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代宫廷艺术还原真实皇家生活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16日 阅读 405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亦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家喻户晓的《还珠格格》,到几年前的话题之作《宫》、《甄嬛传》,再到近期大火的《延禧攻略》,人们对清宫剧的热衷可谓是经久不衰。

  那么真实的清代宫廷真的与电视剧中一样吗?真正的皇室贵族的吃穿是什么样呢?让清代宫廷艺术来告诉我们答案。

  饮食

  凡是中国人,大概都听说过这个词——满汉全席。清代李斗所撰《扬州画舫录》最早记载了满汉全席的菜单:

  看着看着口水就要流下来了…

  宫廷膳食,是清代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规模的宫廷宴会必须具备皇家气派,餐具的选择、食物的烹制、座位的安排,其讲究一定程度上还甚于贵族的衣冠仪制。

清·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等《万树园赐宴图》

清·姚文翰《紫光阁赐宴图》局部

清·郎世宁等《乾隆帝雪景行乐图》

  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道:“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器具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可见一斑。清代专供皇室使用的食器,自然是美学价值极高。他们所使用的瓷器多由江西景德镇的官窑专门烧制,其余食器则使用金银、玉石等贵重材料制作,精美庄重、华贵大方,颇具皇家气派。

  此外,不同于很多人的想象,清代宫廷膳食十分注重养生保健。康熙帝在《庭训格言》中甚至还详细阐述了其养生之方,倘若他穿越到现代,大概会非常赞同“保温杯里泡枸杞”的生活方式。

  服饰

  清朝宫廷中满洲贵族的发型与服制均遵循满族传统文化。据清人吴振棫《养吉斋丛录》记载:“我朝服饰,列祖所定,太宗尝诫后世衣冠仪制,永遵勿替。”对冠服的严格厘定成为了统治者树立权威的手段,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环节,而服饰本身也成为了一种文化图腾。即使地位十分显赫,在不同场合下也须严格穿着符合传统和礼仪的服饰。

  以清代皇帝为例,皇帝的服饰有衮服、朝服、端罩、吉服、常服、行服,甚至还有特制的雨服。

乾隆像

  不同地位等级的人,在服饰规制上亦不同。例如宫廷画家郎世宁《塞宴四事图》中乾隆帝的诸嫔妃,朝冠衣饰便有细微的差异。

清·郎世宁《塞宴四事图》局部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织造技术的进步等原因,清代宫廷服饰的工艺远胜前朝。据《清代宫廷文化通史》记载,当时的丝织品中,单是纱,就分为花纱、绢纱、四紧纱、银条纱、绉纱、土纱、包头纱等,可以想象那时的服饰种类之丰富。

  随着时代变迁,宫廷服饰文化与民间服饰的界线不再那么明确,满汉民族服饰文化最终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融汇。

  妆容

  历史上,不论哪个朝代的后妃均十分重视化妆打扮,清代自不例外。最能直观表现后妃妆饰的作品为郎世宁等画家共同绘制的《心写治平手卷》,依次呈现乾隆帝与其十二位妃嫔的半身画像,真实表现了当时清宫最为流行的妆饰。她们多两腮施粉,唇妆皆有不同。

清·郎世宁等《心写治平手卷》局部

  但她们的每只耳朵皆佩戴三件耳饰,这是满族的传统习俗。据徐珂《清稗类钞》记载,乙未年乾隆谕曰:“旗妇一耳带三钳,原系满洲旧风,断不可改节。朕选看包衣佐领之秀女,皆带一坠子,并相沿至于一耳一钳,则竟非满洲矣,立行禁止。”

最近热播的《延禧攻略》,也出现了一耳带三钳的场景

  在清宫,画眉是后妃的特权,而普通宫女则被严令禁止画眉。这点在清宫剧中体现不多。《雍正十二美人图》中所描绘的各位美人的眉毛均弯弯细细,与当时的审美相符。不同的眉式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在审美上的细微差异,是时代变迁的一个见证。

来源: Cc艺术 作者: 宁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