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报头条 | 读懂沂蒙党史 汲取奋进力量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29日 阅读 196

20210329064434742.jpg

原标题:读懂沂蒙党史 汲取奋进力量

——在市委党校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辅导报告

王安德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市县乡村换届之年,又恰逢中央部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在这个历史时刻回顾沂蒙党史、沂蒙人民革命史,有利于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对待个人荣誉和去退流转;有利于我们自觉听党话、跟党走,主动投入到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当中;有利于我们坚定信心、坚定决心、坚定目标,在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临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我们在革命、建设、发展时期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沂蒙党史和沂蒙人民革命史。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就在这里传播马克思主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山东省政府、八路军115师等党政军机关曾驻扎在这里;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工作;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开辟、创建的全国著名的几大革命根据地之一,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级人民政府,颁布了我党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人权保障条例》,创办的《大众日报》是我国报业史上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党报,等等。这里是伟大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时指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这把沂蒙精神上升到全党精神谱系层面。可以说,沂蒙党史是我们党党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身为沂蒙老区党员干部,在当前这个特殊历史时期,更应该学习这段历史、读懂这段历史,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工作要求,加快推动临沂“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战略性转变。下面,我从八个方面和大家进行交流:

        第一,沂蒙党史是一部永听党话、永跟党走的忠诚史,新时代我们更要坚定践行“两个维护”。沂蒙地区是全国出现党的活动比较早的地区之一,在王尽美的传播影响下,一九二几年沂蒙大地就有了本地的共产党员,比如沂水的李清漪和蒙阴的刘晓浦、刘一梦叔侄。1927年4月成立了临沂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国共产党沂水支部,当时党组织的力量还不强大,无时无刻不在遭受反革命势力的剿杀。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我们的中共党员依然义无反顾干革命,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刘晓浦、刘一梦是大地主“燕翼堂”的后代,所在的家族是鲁南一带闻名的大户,家有土地5800亩、山林千亩,1929年因叛徒出卖,二人被捕入狱。敌人对他们软硬兼施,从封官许愿到施以酷刑,他们始终坚贞不屈、守口如瓶。后来,老家人听说叔侄二人被捕的消息,变卖13顷良田,换成银元设法营救。刘晓浦告诉家人“我只有自首才能出狱,那是永远办不到的”,1931年4月,叔侄二人在济南就义,刘晓浦28岁、刘一梦26岁。他们的家人置棺敛尸、一直浮棺,直到1938年5月举行隆重的追悼会后才下葬安置。还有1933年苍山暴动中被捕的年轻党员张星,被捕前刚刚加入共产党,入党时只学会了一句国际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在去刑场的路上,他反复呼唱着这句国际歌英勇就义。像这样的例子,在沂蒙大地上举不胜举,他们不乏富贵出身,有的年纪轻轻,之所以宁死不屈,根本在于对党的忠诚,一次入党一生都是党的人。沂蒙党员如此,沂蒙群众也是如此。解放战争时期,鲁南区遭到国民党“还乡团”的反攻倒算,90%的村庄被洗劫,14万名干部、群众被杀害,即便这样也没有动摇人民群众跟党走的决心意志。诞生在烽火沂蒙的歌曲《跟着共产党走》,歌词写道“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这就是沂蒙人民“永远跟党干革命,砍下脑袋也不叛党”的真实写照。

        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质和政治要求。新时代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在学习党史中增强“两个维护”的思想认同。我们的党是几经挫折、艰难困苦走过来的,是真正为人民谋幸福办实事的,党中央带领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认可的,习近平总书记是在新的伟大斗争中、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伟大领袖,必须从内心深处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看齐核心。要在学习党史中增强“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自觉同总书记、同党中央对标对表,及时校准“时差”、纠正偏差,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和政法队伍,作为党和人民的“勤务员”、手中的“刀把子”,一定要站稳政治立场、筑牢政治忠诚,以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抓手,来一场正风肃纪的自我革命,刀刃向内、刮骨疗毒,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努力打造一支有铁一般理想信念、铁一般责任担当、铁一般过硬本领、铁一般纪律作风的党员干部队伍和沂蒙政法铁军。要在学习党史中增强“两个维护”的工作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个维护”要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我们讲“两个维护”不是口头上的,必须与岗位、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如果连组织上交给的“责任田”都荒废了,连本职工作都没有做好,还谈什么“两个维护”。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体现到谋划工作、制定政策、部署任务的实践中,努力把上级决策部署细化为本地本部门本岗位的思路措施,确保在沂蒙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二,沂蒙党史是一部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为民史,新时代我们更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翻阅沂蒙党史不难发现,当时在沂蒙大地上活跃着几股政治势力,一股是国民党,刚开始人民群众也曾对国民党寄予期望,他们却在当时的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所在地东里店大兴土木、歌舞升平,消极抗日、鱼肉百姓,很快失去了人心。再就是共产党,虽然一开始力量弱小、装备简陋,却真心实意地对待老百姓、真刀真枪地打鬼子。1946年,新四军进驻前河湾村,陈毅住在村民家里,那时军部伙房经常需要人帮忙,老百姓也都非常愿意去。陈毅知道后,告诉相关同志,村里来干活的民工,每人每天十斤小米作为用工费,当天结清,从此每人每天十斤小米用工费成了惯例。莒南县第一任民选县长王东年生于殷实之家。1941年秋季歉收,冬旱无雨,加上敌伪“扫荡”,造成次年春荒,大多数穷苦农民揭不开锅。王东年写信给老家,将祖林中上百年的大柏树全部砍伐卖了200块银元,一部分交给县政府伙房,剩余的钱全部救济了灾民。很多群众感动地说:“古往今来,有谁能舍得祖坟的林产为咱们穷人呢?只有共产党才能做到,只有共产党才是我们的亲人。”还有我们熟知的不让马啃树皮、帮助缺种子的群众找种子、帮助群众秋收等,在根据地得到广泛的执行。从“满缸净院”的亲民作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严明纪律,到“喊大爷、叫大娘”的尊民称呼,再到“挖野菜也要远离村庄”的爱民行动,久而久之我们党就和群众走在了一起、连在了一块。

        沂蒙精神产生的背景就是党爱民、军爱民,党首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然后才有了人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无私奉献。沂蒙老区的群众为什么会选择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让群众翻身做了主人,人民群众才认可党是自己的组织,才有了“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样感天动地的革命事迹。在军事上,为了保护群众“甘以我血换民生”,1941年11月,八路军115师留田突围后,已经跳出了日寇“扫荡”的包围圈,但罗荣桓、朱瑞研究认为,不能置中心区老百姓于不顾,断然决定率军返回开展“反扫荡”斗争;1942年,为解救被日军胁迫的红石崖村村民,时任夏蔚区区委委员武善桐主动承认自己是八路军,把日军引到村外后跳崖牺牲。正是有了共产党“以命换命”,才有了人民群众铁心向党。在经济上,打土豪、分田地,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满足了老百姓几千年来“耕者有其田”的愿望,1947年到1949年,沂蒙山区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华东局号召“不荒掉一亩地、不饿死一口人”,挤出救济粮4500万公斤,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政治上,颁布了《人权保障条例》,实行“豆选”让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人,1941年前后山东根据地有统计的71个县政府中,民选县长占94%、区长占80%、乡长占70%,真正让群众扬眉吐气、挺直腰杆做人。在文化上,举办各种形式的冬学、夜校、庄户学、识字班,前一小时教村民学认字,后一小时讲抗战的道理。通过这些,沂蒙人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共产党是人民的党,八路军是自己的队伍,更加坚定地和我们党站在一起。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赢得人民信任、得到群众支持,我们就能克服任何困难,就能无往而不胜,这是被沂蒙老区革命实践检验的。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人民群众期待什么、想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最终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具体到临沂,一要抓好信访化解。作为革命老区,战争年代有10.5万名烈士血洒疆场,他们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翻身做主人、过上好日子。今年是我们党建党100周年,如果还有大量的群众上访,是说不过去的。我多次讲,信访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群众之所以上访,是因为他们感觉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被欺负了,心里有怨气,即便是有不合理诉求的,也是在不断地上访中变得不合理了。去年,我们按照省里部署要求,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越级访总量下降47%,可防性警情下降近50%,法院立案量历史上首次下降,效果明显。事实证明,只要把群众放在心上,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就能见到实际成效、赢得群众认可。今年要继续把信访作为重中之重,结合领导干部“结案连心”,对诉求合理的一律解决到位、对诉求不合理的一律解释到位、对胡搅蛮缠的一律依法处理到位、对生活困难的一律帮扶到位,真正把问题解决掉、把信访量降下来。二要抓好民生实事。前期,市委常委会研究了今年重点抓的20项民生实事、59项具体工作,覆盖就业、教育、交通、卫生、社保、养老、农村环境整治等多个方面,都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尽快见到成效。下一步,要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一次联系群众“大走访”、民生难题“大排查”、服务群众“大提升”,排查梳理各自领域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逐一建立台账,跟踪销号管理,确保办一件成一件,让群众满意。三要抓好营商环境。营商环境事关临沂对外形象和长远发展。营商环境的好坏,不是政府说了算,而是群众、企业说了算,不是看政府下放了多少审批事项、出台了多少政策文件,这些都只是手段,最终要看群众、企业满不满意。要以群众、企业满意为目标,聘请中介机构,定期开展测评,分行业分领域评价,实现软指标硬考核,倒逼效能提升。当前正在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在座的有很多是政法战线上的同志,在此我特别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司法公正是保障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一定要把司法公正作为维护群众权益的重要载体,坚持无禁区、零容忍,强高压、长震慑,清查“两面人”,彻查“保护伞”,深查执法司法腐败,引导广大政法干警当好人民的“勤务员”,让老百姓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三,沂蒙党史是一部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斗争史,新时代我们更要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回顾沂蒙党史,无论是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时期,无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沂蒙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从来没有低过头,都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战争时期,沂蒙人民跟日本侵略者斗争、跟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在蒙山沂水间先后发生了4000多场大小战斗,当时沂蒙根据地420万人,有120万人拥军支前、21.4万人参军参战、10.5万名革命烈士血洒疆场。比如渊子崖保卫战,1941年12月,日伪军向村民讨要大洋和白面,村民在年仅19岁的村长林凡义带领下,用土枪、土炮、大刀和铁叉,与日伪军展开了整整一天的殊死搏斗,以牺牲147人的代价,歼敌121人。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正是有了这样的斗争精神,才打跑了侵略者、反动派,才迎来了解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沂蒙人民跟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跟落后的生产条件斗争,战天斗地、整山治水,把沂蒙大地变成了北国江南。历史上,沂河、沭河纵贯沂蒙南北,直达苏北入淮,水灾不断。为了解决水患,我们党带领人民兴修水库、导沭整沂,1949年至1953年省政府先后抽调6个专区37个县的干部、技术人员4500余人,调动民工114万人,进行了10期导沭、3期整沂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沂河、沭河两岸的洪涝灾害。之后,我们持续实施水利设施除险、加固、整修工程,去年成功抵御沂沭河1960年以来的最大洪水,堤防建设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沂蒙人民又在多个领域开展斗争,迎着困难上、向着矛盾冲,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哪个问题突出就优先解决哪个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推动发展进步。比如交通问题,以前临沂是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内货不出、外货不入,我们坚持“要想富、先修路”,从主干道修起,国道、省道、高速、铁路、高铁梯次推进,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3万公里、高速687公里,2019年鲁南高铁开通,圆了老区人民的高铁梦。从去年开始,针对城乡路网“通而不畅”问题,我们谋划了“153060”快速路网工程,中心城区建设绕城高架,市县之间修建沿河快速路,力争15分钟上高速、30分钟到周边5个县城、60分钟到次周边4个县城。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我们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进入各类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面临的斗争不会少,而且越来越复杂。作为党员干部,要保持政治敏锐性。时代不同了,大多数人不需要再去上阵杀敌,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了,意识形态、高质量发展、安全生产、金融风险、生态环保、自然灾害等领域的风险隐患还有很多,而且相互交织、情况复杂,有的一因多果、一因一果,有的多因多果、多因一果,有的因果互换、变幻莫测,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社会安定祥和。要善于用政治的眼光看问题,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要保持斗争紧迫性。风险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大家都有一种感觉,越不希望一件事情发生、越是躲着它,就越容易发生、怕什么来什么。对此,工作中要有股子冲劲、魄力,凡事提前考虑,把该做的做在前面、做细致、做扎实。比如安全生产,有时候事故伤亡1个人和10个人的原因是一样的,不是事故小、漏洞就小,一定要克服侥幸心理,把平时当战时、把隐患当事故,持续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决不能临时抱佛脚,决不能放过一个细节、漏掉一个隐患,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问题发生。要保持方式灵活性。我们强调斗争,不是让你去乱干蛮干,而是讲求斗争艺术,抓住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在斗争中谋求共赢。

        第四,沂蒙党史是一部无怨无悔、感天动地的奉献史,新时代我们更要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讲奉献是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底色,我们党把“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写进了党的誓词。具体到沂蒙党史也是如此,沂蒙人民铁心向党、不求回报。1941年冬,日本侵略者对沂蒙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一名八路军小战士突围负伤,身后被日本鬼子追击。沂蒙红嫂明德英看到后,立即把他隐藏好,等日本鬼子走远了,她发现小战士流血过多晕了过去,嘴角干裂不时轻微颤抖,像是要水喝,但周围没有水,便毫不犹豫地解开衣襟,将乳汁挤进小战士的嘴里。经过明德英的精心照料,小战士终于康复、重返部队。事实上,在当时的沂蒙山区,户户忙支前、村村有烈士、乡乡有红嫂,用乳汁救伤员的还不止明德英一人,许多重伤病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挽救回了生命。回顾这段历史,真是可歌可泣!1987年秋天,一位部队领导又来到沂蒙山区,寻找当年救他的恩人时,一位大娘这样说“像俺们这般年纪的人,谁都做过这样的事。那是应该的,你还寻个啥呢”。当他见到沂蒙六姐妹中健在的五位大嫂时,一提起往事,她们都异口同声地说“记不清了,还提那些陈年旧事干啥呢”,这就是伟大的沂蒙人民!还有宁愿舍弃生命也要保护好烈士后代,宁愿饿死自己的亲骨肉也要抚育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王换于。她创办战时托儿所,先后抚养了80多名革命后代。这些孩子最大的七八岁,最小的生下来才3天,对战时托儿所里的每一个孩子,王换于都细心呵护。在王换于及其家人的精心照料下,托儿所的孩子们无一夭折,全都长大成人,而她的4个孙子却先后夭折了,用人间大爱书写了老区群众的奉献精神。沂蒙人民倾其所有、破家支前。在前线,沂蒙人民推着独轮小车,抬着担架,奋勇参加战地支前;在后方,沂蒙人民省吃俭用、准备物资,将革命一程又一程地推向胜利。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支援鲁南战役,出动支前民兵、民工60多万人;莱芜战役期间,出动支前民工50万人;孟良崮战役打响后,出动随军民兵、民工总计达90万人,他们长途跋涉,转运伤员、押送俘虏,表现出了高度的革命责任心和英勇的奉献精神。尤其是淮海战役期间,当时的莒沂县400辆小车运送5.5万公斤面粉,一路追赶部队,行程2000多里,自带的干粮吃完了,他们宁愿挨饿,也绝不动军粮一粒。当带队的干部让民工们吃点粮食充饥好赶路时,民工们摆摆手说“前线的战士们正等着吃。我们情愿忍饥受饿,也不能吃车上的面”。郯城县民工李荣祥在运粮途中,自己带的地瓜叶窝头吃光了,就啃咸菜、喝水充饥。他推着几百斤重的木轮车行至苏北草桥镇时,竟饿昏过去,醒来后面对满车干粮仍舍不得吃。据统计,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解放战争胜利的12年间,沂蒙人民做军鞋315万双,做军衣122万件,碾米磨面近1.2亿斤,救护伤员5.9万人,掩护革命同志9.4万人。陈毅元帅曾深情感叹“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人民,他们用小米养育了革命,用小推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这些深情话语的背后透出的是沂蒙人民对党、对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沂蒙人民顾全大局、支援国家。1959年开始,我国进入了三年困难时期,当时粮食和副食品严重短缺,其它物资也供应紧张,尤其是沂蒙地区连续几年遭受自然灾害,农业歉收,农民吃糠咽菜,难以果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沂蒙人民勒紧裤腰带,宁可自己不吃,也要完成国家的缴粮任务,三年间累计向国家上缴粮食超过12亿公斤,比正常年份缴得还多,“最好的粮食缴公粮”成为沂蒙人民的普遍共识。同时,无偿援助6万余名鲁北地区受灾群众,并派出干部自带良种、农具,帮助当地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用大爱大勇大义诠释了沂蒙人民的无私奉献。

        奉献的实质,是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当党和人民需要时,能够义无反顾、舍小家顾大家,为党的事业奉献一切。当前,临沂正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面临不少挑战、存在不少困难,我们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弘扬优良传统,围绕中心大局作贡献。进入新阶段,省委谋划了“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的目标任务,市委明确了“八个第一方阵”和“六强六富六精”的发展蓝图,提出了乡村振兴“三步走”的路径,这些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广大党员干部要认清自己承担的历史责任,主动站位大局、围绕大局、融入大局、服务大局,把该担的担子担起来、该负的责任负起来。要立足岗位职责作贡献。讲奉献不是空洞的口号,不能只在口头上喊喊,必须立足自身岗位,落实到日常工作的一点一滴中。在座的各位来自各行各业,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一定要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特别是当前正在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不能就教育整顿抓教育整顿,一定要把教育整顿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勤奋务实、扎实工作,努力在各自岗位上施展才华、干事创业、当好表率。要坚持求真务实作贡献。讲奉献是实实在在的,不能急功近利,不能计较一时的荣辱、个人的得失。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当人梯的潜绩工作,少做好大喜功、表面功夫的政绩工程,无论是产业转型、项目建设,还是乡村振兴、改革开放、社会稳定,都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一件事一件事地干,以无数小我的奉献、以扎扎实实的成效,不断开创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

        第五,沂蒙党史是一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的担当史,新时代我们更要倡树“六个敢于”的工作作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是共产党人的民族担当;实行改革开放、告别贫穷落后,是共产党人的为民担当;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共产党人的时代担当。沂蒙老区也是这样,在各个时期都涌现出了一批“担当”的人和“担当”的事,激励着1200万沂蒙儿女奋勇向前。在沂蒙大地上,有不怕牺牲的革命担当。干革命就会有牺牲,就看关键时刻能不能冲上去,用自己的“死”换来他人的“生”。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大青山突围战就是生动范例,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猝不及防的遭遇战。1941年11月,5000余名日伪军进犯大青山地区,我抗大一分校及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八路军115师师部、省级各群团组织等机关近6000人误入“包围圈”,但真正有战斗力的不过几百人。怎么办?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最有战斗力、最容易撤退的几百名抗大学员,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担当、选择了掩护、选择了牺牲。时任省战工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的陈明,两膝负伤被包围,打倒3名敌人后以身殉党;时任抗大一分校第五大队第二中队指导员的程克,牺牲时嘴里还咬着敌人的耳朵,等等。他们的担当和牺牲换来了大多数人的胜利突围,成功掩护了省领导机关人员的撤离。在沂蒙大地上,有带民致富的使命担当。平邑县九间棚是一个山区村,自然条件恶劣,群众生活贫困,1984年在村党支部书记刘嘉坤的带领下,开始架电、修路、整地、栽树,1800多斤重的水泥电线杆被他们一步一步地扛上了山,平时筑路得用5年时间,他们只用5个月就干完了,先后治理山滩2100余亩,栽植水土保持林8万亩,人均果树120余棵,把世代贫穷的小山村变成了富裕的旅游胜地。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王廷江、梁兆利等,他们都是当地的能人,如果只想自己发财致富很容易,但他们却选择了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这就是共产党员的为民担当,也是临沂发展的历史写照。当前,一些当年带领群众致富的民营企业家面临着转型发展的任务,一定不能忘了他们的历史贡献,要主动帮助他们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沂蒙大地上,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担当。2016年,中央发起了精准脱贫攻坚战,我市先后选派8275名机关干部到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5.7万名帮扶干部开展结对帮扶,经过5年的努力,全市1275个贫困村顺利摘帽,村集体收入翻了一番还多,45.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均纯收入增长186%,绝对贫困彻底成为历史。比如兰陵代村党委书记王传喜,带领群众将一个村集体负债380多万元、上任之初就收到126张法院传票的“脏乱差穷”的落后村,发展成集体经济强、村民生活富的先进村,并发挥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作用,带动其它村走上脱贫致富路,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点赞,被授予“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

        初心激励担当、使命呼唤担当。作为受沂蒙精神滋养的老区干部,我们的队伍整体上是好的、是优秀的,是能担事、能干事的。但也要看到,随着约束越来越多、监督越来越严、责任越来越重,有些干部担当精神有所弱化,有的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存在不愿落实、不敢落实、不会落实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八个方面”:一是选择性落实,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抓落实,根据个人好恶,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不干;二是只落实好落实的,不敢触碰敏感问题,不想办法克服困难,一遇到不好落实的就不管了;三是大而化之落实,心中无数决心大,两手一把泥、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讲起来头头是道,落实起来什么都没数、没底;四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落实,不学习政策、不研究工作,自己昏昏还要求手下昭昭,简单命令式推动工作;五是一开始不管不问、到了后边没有办法了又蛮干乱干的落实,对周期性工作刚开始不重视、不安排,一看不落实不行了,又蛮干乱干、一刀切;六是作风粗暴简单的落实,做事不讲究方法,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仅事干不好,还危害党群干群关系;七是阳奉阴违落实,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一点当完成了,把做了当做好了;八是违法违规乱落实,要么打着依法依规的旗号不担当不作为,要么落实的过程违规违纪违法。大家要主动对照、深入反思,看一看思想上是否存在不想担当的倾向,行动上是否存在不敢担当的问题,本领上是否存在不能担当的短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一并抓好整改,努力做到“六个敢于”:一要敢于牵头善于配合,树牢系统观念、统筹理念,该牵头的要主动牵头、一牵到底,该配合的要积极配合、全力配合,严禁相互推诿扯皮,凝聚形成工作合力;二要敢于新官理旧账,对历史遗留问题,要从群众利益出发,想方设法解决掉,一棒接着一棒干,决不能视而不见;三要敢于触碰敏感问题,对各类风险隐患保持高度敏锐,善于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通过解决一个个小问题推动解决大问题,科学把握方式方法,依法依规进行处置;四要敢于为事业得罪人,工作中存在不同看法和意见是正常的,关键要担起岗位职责,坚持原则、敢于督办、敢于负责,得罪该得罪的人从而赢得大多数人的支持拥护;五要敢于在别人的议论甚至非议中开展工作,用工作成效赢得理解、支持和尊重;六要敢于抓班子带队伍,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敢抓敢管、严抓严管,营造“想干会干干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第六,沂蒙党史是一部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史,新时代我们更要做奋发进取的拓荒牛。新中国成立初期,临沂生产总值仅1.7亿元、财政收入仅2362万元、粮食总产量仅115.7万吨、工业产值不足1000万元,去年分别达到4805亿元、349亿元、416万吨、4943亿元,实现了几何级增长。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党的领导,得益于党的好政策,更离不开沂蒙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探索,正是这种精神,让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把梦想变成了现实。比如农业领域,一直有北方不适合种茶的说法,而我们上世纪70年代的“南茶北引”,开创了沂蒙种植茶叶的先河,当时曾有茶叶专家称“山东的南茶北引没有成功的希望”。但临沂人民敢于大胆尝试、敢于打破传统思维,历经多次试验终于成功,将我国茶树分布的最北线成功地进行了北移,扩大了我国种茶的区域范围,使茶产业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行业;80年代的开发“五荒”,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层层梯田,为今天的农业大市打下了基础。比如民营经济,新中国成立时整个临沂只有10多处手工作坊,改革开放前也仅有大中型企业11家,国家宣布解禁工商业后,沂蒙人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逐步形成了食品、冶金、木业等八大传统产业,目前全市市场主体超过100万家,创造了全市70%以上的投资、60%以上的GDP和80%以上的税收。再如商贸物流,这是沂蒙人民的一大创举,1979年前后,临沂就出现了地摊经济,当时对这一做法都很有争议,但当时的临沂县委县政府经过调研,肯定了摆地摊的做法,大胆突破,将“逢五排十”的农村大集改成“天天成市”。正是得益于政府“放心、放手、放胆”搭平台,群众“敢想、敢闯、敢为”唱大戏,临沂商城才有了大的发展,历经“大棚底”“专业批发市场”“现代商贸物流城”“国际化商城”,现在到了电商时代,“南有义乌、北有临沂”响彻大江南北。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时强调,临沂物流搞得很好,你们的事业大有可为。这些都是从无到有、白手起家做起来的,靠的就是这股子创新精神。

        临沂的过去是靠创新走出来的,临沂的未来还要靠创新继续走向辉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在不断创新中破解难题、开创未来。一是理念思路要创新。思路一变天地宽。干任何工作都不能墨守成规,前怕狼后怕虎,要打破惯性思维、传统模式,努力求新求变,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比如乡村振兴“三步走”路径,省委要求临沂“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定位?我们发掘群众创出的融入“长三角”经验,提出第一步统筹整合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推动标准化种植、标准化养殖、标准化加工、标准化运输、标准化检验检疫,打造长三角地区农产品供应基地;第二步充分发挥临沂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资源优势,打造长三角地区休闲旅游“后花园”;第三步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打造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大后方”。通过“三步走”路径,就把资源、要素、市场、项目整合起来了,为以农业、文旅、制造业为龙头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开了市场空间。二是方式方法要创新。大家要弄清创新的概念,不要觉得创新就是简单想个新点子、搞个新做法。如果为了创新而创新,用一个新词来包装老办法,那不叫创新。所谓创新,就是遇到矛盾和问题,善于打破条条框框,找到解决办法。比如商城转型,不是简单地拆旧建新、市场搬迁,关键是把商城作为一个产业链来谋划,加快“商、仓、流”一体化转型发展,统筹商城与临空区、综保区等开放平台,前端做好地产品文章,中端抓好市场搬迁、品牌落地、网红经济、直播经济、跨境电商、智慧仓储、现代物流等工作,后端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发布商城价格指数、市场景气指数,扩大市场影响力。三是体制机制要创新。现在很多问题用常规办法、传统路径是解决不了的,必须打破传统的体制机制,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从根上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要主动作为,搞服务、搭平台、出政策、抓引导,帮助企业打开市场空间,做到企业需要时“无处不在”、不需要时“无声无息”;市场要放开放活,调配资源、激发动力、抢占份额、做大做强,让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各就其位、相互补位、共同发力。

        第七,沂蒙党史是一部同心同德、协作配合的团结史,新时代我们更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是党的生命。大家观看革命战争影视剧,有一个现象就是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以自己的私利为先,彼此算计、相互倾轧;我们共产党团结一致,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必要的时候以牺牲小我来保全大局。翻看党史,当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就是为了牵制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在休整不足、各方面准备不到位的情况下,部队坚决开拔,期间遭到国民党围追堵截,为加快行军速度不惜炸毁重武器,很多战士哭着说“没有武器怎么打仗”,当时邓小平同志讲了一句话“只要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原野战军就算打光了也值得”,这就是讲团结、讲大局。在沂蒙地区也是这样,孟良崮战役起初,国民党74师师长张灵甫企图中心开花、实施反包围,妄图一举歼灭华东解放军主力,蒋介石命令各部齐头并进,然而国民党增援部队各打各的算盘,要么行动迟缓,要么被我军阻截。再看我方,各主力部队相互配合,围点的围点、打援的打援,地方武装、民兵在敌后袭扰、牵制、打击敌人,主动配合主力部队作战,整个战役期间几十万民工前运粮弹、后送伤员,为孟良崮战役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的孟良崮战役纪念碑是“三把刺刀”造型,代表着华东野战军、地方部队和民兵部队,中间底座代表着广大群众,象征着军民团结一心。

        实践证明,团结才有力量。无论情况有多复杂、任务有多繁重、矛盾有多棘手,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工作中,我们要公心处事。工作在一个风清气正、相互信任的环境里,就会心情舒畅、精神愉悦,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就可以心无旁骛地做事情。反之,在一个政治生态不好的地方工作,尔虞我诈、彼此猜忌,就会心情沮丧、精神压抑,就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所以,一事当前,要出于公心、丢掉私心,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胸怀坦荡、以诚相待,真正形成团结和谐的干事环境。

        要团结共事。大家在一起共事,是组织的决定、事业的需要。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团结,以和共事、以和谋事、以和成事,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算好事业的“大账”,不算自己的“小账”,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当然团结不是一团和气,更不是和稀泥,而是讲原则、讲规矩的团结,是讲大局、讲奉献的团结。要合力干事。一堆沙子是松散的,但和水泥、碎石结合到一起后,就会变成比花岗岩还硬的混凝土。单就一名党员干部而言,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只有融入了党组织这个有机整体,才能发挥更大作用。大家要以大局为重、事业为重,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团结带领1200万老区人民步调一致、步伐整齐,哪怕每年只迈出一小步,也会是惊天动地的一步。

        第八,沂蒙党史是一部严于律己、永葆本色的廉政史,新时代我们更要营造风清气正心齐的良好政治生态。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很重要的就是不搞特殊、严于律己、永葆本色。1939年5月,著名学者梁漱溟到国民党山东省政府驻地东里店考察乡村建设,他记述了当时招待的情景“我赶到东里店的一天,大小官员聚会一处,雍容雅谈,晚七时欢宴,酒菜奢侈,竟有从青岛运来的啤酒汽水”。6月,他到了沂水县虎岩庄八路军某部,随部队在庄外山沟里休息吃饭,饭是红薯加豆粟煮的粥,没有菜。两者对比,他感慨良多,从国民党的奢侈享受与共产党的艰苦朴素中,看到了两党的本质区别。在保持艰苦朴素本色的同时,我们党对贪污行为也是坚持零容忍,党领导下的沂蒙根据地不仅认真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出台了《山东省惩治贪污暂行条例》《关于严禁贿赂的决定》《山东省惩治贪污公粮暂行条例》等文件。1940年11月,中共鲁南区党委召开会议,规定工作人员凡贪污500元以上者即处以死刑。1942年6月,一个仓库主任贪污田赋税收1250元,一个军用代办股股长贪污1340元,均被判处死刑。通过清除腐败分子,进一步纯洁了组织,树立了良好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历史证明,我们党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放松。我多次强调,无论是工作问题、发展问题,还是作风问题、党风廉政问题,根子都在党的建设不到位上,是全面从严治党抓得不严造成的,是管党治党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的,一定要抓住全面从严治党这个“纲”。现在,有的同志看到别人因为干了自己管的工程挣了钱、换了新车、换了新房,心理就不平衡,就会想着让人办这事、办那事,慢慢地就可能被围猎、就会出事。对于围猎,大家一定要高度警惕,不要觉得自己权力不大,不会出问题,每一个腐败分子堕落,都是从被围猎开始的,今天给你带这个,明天给你带那个,后天给你办点事,什么条件都不提,一旦交底你就可能触碰红线,这就是围猎的过程。要克服三种错误思想:一是与己无关思想。有的认为自己说了不算、手里没权,纪律都是要求别人的,离自己很远,有了这种思想,就容易被围猎。有的认为即便自己做了违法的事,当事人也不会说,别人也不会知道,这完全是自欺欺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一旦出事没人给你顶着,到时候再后悔就晚了。二是麻痹侥幸思想。觉着无所谓、不要紧、别人不知道,有了这种思想,就没有抵抗力免疫力,一旦被围猎就跑不了。三是盲目攀比思想。有的人想当然地认为,别人拿的、收的比自己多得多,他都没事,我怕什么。只要有了这种无中生有的攀比思想,出问题是迟早的事。大家一定要时刻绷紧党风廉政建设这根弦,不仅要管好自己、管住家人,还要抓好班子、管好队伍,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也是领导干部必须守住的底线。

        需要强调的是,今年中央部署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政法队伍大都身处一线、与群众直接打交道比较多,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党委、政府形象,如果在这个环节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群众会怎么想、怎么看?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牺牲的革命先烈又怎么看我们?开展好教育整顿工作,一定要把自己摆进去、把问题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全身心地加强自我教育。要严格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全面落实省委工作要求,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重点整治违反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违规经商办企业和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规从事经营活动,违规参股借贷,违规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法官检察官离任后违规从事律师职业、充当司法掮客等行为,用教育整顿的工作成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最后,希望同志们全身心投入学习、提高本领,鼓足干劲、担当作为,为加快临沂“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战略性转变作出应有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