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不凡-——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调研记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6日 阅读 202

        编者按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山东代表团审议和考察山东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创造了不少农村改革发展经验,形成了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要求山东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3年来,山东省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化农村改革,积极巩固拓展、创新提升“三个模式”时代新内涵、新标准,探索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着力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着力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下功夫,着力在智慧农业和共同富裕上下功夫,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交出了一份卓尔不凡的答卷。

        “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改革开放以来,源自潍坊的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抓市场流通带动商品经济发展等经验成为引领全国农业发展的风向标,逐步形成了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自1990年起,山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稳居全国第一,202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数据显示,潍坊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去年首次超过1000亿元,蔬菜、畜禽、农机3个主导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均超过千亿元,成为我国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果盘子。6月6日,《潍坊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发布。这一指标体系的制定、建立、发布、试行,将对推进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示范意义。

        骄人的成绩值得自豪,但山东特别是潍坊广大干部群众不骄不躁,在新时代征程上继续奋勇争先,不负使命担当。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表示,创新提升“三个模式”,是新时代山东和潍坊的使命担当,有着迫切的实践需求,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赋予其新内涵、新标准、新要求,努力“在制度机制创新上有突破,在科技创新上有突破,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有突破”,积极巩固拓展、创新提升“三个模式”,让“三个模式”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改革创新有突破。曾因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闻名全国的诸城,继续创新探索,深入推进生产园区、生活社区、生态景区“三区”共建共享,推动了产业融合、城乡融合,促进了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双提升”。群众有想法,干部有办法,推进有章法,努力“创”出一条新路径。

        ——开拓发展不停歇。曾因“蔬菜改变中国”的寿光,推进“产业全链条融合、城乡全要素融合、治理全领域融合”,以“三全三融”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寿光设施蔬菜的国产种子占有率已由2010年的54%提升到70%以上,基本掌握了蔬菜产业发展“话语权”。党员干部走在前头,企业家创业有劲头,群众发展有奔头,富美在地头,发展尝甜头,努力“植”出一片新天地。

        ——万紫千红竞芳菲。曾因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潍坊,在乡村振兴路上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东方花都”青州,农民种花“种”出了一个年交易额110亿元的大产业,“青州花卉”品牌价值列全省花卉品牌第一位;在蔬菜出口大县安丘,聚焦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蔬菜出口连续保持上扬势头,成为日本、北美、欧盟、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在临朐,紫色成为浪漫和致富的代名词,薰衣草山谷改变了偏僻的山村,艳丽的大樱桃撑起了百姓的钱袋子,“美丽经济”正在成为乡村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亮丽底色;在寒亭,2.51万亩海水稻长势喜人,“禾下乘凉梦”正一步步变成现实;在昌乐,“火山农业”“火山产业”渐成气候,84座古火山与现代农业牵手,努力打造全国火山农业示范区,“火山农八鲜”深受消费者青睐;在高密,一曲“红高粱”响遏行云,供销社系统创办的为农服务中心遍布乡村,党支部建在合作社上的经验渐次推开……各县市区一幅幅美丽画卷,共同“画”出乡村振兴的新意境。

        (来源:经济日报  调研组成员:季正聚 王 晋 乔金亮 牛 瑾 王金虎 郭存举 杜秀萍 袁 勇 执笔:季正聚 王 晋 王金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