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刘思杰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15日 阅读 239
导语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每一朵花开离不开培育者辛勤地浇灌;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练,用善良唤醒善良,用生命把生命温暖。教育者,非为以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教育更是一场漫长的守望,在这条道路上有多少人默默的倾情付出,以心育人,让花朵盛开的更加璀璨!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实验小学校长刘思杰便是这样一位数十年如一日在教育领域默默耕耘的,学生的守护神。
生本教育—刘思杰
五月校园桐花香
麦穗金黄,桐花飘香。五月的午后,阳光依然明朗,微风荡漾,携带着浅夏的芬芳。我们驾车缓缓穿过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林,来到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实验小学。
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实验小学是河东区一所农村公办学校,位于沂河路与东阳路交汇处,朝阳社区西邻。这里没有市里的繁华喧嚣,却是风轻云淡,空气格外清新。正值上课时间,偌大的校园,绿植滴翠,红墙净爽,一片静谧安祥。
历经扫码,测温,登记之后,保安给我们指引说,刘思杰校长正在综合办公楼上。漫步青青校园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光,真令人心情舒畅。走近办公楼,刘校长热情地迎过来。他四十来岁,白衬衫黑西裤,一身正装。高高的身材,剑眉朗目,眼神温和睿智。初见刘校长,他给我们留下了成熟稳重,温文而雅的印象。
我们到了三楼会议室,会议室很大,窗明几净,一幅大大的书法作品挂在主墙上。书法下笔稳健,力透纸背,我凑近了欣赏,作者竟是刘思杰校长。刘校长解释说,他喜欢书法,多年来一直兼带全校的书法课。打开门窗,晚风轻拂,送来阵阵清凉,我们静静地倾听刘校长讲述他从初出校门参加工作到现在二十多年来经历的教育探索改革发展的奋斗时光......
教育改革初试偿
刘校长说18岁一毕业,就进了梅埠镇中心小学。那时候师资紧缺,语、数、英、体育这些课程他都代过,常常是一天数节课。那时年轻,满腔热情,并不觉得辛苦,反而非常喜欢这个职业。后来进了联小做了几年村小校长,2000年被调到开发区二小任教导主任。由于工作突出,刘思杰08年又被调到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实验小学任副校长。
当时这里就是农村中心小学,低矮的平房,老旧的桌椅,班级大班额,一口小小的教室学生多至80人。再加上老师年龄都偏大,除了讲题,就是让学生做题,课堂气氛十分呆板沉闷。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总体成绩比较差。面对现状,时任业务校长的刘思杰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那便是生本教育最初的萌芽。但是自古以来,任何打破旧秩序的改变都会遇到很大的阻力。正在这时,学校调来了一个新的校长张再河(现任临沂外国语学校校长)。他也提出了教育改革,生本教育的概念,并给予刘思杰大力支持。就这样学校推行的自发式改革得到了顺利的发展。两年后,已是颇见成效。课堂气氛一扫往日的沉闷,学生和老师课堂交流互动很是活跃,连续几年,成绩在开发区七个小学中稳居第一。
破旧的校区设施,大龄的师资配备,如此不起眼的一个农村小学居然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这引起了临沂三区九县各个学校的关注,纷纷赶来交流学习。市教科研中心的领导们也非常重视这一教育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
生本教育放光芒
15年5月临沂市加入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教育部的专家需要对临沂地区的教育进行摸底考察调研。考察最后一站到了开发区三小,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一个专家听一节,四节课下来,专家们惊呆了,无论置疑、思考,还是答疑,师生们都配合的丝丝入扣,简直活跃度爆表,每节课都精彩异常,真是陋室里的一道光啊。
座谈会上,专家组组长成尚荣由衷地评价,开发区三小的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发生了真正的巨大的变化!刘校长自豪地说这个评价是教育部专家对他们课堂教育改革的高度认可。
此后在第三实验小学的影响下,郯城六小多次来校学习,市里学校开展生本课堂,河东区推行生本新课堂。一时间,先进的教育理念铺天盖地,让人热血沸腾。刘校长说在那种形势下,他们更要精准定位,找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为了更科学的进行教育改革,他们加入了教育部深度学习课题组。由他们学校发起,杏园小学、红旗小学、莒南一小四个学校成立了深度学习共同体。经过共同学习研究和不断的论证,三小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管理风格,一开始叫生本课堂,后来改作生本教育,就是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育采取三环五步的策略,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学部管理促竞争
通过课堂改革,刘校长对学校的管理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在对学校的管理上也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和其它学校不同,三小的管理非常有特点。四座教学楼,每座楼都是18个班,一到六年级,分为一个学部。四个学部就相当于校园里的四个小学校,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每个学部均是由主任,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带领三十多个老师负责管理。设有流动红旗,每到月末四个学部都由副校长,主任进行考核业绩评比。包括下面的四个联小也是一样的竞争评比管理模式。刘校长说全校3000多名学生,200多名教师,如果按照统的都归教导处管理,上传下达都很麻烦。这样分工明确,化整为零,各自为政,管理就比较到位了。而且现在师资普遍高学历,年轻化,通过这样的竞争的管理方式更能激励年轻教师们努力奋进。
引进超市和银行
奖励方式上,刘校长也是费尽了心思。开始是学分制,久了学生们便觉得枯燥了,又上升成励志奖章,觉得效果还是不太理想。刘校长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后来在临沂星期八小镇学生体验上得到了灵感,投资几万元,将超市和银行系统引进校园。超市商品以文具、书籍和玩具为主。每件商品以学分标价,学生带着自己银行储蓄卡自由选择商品,然后到柜台结算。收银系统和成长银行联网,学生的花销可直接在自己成长银行卡上的学分上扣除。超市和银行都由学生自己管理,逼真还原社会性的形式不仅对于角色参与者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对于同学们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安全又放心的生活体验。新的奖励模式,将课堂评分,励志奖章,银行存储积分卡,超市刷卡购物连结起来,让评价更有了生命力。
因材施教开社团
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刘校长更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特长。他在开齐开全课程的基础上,又开展了20多个社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采取选课走班的方式进行学习,张扬个性,发挥特长。
我们随意走进了一个社团,顿感惊艳。墙壁上挂满了学生的作品,色彩艳丽,形象鲜明的京剧脸谱;造型幽美,空灵梦幻的织梦网;还有悠闲自得,渔舟小钓的渔翁,依山傍水,竹林环绕的小院.....无不精致剔透,让人赞叹。刘校长说这是废旧物品再利用社团,我吃了一惊,仔细观察了还真是废旧物品做的,脸谱是旧塑料剪形涂色,织梦网就是铁圈缠绕毛线和羽毛,小船居然是泡沫板.....这真是太神奇了!
紧靠着这个社团的是陶艺社团。陶艺社团也是作品满满,室内四周展示架上摆满了成品。各种小动物造型,有的做的很是精致,显得活泼玲珑,有的做的粗糙一些,笨笨拙拙却显得妙趣横生。展架上稍高一些的地方摆的则是各式各样的陶瓷花瓶,有的花瓶还插着干花,显得古朴典雅,颇有一番风味,真不像是小学生做的。刘校长说,这些社团的老师全部都是很专业的老师。这不是只摆摆样子,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再下来,我们就进了书法社团。这是刘校长自己亲自带课的社团。墙壁上张贴着学生的作品,有的已经颇见功底,有的还稍显稚嫩。刘校长解释说写的比较好的学生都是五六年级的,已经学了一到两年了,才开始练笔画的是小年级的。
刘校长不无自豪的对我们说,社团建立已来,通过专业老师言传身教,同学们的努力,已取得了优秀的成绩。17年啦啦操比赛荣获全市小学组第二名,跳绳队获全市第二名;19年合唱队获全市第一;21年男足女足和男篮的比赛在市里都是名列前茅的。
最近有些老师挺委曲的对他说,校长,我们辛辛苦苦培养的学生,由于疫情等各方面的原因,赛事也不便参加,他们马上毕业就成初中的苗子了,去给初中争光了。刘校长笑了,他意味深长地说,咱们教育就是埋种子的,至于埋的种子在他人生中什么时候开花结果,那都不重要,我们做这个事情是为学生的将来奠定基础,并不是马上就要看到结果。就像孩子们学钢琴,古铮,舞蹈等课程,在小学阶段,他们不可能成为名家,但有了这个基础,培养了兴趣,他们的将来就多了一份希望。
刘校长说到这里,他翻开校历的一页,指着他亲自设计的三小形象大使给我们介绍—青青、桐桐,男孩青青手持航模,胸前为足球图案,女孩桐桐手握竹简,胸前绣音乐符号,牵手奔向前。寓意团结合作,面向未来,不忘经典,艺术体育全面发展。校树为高大的青桐树,像征青青校园枝繁叶茂,欣欣向荣蓬勃发展。听了刘校长的解释,我不禁肃然起敬,这也许就是刘校长的心声吧。
劳动教育紧抓忙
陶行之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知识只有在生活中得到有效实践,才能体现教育的意义。在学校的德智体美都得到较好的改革发展后,刘校长又开始琢磨“劳”,那一段时间,如何开展学生劳动锻炼成了他的心事。先是在校园里开辟了两亩地进行了实验,但是僧多粥少,这么多学生,不能全面的进行。他日思夜想,最后把目光放在紧邻校园的青峰岭上,那里全是垃圾碎石。刘校长数次去街道党委协调,终于取得了校园后面荒土坡青峰岭20亩土地的使用权。历经一年多的时间,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将这块垃圾场似的土地开辟出来,作为高年级劳动实践的主要场地。如今的青峰岭劳动基地,油菜已经收割,土豆即将成熟,蝶飞鸟鸣,风吹麦浪,一派繁荣景像。这是学生们的功劳,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出力流汗,磨炼了意志,学会了技能,加强了合作。并将收获的成果送与厨房与全校师生共享,这是在真正的劳动中获得了身体力行的教育。
刘校长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体力的不同,合理的将家庭劳动,校园值日,餐厅劳动和社会服务岗位体验进行整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每个学生都备有劳动手册,由学校联合家长共同监督,共同督促,切实落实学生的劳动教育。
全面关注健康长
刘校长喜欢听新闻,常常把习主席的教导运用到学校教育中来。吃得好,才能学得好。他每周亲自研究制定食谱,不仅讲究营养均衡,还交待伙房要换着花样,不断更新菜品,让孩子们更有食欲。
玩得好,才能学得好。饭后不准学生窝在教室里看书,要求学生在操场上运动。开始的时候,学生不会玩,刘校长专门组织老师开发了校园游戏大赛,召开班级运动会,让学生动起来。
睡得好,才能学得好。刘校长时刻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积极落实教育部“睡眠令”。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充分利用闲置教室,挖掘现有功能室,配备了空调,让每班学生都有一间专属午休室。学生自带垫子和凉被,午休由原先的“趴着睡”变成了现在舒适的“躺着睡”,睡眠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垃圾分类处理强
事关学校,不分大小,刘校长都会积极的研究思考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三小校园垃圾分类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社区环卫车工作量大,不能每天及时的运输垃圾,导致校园里垃圾乱飞,开始的时候为了让环卫车多来,经常给司机买条烟啥的,但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让刘校长非常头疼,到底是什么原因每天产生这么多垃圾?细心的他倒出一桶垃圾,仔细翻看,除了废纸团就是树叶,基本上没有别的生活垃圾。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实施垃圾分类。班级配备了纸箱,同学们要扔掉的废纸都要展平整了放入。可回收利用的和不可回收的一分开,这一来大大的减少了垃圾。据悉,三小在2021年度共回收废纸12000余斤,收入10200元。这一举措不但解决了校园垃圾处理难题,还为班级创收,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垃圾回收意识。他说他所关注的垃圾问题,也是其它学校都存在的问题,所以要设法把生活中存在的难点、痛点、堵点变成看点、亮点、生长点。这也是学校发展进步的因素之一。
瞩目成绩更展望
三小在刘校长的领导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临沂市规范化学校”、“临沂市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语言文字示范学校”、“临沂市教学先进单位”、“河东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从初踏教育行业到现在一路走来已是二十多年,梧桐花落了又开,同事们有的调走,也有的调来,刘校长始终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实实在在的做事。除了学校的事情,他从未给领导提过任何要求。无论疫情期间,还是周六周天,他每天都雷打不动的来到校园,他说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一天不到学校,就觉得心里不踏实。前路漫漫,未来很长,教育之发展远远还没有达到他的预想。他还说特别感谢习主席领导下的风清气正的新时代,让对教育改革的畅想和发展无阻无碍!
“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把学校办成师生向往的地方”,是刘思杰校长矢志不渝的教育追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日出东方,梦起朝阳,青桐树下,书声琅琅……(文/赵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