺阿这7件作品发明“夜场”拍卖以示格外重视,并引起媒体的极大兴趣,最后科克·道格拉斯、富有的作家萨默塞特·毛姆、丘吉尔夫人和欧美富豪等都对这次拍卖给予关注。结果马奈的《莫斯尼尔大街的旗帜》以11.3万英镑成交,如此高价让“灰白头发的萨默塞特·毛姆有些吃惊,慢慢地摇摇头”,下一张梵高的作品则高达13.2万英镑,而塞尚的《穿红马甲的男孩》以22万英镑的的新纪录派出,在欧美引起极大轰动。

  1950年代的这几场印象派拍卖改变了拍卖商在艺术市场的角色以及他们的运作模式。之前的拍卖行类似一个清理遗产、库存的批发商,进入拍卖行大笔购货的多数是古玩商、画廊主,他们买回去以后在向各地的最终收藏家推广和零售,而随着1950年代的大众媒体的兴起、以及拍卖行有意的宣传推广,拍卖公司的预展和拍卖也变成了铺着红地毯的社交场所和新闻事件,收藏家们开始直接前来购买藏品,并在媒体的传播中成为一个个记录和传奇,这不断刺激新的富豪加入这个游戏。

  之后,印象派板块的均价在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形成第二波高潮,第三次热潮出现在1982-1990年,价格疯涨602%。那时日本进入经济高速繁荣期,热钱涌动的日本人把满腔激情投向了莫奈、梵高等印象派大师,并与欧美顶级富豪展开竞争。而后,日本经济严重衰退,整个印象派的价格也随之下跌超过60%。不过在2005-2008年全球艺术市场飙涨的时候,印象派艺术的价格又增加到1989-1990年间价格的两倍,这时候金砖国家的富豪也开始入场了。

  追溯历史可以发现,印象派艺术市场的每一次显著增长都和全球经济和财富的增长、流动有关,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美国崛起导致和欧洲对艺术品的争抢和艺术风尚的变动,到1950年代仍然是欧美之间的循环,但是1980年代则是日本崛起导致的一轮冲击,21世纪前后中国、俄罗斯、墨西哥和中东石油盛产国等新兴国家的富豪也加入对顶级艺术品的收藏潮流。

  中国:逆向而行到汇入潮流

  20世纪初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风格的绘画就通过在日本、巴黎留学的画家传回中国,并在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洋画创作中的主要流派之一,与学院风格的写实主义油画平分秋色。1933年7月,雷诺阿作品《小艺术家》在巴黎以17万法郎售出,法国艺术家奔走相告,正在法国留学的常书鸿还感慨万端地在巴黎撰写了《雷诺阿的胜利》一文。1949年后苏联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批判也被中国沿袭,从此印象主义成为“资产阶级颓废艺术”、“形式主义”,受到压制和排斥,据说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袁运生在957年被划为右派分子的“罪状”之一就与他支持印象派有关,有人揭发他喊过“马奈万岁”,只有从曾经留学的画家卫天霖、周碧初、吴冠中等人的作品中可以见到一些影子。

  文革结束之后印象派才经过中法文化交流再次进入国人视野,1977年3月北京展出的“法国19世纪农村风景画作品展览”中有少量印象派画家的作品,1979年夏天,“法国印象主义绘画图片展览”在北京中山公园开幕,这些印刷品就让艺术家、艺术爱好者激动不已。1982年美国企业家韩默(A.Hammer)私人藏画在北京展出,其中有马奈、西斯莱、莫奈、毕沙罗、雷诺阿、莫里索、方丹拉图尔、德加、图鲁索劳特瑞克、塞尚、高庚、凡高的数十件作品。这是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画家第一次在中国集体亮相。可能最重要的是,梵高等在大众传媒中的形象得到普及传播,成为许多人心目中典型艺术家形象的标志。

高更《清晨》 法国 1892年 布面油画 200x150cm 私人收藏

莫奈于1913年创作的作品《睡莲池与玫瑰

  港台经济发展以后1980年代起港台一些藏家开始零星购买印象派的一般作品,如台湾IT界富豪黄崇仁就购藏印象派及现代艺术,21世纪以后内地藏家也对这方面有了兴趣,并成为拍卖行、画廊开发的方向之一,佳士得2004年起就把伦敦、纽约的印象派精品带到香港预展,2006年9月佳士得更是第一次携部分印象派力作在北京王府半岛饭店巡展。2010年,法国画商马凌在香港设立马凌画廊试图把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推向东亚客户。香港苏富比也第一次专门为亚洲藏家筹办并直接在北京和香港推出《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巨匠油画展》进行展卖,试水印象派市场,原因是他们发现纽约、伦敦的印象派拍卖市场中约有5%数量的拍品被亚洲藏家买走。这前后内地画廊、拍卖行也曾尝试开发这一市场,2005年12月,有国内企业在北京组织《走进中国——西方艺术大师精品展》,展销以印象派名家为主的12位外国艺术家的19幅作品,2007年北京华辰拍卖行举行了内地首次西方油画及雕塑拍卖会。

  果然,很快就出现了更具标志性的事件,2007年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香港地产商、投资者刘銮雄以3924.1万美元的成交价购得高更的《早晨》(TePoipoi),但影响更大的是2015年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夜场中,万达集团以2041万美元买下莫奈《睡莲池与玫瑰》,这前后中国内地富豪购藏毕加索、莫迪里阿尼等人的作品,这无疑象征着中国内地富豪对艺术收藏的某种雄心和巨大的市场可能性。如果不是中国有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相信类似的收藏行为将会大量出现。

  周文翰简介:

  艺术评论作者、艺术投资和文化产业咨询专家。曾任《财经时报》、《新京报》记者,长期为ft金融时报中文网、新京报、艺术家等海内外媒体撰写艺术、设计、文化和旅行方面的评论,亦以顾问身份参与艺术投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和城市营销项目的策划和研究工作。2010年8月出版《废墟之美——亚欧大陆上的建筑奇观》(The Ruins of time);2016年出版博物学著作《花与树的人文之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