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声点赞临沂:荒山披绿 沂蒙老区焕新颜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1日 阅读 327

编者按:4月21日,中国之声播发《荒山披绿 沂蒙老区焕新颜丨山水里的中国》,对近年来临沂市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取得的重要成果进行了报道。琅琊新闻网予以转载,以飨读者。

  连绵的蒙山山系、蜿蜒的沂河流域,共同勾勒出山东省中南部的沂蒙山区域。推进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对提升区域生态安全、保护区域生态系统、改善区域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的东汶河,是沂河的重要支流,流域内以山区和丘陵为主,坡耕地较多,植被覆盖度低,加之多年的农业生产和矿产资源开发,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当地如何实现上游下游联动治理、山上山下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该如何兼顾?中国之声系列报道《山水里的中国》今天关注:荒山披绿,沂蒙老区焕新颜。

  种树护树、涵养水源

  从土黄色变为新绿色


沂南县东汶河上游王山峪生态造林区

  在东汶河上游,春日的王山峪生态造林区远望一片新绿,斑鸠、喜鹊跳跃在挂满嫩叶的枝头。张昌勉一大早便爬上山,仔细察看着一片与他齐肩高的树苗长势。自从“晋升”为护林员之后,无论农忙农闲,如今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行走在这片和乡亲们共同种下的苗木之间。

  张昌勉:2021年夏天我们栽了这些绿化的树,现在树苗长势很好。当时栽的时候是60公分,现在苗木长到一米半高了,把水土保持住了。

  今年59岁的张昌勉是临沂市沂南县岸堤镇王山峪村的村民,他们的村子就坐落在山脚下。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在他的印象中,仅仅几年前的王山峪还是一幅植被稀少、黄土裸露的光景,而山上飞扬的黄土更是“殃及”山下的村庄。

  张昌勉:原来这片山都是荒山,没有树木,山上的石块、裸岩比较多,碰上大风天漫天都是黄土。我们村庄都在山下,土都刮到村里去了,下雨天满地都是泥泞,老百姓走路都很不方便。

  沂南县东汶河流域地处沂蒙山区腹地,流域内以低山和丘陵为主,坡地、洼地和沟壑交错分布,地形起伏较大,荒山坡地也多。由于植被覆盖率低,加上多年的农业生产和矿产资源开发,水土流失发生区年土壤流失量一度高达10万多吨。从空中俯瞰,土黄色曾是绵延流域70多平方公里的底色。

  改变底色的计划始于2021年,当地以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为契机,以东汶河流域为单元,在流域内开展“荒山造林、矿山修复、水土保持”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临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科科长庞西祥介绍,为荒山披绿,成为治理水土流失的“关键一招”,项目首先从源头入手,在东汶河上游王山峪等生态脆弱区开展造林绿化。

  庞西祥:在规划思路上,我们是以东汶河流域为主线,上游下游联动治理,山上山下一体化修复。整个流域造林有83.4公顷,我们造林选取的树种也很有特色,是针叶树种和落叶树种混交造林,通过鱼鳞坑整地挖穴,种植侧柏、黑松、楸树、乌桕、黄栌、五角枫这些当地树种20多万株。


王山峪区域治理修复前

  种树容易护树难,如何让这些辛辛苦苦种下的树苗真正落地生根、守护一方水土?庞西祥介绍,在造林过程中,当地探索采取了以工代赈的方式,吸纳脱贫享受政策户、易返贫致贫户、农村低收入户和植绿护绿公益岗等群体人员参与造林。与此同时,通过修复具有北方特点的季节性河流小微湿地等创新举措,来保证灌溉用水。只有让这些树苗“喝饱”水,才能真正提高成活率。

  庞西祥:工程完工后,我们将造林区域全部纳入封山育林管护范围,实行“谁种谁管”和“包栽植、包成活、包管护、包成林”的四包责任制。通过林长制,定岗、定人、定标准,对新造林项目实施跟踪管理,一管三年,还要进行年度考评。另外,怎么能够提高这些树的成活率呢?就是要解决浇水的问题。我们修复了季节性河流小微湿地2km、汪塘型小微湿地2.1公顷,配套建设了1座泵站、4座地埋式蓄水池,铺设管网1.6公里,提升水源涵养,尽可能减少水土流失。

  整修梯田、科学管理

  实现“水土保持+乡村振兴”双赢

  河道蜿蜒,顺流而下。在东汶河流域中下游的西高庄片区,沂南县孙祖镇西高庄村村民姜自增最近每天都要来到修整一新的梯田,除草、翻地、起垄,为接下来播种小米做足准备。对他来说,种植小米是一项致富的“新活计”。

  姜自增:以前我们都种地瓜、玉米和花生等农作物,现在种一部分孙祖小米,小米收入每亩将近4000元,比以前翻了好几番。


西高庄片区水土保持工程修复前

  西高庄村祖祖辈辈以种植玉米、地瓜等常规粮食作物为主,由于自然植被退化,土壤有机质和营养元素流失,杂乱的田块上,农作物亩均产值不超过200元,种植收入提高一直是难以逾越的瓶颈。村党支部书记姜自华介绍,“对症下药”的良方锁定在梯田建设和改造上,高质量的梯田既可以保持水土,又能够增产增收,可谓“一箭双雕”。而在改造过程中更是就地取材,采用了适宜北方暖温带地区的生态干砌石和生态块,单是新建石坎地堰就达到了100公顷。

  姜自华:原来这个片区地块杂乱琐碎,主要是大面积的荒草地,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农田。水土保持项目介入以后,我们在满足防洪、稳定耐久的基础上,以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提升为基础,除了修复水保林、补种经济林,还进行梯田整治、沟道治理,并且都是就地取材,开展生态修复200多公顷。

  曾经的荒岭之上,一块块梯田高低错落、纵横有序地铺开。田块平整、肥力提升,经济效益也得以发挥。治理项目实施后,西高庄村成立了专门经济合作社,以往种植的玉米和地瓜也调整为经济附加值更高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孙祖小米和多种经济作物。姜自华说,合作社免费为农户提供种苗和技术,并实行统一管理,作物成熟后按照保护价进行收购,“水土保持+乡村振兴”的双赢模式得以实现。

  姜自华:我们鼓励农户种植孙祖有机小米,建设了300多亩,每亩也能增收3000元到4000元。同时我们还跟种植大户合作,引进一些龙头企业来参与项目建设和后续特色产业的发展,形成种植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来提升经济效益和整体效益。


西高庄片区水土保持工程修复后

  推进沂蒙山区山更绿、水更清、林更茂、田更沃

  在临沂地质资源环境大数据中心,通过“沂蒙山区域山水工程信息化监管系统”,可以实时查看全市所有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施工动态图像。大数据中心主任刘效才介绍,除了能够紧盯每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外,细化到如安全监管、资金拨付甚至车辆使用等,都逃不过监管系统的眼睛。

  刘效才:我们全市有53个项目都已经录入系统进行监测监管,一旦发现不按照设计进行施工、超越边界或者一些安全问题,我们都会及时通知项目负责人,让他们进行整改。这个监管平台实现了对项目进度、资金拨付使用等从立项、设计到施工、竣工和验收全周期、全流程的监管,通过大数据、物联网这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整个山水工程监管的效率和质量。

  年均减少土壤流失1000多吨,蓄水保水2万多立方米……如今的东汶河流域,绿水相拥,青山环抱,河道内碧波荡漾、流水潺潺,河岸边绿树掩映、白鹭嬉戏,正逐渐勾画出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临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朱茂波介绍,当前,沂蒙山区域山水工程已完成生态修复治理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修复矿山23处、绿化荒山9600多亩,全部工程完工后将进一步保护整个沂蒙山区域的生态系统。

  朱茂波:可以说,东汶河流域已经基本构建起相对完善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下一步,我们在沂蒙山区域整体工程中,将以沂河为主线,在上游实施水源涵养、中游实施水土保持、下游实施水质提升,进行一体化系统化修复治理,让沂蒙山区的山更绿、水更清、林更茂、田更沃,让我们老区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治理修复后的王山峪区域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系统修复部处长周旭表示,东汶河流域水土保持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打造了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样板工程。

  周旭:这个项目的亮点主要是以小流域为单元突出整体修复涵养水土,通过小流域内的梯田、地堰、沟道护砌的层层拦蓄,减少泥沙下泄,最大化做到水不下山、泥不出沟,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护体系,改善了东汶河流域的水环境状况,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

  中国之声记者 梦雅 临沂台记者 吴琳洁 沂南台记者 马永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