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恒月开心地向后人讲述着英雄父亲的事迹。
父亲陈西永参军入伍时,陈恒月刚出生22天。关于父亲的所有经历,都是来自他已故母亲和左邻右舍的讲述。但就是这位几乎“毫无印象”的父亲,却成为陈恒月一辈子的牵挂。
过去20多年,陈恒月始终没有放弃一件事:寻找牺牲在淮海战役战场上的父亲。父亲离家后在哪儿战斗过、何时何地牺牲?为了弄清这些事,陈恒月东奔西走,经过20多年的苦苦寻找,终于慢慢地从各地拼凑出父亲生前的事迹信息。父亲参军时,自己刚出生不到1个月,不可能记得父亲的样貌,家中也没有留下父亲的任何影像,他到底长啥样?找到了父亲的事迹史料后,陈恒月还有一个心愿,希望能有一张父亲的照片,供他瞻仰、凭吊。4月7日,“迎接建党百年,为百位烈士画像”大型公益活动圆了他这个梦。面对画像上栩栩如生的父亲,陈恒月喜极而泣:“父亲啊,77年了,今天儿子终于见到您了!”
一家人把烈士画像悬挂在了光荣之家荣誉栏里。
成功圆梦:
古稀老人终与父亲“相见”
想念父亲时,家住兰山区李官镇的77岁老人陈恒月就照照镜子,因为父亲在他出生22天时参军,后来参加淮海战役牺牲,他只能在村里老人的回忆中拼凑出英雄父亲的形象。老人们说,他和父亲长的挺像,只是当年穷,父亲的脸颊显得瘦长一些。此后,镜子成了陈恒月想象父亲的唯一道具。
对父亲的期待和渴望,从幼年,到青年,再到中年,如今已经是古稀。父亲究竟是什么样子?陈恒月坦言,他也曾幻想过。“虽然没见过父亲的模样,但从心底,我为父亲感到骄傲,因为父亲是保家卫国的英雄。”陈恒月说,在他的想象中,父亲陈西永一定像一座伟岸的山,巍峨而庄严,受人尊敬。
清明节前夕,由临沂日报报业集团、钱江晚报、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媒体传播优化协同创新中心主办,“在临沂+”融媒中心、兰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承办的“迎接建党百年,为百位烈士画像”大型公益活动正式启动。陈恒月首个报名,经过浙江传媒学院美术老师2天的精心创作,成功画出了陈西永烈士的画像。
4月7日上午11点,临报融媒记者和兰山区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将画像送到了陈恒月的手中。面对画像上栩栩如生的父亲,陈恒月喜极而泣:“父亲啊,77年了,今天儿子终于见到您了!”
画纸上的父亲,有年轻朝气的面庞,眼睛仿佛看着自己,微微含笑。捧着画像,陈恒月开心地像个孩子,他端详良久,内心激动又澎湃,“和我想象中的父亲的样子别无二致,这就是我的父亲。”
91岁的丁学兰当年送烈士陈西永参军,她看到画像后连称“太像了,太像了!”
苦苦寻找:
奔走20多年拼凑父亲生前事迹
除了画像,临报融媒记者和兰山区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还通过动态照片技术,让陈西永的画像“活”了起来。手机上的陈西永不断点头、微笑和眨眼,好像就活生生在站在陈恒月的面前,和他有着说不完的话。轻抚着动起来的画像,77岁的陈恒月,怯怯地叫了一声“爸爸”,而后闷声哭了起来。77年没见过父亲,陈恒月有太多话想和父亲陈西永说。
“其实从小我就发现自己和别的孩子不同,开始懂事的时候,看到我们家里挂了一个烈属光荣牌,但别人家门口没有,当时我还没上学不认识字,我娘说,等我长大后就知道了,后来邻居告诉我,说我父亲在战场上牺牲了。”陈恒月说,没有父亲陪伴,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就会更加深深地怀念父亲。
血浓于水的亲情让陈恒月立下誓言一定要找到父亲的踪迹。“20多年前,我曾尝试着去咱市里的烈士陵园问过,但很遗憾的是并没有找到。”虽然没有找到父亲的信息,但陈恒月始终没有放弃。2019年,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20多年的东奔西走和苦苦寻找,陈恒月终于慢慢地从各地拼凑出父亲生前的事迹信息。
找到了父亲的事迹史料后,陈恒月还有一个心愿,希望能有一张父亲的照片,供他瞻仰、凭吊。“父亲在世时没有留下任何影像,子女们无从瞻仰父亲遗容。”陈恒月告诉记者,为了迎接父亲的画像,他几乎一夜没睡。“太兴奋了,得知画像第二天到,我头一天给所有亲戚都打了电话,让他们赶快过来一起迎接父亲。”陈恒月说。
手捧父亲画像回家,陈恒月开心地向村里老人们展示着画像。
记者注意到,陈恒月的家中也焕然一新,明显被打扫过。此外,陈恒月也穿戴整齐,整个人看起来年轻又精神。“这件衣服和皮鞋买了好几年了,我一直没舍得穿,今天见爸爸,我要穿的整齐一点。”陈恒月笑着说,画像中的父亲还年轻,而他已经老了。
精心创作:
2天绘制出陈西永画像
此次公益活动不仅帮烈士后人圆梦,也帮助了孟祥斌烈士遗孀叶庆华圆梦。去年10月,山东籍军官孟祥斌烈士遗孀叶庆华默默为数十位抗美援朝烈士寻亲的故事经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独家报道后,感动了很多读者。在走访烈士家属过程中,叶庆华发现很多烈士牺牲时,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由此萌生了为烈士画像的心愿。
在得知叶庆华的这一心愿之后,钱江晚报与浙江传媒学院对接协调,由此促成了帮叶庆华和广大烈士遗属们的圆梦行动,并组建画像团队,初步拟定“圆梦计划”,对牺牲后没给后人留下记忆的英烈画像。
我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三万沂蒙的优秀儿女献身疆场。车轮滚滚的支前队伍送子送郎参军的动人场面、红嫂的感人故事、名垂青史的孟良崮战役,记下了这一段光荣的革命业绩。众多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献身战场,用生命照亮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他们的子女至今不知英雄父亲的模样。
清明节前夕,临报集团、兰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浙江公益团队共同为临沂英烈画像,用画像守护历史,帮烈士后人圆梦,让英雄更加清晰。真实、完整地再现英雄和他们的故事,在缅怀中唤醒记忆,在表达中传递真情,点燃人们心中的精神火炬,照亮全社会的爱国情怀与英雄精神。
临报融媒记者将陈恒月的照片转交给浙江公益团队后,浙江传媒学院非常重视,专门安排了一名山东籍美术老师,根据当年送陈恒月参军的老人的回忆,再结合陈恒月的照片并融入遗传基因等元素,经过2天的精心创作,成功绘制出了陈西永烈士的画像,并给配制了精致的相框。工作人员还通过动态照片技术,又将画像做成动漫效果,烈士通过摇头、微笑点头、眨眼等动作,似乎在和后人亲切交流,呈现出烈士“复活”的逼真效果。
轻抚着画像,陈恒月感慨道,自己的夙愿,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实现了。“我可以自豪地告诉父亲:77年来,我一直用您的英名鞭策自己,我为您自豪。”
文/图临报融媒记者 朱武涛 褚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