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开学 忙坏家长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30日 阅读 503
经过一个多月的暑假,中小学生们即将进入新学期,而不少幼儿园的孩子们早就入园了。面对新的校园,新的环境,孩子们充满期待。然而,原本普普通通的开学,却忙坏了家长,不少家长甚至患上了开学焦虑症。
女儿入园
家长在园外“蹲点”
2014年正月出生的璐璐到了入园的年龄。7月份,王女士便给孩子在幼儿园报了名。交了费,收到入园的物品,王女士便回家准备孩子入园的被褥。
“孩子一直是我带着,去了幼儿园能适应吗?”“孩子和小朋友遇到冲突怎么办?”“我的孩子抵抗力一直不好,会不会生病呀?”回到家后,朱女士一直各种担心。即便在报名前就已经刻意培养孩子入园,王女士还是担心女儿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从7月份报名到8月15日入园,王女士一直处在担心中,并且随着入园日子临近,王女士更加焦虑起来。
8月15日入园第一天,王女士收拾好就带着孩子来到了幼儿园。孩子高兴地和其他小朋友玩起来,王女士却不敢走远。担心孩子有需要,干脆躲在了幼儿园旁边一家甜品店里,准备有事随时出现。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新生入园家长在园外“蹲点”的还有不少。“每年新生入园,都会有家长不放心在园外呆一整天。等着的人中年轻的父母少,主要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有的都来一个星期。”市区一家幼儿园的负责人陈女士表示,新生入园这段时间,幼儿园的栅栏外总会零星站着孩子家长往里看。“有的孩子入园哭,家长也跟着哭。”陈女士说。
新生教材和辅导书,家长几乎人手一册,书店老板将新生教材放在显眼位置
买教辅书、课外辅导
一个都不少
“儿子6月底举行了幼儿园毕业典礼,7月初同班的孩子就开始上幼小衔接班了。我的孩子要是不去上辅导班,这不是要输在起跑线上吗?”市民朱女士说。
据了解,早在2009年7月20日,省教育厅发出《关于规范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从2009年秋开始,各种学前班(小学预科班)一律停止招生。但是有的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是会花不少钱去校外辅导机构做幼小衔接的培训。
别人家孩子都开始学写字了,自己的孩子拼音还不会。思前想后,朱女士赶紧给儿子报了名,40天上40节课,学费2480元。给儿子报了名,家长也不能落后。为了跟上儿子的节奏,放下书本多年的朱女士赶紧去书店买来了新课本和教辅书,并且请了一个月假重新学习小学课程。
每天上网,总是不自觉地去搜索小学升入初中的信息;会用各种方式加入相关微信群;在各种中学论坛里不停地爬楼,一心想着如何在升入中学后成绩不被落下……家有小学毕业生的秦女士在这个暑假格外忙碌。
“孩子是中学生了,3年后就要面临中考,对之后的高中、大学都关系重大,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落下。”秦女士时常这样觉得。为了给儿子补习,秦女士请了家教每周一三五到家里辅导英语,二四六则由另一个家教到家里辅导数学。此外,小学毕业之后的暑假,秦女士专门购买了全套七年级课本和辅导书,让孩子进行预习。
专家:
家长应冷静面对不应急于求成
“家长的不当做法和心理暗示很容易加剧孩子的入学不适。”兰山区一位中学老师彭老师说。据彭老师介绍,根据自己多年担任班主任的经验来看,家长的过分焦虑会让孩子背上精神包袱,易让孩子产生恐学情绪。
彭老师认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面临新的环境,家长不必过于焦虑,其实孩子的适应能力要远比家长想象的强得多。面临升入新的阶段,家长应该先放平心态,不应急于求成。
家长要想避免“开学焦虑症”,彭老师认为当务之急是帮助孩子转变角色,让孩子对新生活充满向往,有步骤地调整孩子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规律。
“一个人的成长历程里,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任务。幼儿园的孩子有健康的体魄、开朗的性格,小学、中学就要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以后也就水到渠成地形成独立的人格。”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