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刘兰芳:“60年说书人生没讲够,最舍不得我的观众!”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31日 阅读 512
        连日的大雨为京城洗去了夏的酷热。就在这样一个凉爽的夏日午后,我们来到了位于北三环中路的中国文联宿舍——一栋九十年代的塔楼,探访著名评书艺术家刘兰芳。
        刚出电梯我们正愁找不到呢,远远望去,楼道里有扇门已半开着,走近一看,门上贴着个用毛笔写的“刘”字,刚一敲门,刘兰芳的老伴王印权先生已出来迎接。
        熟悉的朋友都知道,刘兰芳的丈夫王印权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快板书演奏家,也是著名的曲艺编剧,在刘兰芳的50多部评书作品中,每一部都有他的参与和心血。当年鞍山广播电台找到刘兰芳录制评书,正是王印权建议她演播《岳飞传》,并共同完成了演播台本。
刘兰芳老师向记者介绍墙上挂着的照片(摄影:陈悦)
        刘老师的家不大,却十分温馨。一张布艺沙发,素雅而文艺;几盆绿植自带清香,开得正好;两张靠墙放置的书桌,上面堆满了各种书籍和修改的手稿;客厅里挂着的几张珍贵照片向来访者述说这位评书大家的辉煌人生:上面最大的一幅是1987年秋在山东惠民胡集书会上,刘兰芳在台上投入地讲着《岳飞传》,台下人头攒动,黑压压一片望不到边,方圆百里乡亲蜂拥沓来、席地而坐,聚精会神地听着,还有的实在没地儿站,只好爬到房顶上站着听;另一幅是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与刘兰芳握手亲切交谈的瞬间。
        若不是亲眼所见桌上日历表密密麻麻的日程安排,很难想象这是一位74岁老人的日常生活:
        早上6点起床,快速捋一遍上午要播讲的评书章节,7点出发去电台,为节省时间,早饭就在车上吃两口,8点半准时录制,录到中午12点。1点赶到家,简单午饭后开始准备第二天要播讲的3万字内容,第一遍通读,第二遍修改,第三遍润色,这样反复三遍,近十万字的工作量,直到夜里12点才能完工。
刘兰芳老师正在创作的《彭大将军》的手稿
        “我们几乎谢绝了所有采访,实在是没时间。”王印权老师边给我们沏茶边说。为纪念彭德怀将军诞辰120周年,刘兰芳正赶着录制60集评书《彭大将军》,已经录完30集,要赶在10月底前播出。所有讲稿都必须经她本人逐字逐句地修改,因此工作量特别大。除了录制评书,刘兰芳还要下基层演出,“昨天刚从菏泽演出回来,今天又接着录制。”
        因为上午录制了四个小时的节目,刘老师看起来有些累,嗓子也有点哑,为了我们的采访,她特意换了件孔雀蓝的短袖西服,化好妆后,似乎又想起来什么,拿起手机让楼下的水果店买个好西瓜来。
        一说起最爱的评书,刘兰芳一扫疲倦,立刻目光炯炯。上世纪70年代评书《岳飞传》轰动全国,也让刘兰芳的名字随着《岳飞传》飞向了全中国。因为她说的是北京评书,没有方言障碍,走到哪大伙儿都能听明白,几乎走遍全国,因而得了个绰号——“全国粮票”。
        往事如烟,却历历在目。
        “河南平顶山市的马街书会,30多年我共去了16次。每年正月十三这一天,尽管四地里都是冰碴儿,上万名乡亲仍顶风雪,踏严寒,从四面八方汇聚马街,人潮叠涌,乡亲们一听就是俩小时。有次演出完,一位大爷拉着我的手说‘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刘兰芳。’那一刻,我的眼泪就下来了。”正是老百姓的这份真情,让她感动,也更坚定了她多年来为基层服务的决心。
        从艺60年,刘兰芳走出鞍山、走向老山前线、走进管教所,九下河南,十下山东,田间村庄、工厂矿山、社区百姓……祖国的山山水水留下了她执著的足迹。近年来,创办“千山书荟”,开设“刘兰芳大讲堂”、“百姓书场”“胡同评书讲堂”……她的每一步都在践行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百姓服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社会正能量这一准则,这已然是她生命中须臾不能离开的神圣使命。
        让刘兰芳感动的,不只是观众,还有那些书中的人物,每次讲民族英雄、道德模范、先进典型,都让她深受教育。比如“核舰艇之父”黄旭华,“大孝为忠黄旭华,隐性埋名搞研发。”刘兰芳在学习黄旭华先进事迹后,创作播讲了评书《大孝惟忠》。
        如今,刘兰芳担任着中国曲协名誉主席的职务。大家不知道的是,她还有个不挣工资的兼职——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文联主席。对于这个“芝麻官”,刘兰芳欣然接受,“只要他们需要我,我就去街道给大伙演几场。”
刘兰芳老师和记者合影(摄影:陈悦)
        因为我们的采访,刘老师整个下午一个字都没来得及看,王印权很心疼,“今天夜里不知道几点才能睡了,”但就这样,刘老师还是耐心地接受了我们两个多小时的采访,录id、补拍画面,满足我们所有的拍摄需求。
        不知不觉已过5点,刘老师赶忙拿起书稿和笔,走进书房埋头创作,过了一会又回过身叮嘱我们:“大伙辛苦,我就不送了,一定把西瓜吃完再走!”
        我们很好奇地问她,这么大年纪,还依然在创作录书、一线演出,这么做为什么?
        “舍不得我的观众!虽然也累也乏,但只要听到观众的笑声、掌声,就让我觉得依然年轻,就冲观众的这份情,只要身体撑得住,就要多说书、说好书、说新书!”
人民网:记者 黄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