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白求恩》的诞生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16日 阅读 483

        2015年初秋,一批加拿大人组团赴华,前往参加在那里举办的一系列纪念白求恩的活动。那次命名为“白求恩精神与我们的时代”的国际论坛,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以及西方反法西斯战争结束70周年而举办的。

       我们中的某些人曾经去过中国,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是首次到访。飞机在光洁明亮的北京国际机场降落后,我们沿着现代化的高速公路进城,道路两旁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绵延不绝。这座环绕着紫禁城和天安门广场所建造的现代化都市令人赞叹。

       我在2012年时就跟随滑铁卢孔子学院的李彦院长去过中国。那时我就为发现了一个如此现代化的中国而深感震撼。不难想象,我们团队中首次来华的那些人会有怎样的惊讶了。

       东道主为我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除了参观与白求恩相关的各种博物馆之外,还有驰名世界的长城。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怀揣着各自的期盼。但我尤为渴望的,是将要拜访位于北京西南方的五台山地区。正是在那里,白求恩参加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建立了一所战地医院,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实施了数不清的救治手术、把普通百姓培训成医护人员,并在一年多后长眠于这块土地上。

       在北京街头,往往会迎面遇到路人打探:“你是从哪儿来的?”或者仅仅是几个字,“哪国人?”如果你回答“加拿大”,立刻就会收到如下的反馈:“哦,加拿大来的啊!白求恩。”人们的目光会在瞬间发亮!随即就攀谈起来了。我很好奇,其他人是否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形呢?

       我们这支小小团队的成员来自不同的领域。丹尼斯·鲍克是小说《共产党人的女儿》的作者。玛格丽特·罗文·雷默是曼侬人资深记者兼编辑。约翰·摩尔是医疗研究专家。约书亚·弗雷彻·玛仕是来自温哥华的一位魅力四射的演员。李彦是滑铁卢孔子学院的院长。戴罗尔·勃兰特是世界宗教信仰对话中心的主任。团队的核心人物则是比尔·史密斯。他随身携带着迄今为止全世界发现的独一无二的一帧毛泽东与白求恩的合影照片。这本文集中收入了李彦的记叙文《留给丽莲的东西》。围绕着这幅珍贵照片,该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比尔·史密斯是怎样获得这帧照片以及照片最后是如何送回中国的。

       这次赴华旅行与以往一样,也是横生波折。大家都完成安检并入关之后,却发现比尔·史密斯不见了。我猜想,他一定是落在后面了,便说服了安检人员,允许我重新返回,去寻找比尔。果然,比尔正在费力地向安检人员解释他想携带入关的那些东西。那是两柄长达一米半的军队出征时使用的仪仗剑,用布条、泡沫塑料、胶带严严实实地缠裹成一大包。他说,加拿大航班允许他随身携带这件特殊的行李登上了飞机。我加入了谈话。虽然不会说中文,但我尽量放慢了语速,以期对方能够听懂。幸好,李彦的先生及时出现,才用中文解了围。比尔终于顺利入关了。很快,我们的团队就携带着所有行囊,包括那两柄长剑,登上了出租车,朝北京驰去。

       在白求恩精神国际论坛召开之前,我们先参观了卢沟桥的抗日战争纪念馆,并与中国作家协会的人员交流座谈。论坛结束之后,我们便到太行山脉东麓,去寻访白求恩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那些村落。

       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中悬挂着的许多大幅宣传画令人耳目一新,突出地刻画了白求恩的英雄形象,有些画作展示了他与毛泽东并肩而行。这座纪念馆的设计堪称完美。里面游客云集。有少年儿童,也有普通民众。

       参观中国作家协会的现代文学纪念馆和鲁迅文学院时,所见所闻十分吸引人。中国作家协会致力于鼓励全中国各民族作家的文学创作活动。其项目之一是为作家提供奖学金,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所有费用全免,为作家们提供专业进修和互相交流的机会。

       在北京逗留了三日之后,我们就乘坐一辆大巴前往河北省,去寻访白求恩遗址。东道主对我们的接待极为热情。我们在石家庄下榻于一家堪称豪华的宾馆,享受了美味佳肴。参观了当地的白求恩纪念馆之后,第二天清晨我们就驱车进入了风景优美的太行山区。大巴起初行驰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但逐渐转入只有两条车道的狭窄公路,前往葛公村,去寻访白求恩建立的医院遗址。

       我们的到来引起村民极大的兴趣。他们羞怯地悄悄观望,盯着我们穿越村巷,来到白求恩的医院。这所医院是战后复原重建的。但我惊讶地发现,被土墙围绕的院落中那几座房舍竟然如此低矮、简陋、狭小。我必须低头弯腰,才能进入房门,进屋后,也几乎无法伸直腰板。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白求恩当年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令我深受感动。

       我们继续往大山深处行走,经过埋葬着数百名抗日烈士的陵园,最终来到了白求恩墓前。当那座高大的汉白玉雕像猛然间落入我眼帘时,我激动得浑身颤栗。大家都止住了脚步,鸦雀无声。片刻后,众人才开始环绕着坟冢,默默致哀。旁边矗立着另一座坟冢,那里埋葬着印度医生柯棣华。他与白求恩一样,来到中国并长眠于这块土地上。

       当我们离开陵园,返回大巴时,才终于有机会和那些一直好奇地观望我们这些不速之客的村民们微笑致意,挥手道别。

       第二天清晨,我们参观了西柏坡。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战争末期曾居住于此,酝酿改造中国的宏图大业。我们参观了毛居住过的简陋小屋。里面仅有一张单人床,一个小小的木质脸盆架。这里同样游客如织。有幸与其他中国人一起浏览这些地方,实为乐事。

       回到北京后,我们游览了圆明园。这片建于18世纪的皇家园林中,有一部分是欧洲人为中国皇帝设计的西洋式建筑。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整个宫殿群被英法联军焚毁、破坏。穿行于废墟间,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国际论坛是在天安门广场东边北京饭店的金色大厅里举行的。饭店由三幢毗连的高楼组成。中间那栋是久负盛名的莱弗士酒店。我在大堂里闲逛时,门房告诉我,毛泽东曾经来这里跳过舞。

       我们被引入旁边一间宽阔雄伟的大厅。两边陈列着白求恩生平图片展,从他在加拿大到西班牙、最后到中国的生活道路,可谓应有尽有,也包括比尔·史密斯拥有的那张珍贵照片的复印件。大厅里人潮涌动。我们的团队被安排在前排就座。人们告诉我,坐在侧前方的那个人,就是毛泽东的女儿李敏。

       许多人讲话之后,轮到了李彦发言。她简要地介绍了是如何发现比尔·史密斯这张毛泽东与白求恩合影照片的过程,并宣布了比尔把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捐赠给中国的决定。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比尔登上舞台,高举起镶嵌在镜框中的照片。全场来宾无论男女,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立,争睹这  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论坛的压轴戏是一批身着军装的女性热情洋溢地表演红军时代的大合唱。散会之后,红二代们涌上前来,将比尔团团围住,兴致勃勃地聊了好一阵子。活动非常成功。

       我们在返回加拿大之前,还专程到“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举行了座谈。

       来华之前,我们每个人都应邀为白求恩国际论坛递交一篇论文。有些人写了。回到加拿大之后,我们最终决定编辑出版一本文集,就是此刻捧在你们手中的《重读白求恩》。这本文集内容广泛,有诗歌、散文,也有颇具挑战论点的学术论文,均涉及到白求恩在加拿大和中国的生活道路。

       文集的头一篇是茱蒂丝·麦克琳·米勒创作的一首诗“诺尔曼·白求恩”。作者是瑞纳森大学荣休教授,专治加拿大文学。她出生成长于蒙特利尔市,自幼便从亲友口中聆听到有关白求恩的各种故事。这首诗紧扣着迄今萦绕在白求恩周围的一些神秘话题。该诗为后面的所有作品奠定了基调。

       接下来的两篇文章来自玛格丽特·罗文·雷默。她是一位作家,长期担任《曼侬人记者报》主编。第一篇“追寻使命者—白求恩”记叙了她在赴华之前所听说过的白求恩。第二篇“仪仗剑装饰的舞台”则记叙了她在中国时以及离开中国之后所了解到的白求恩。将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阅读,可令读者看到,当一个加拿大人知晓了中国人对白求恩所持的态度之后,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本集中的另外两篇文章则让读者了解到,当中国人知晓了加拿大人对白求恩所持的态度时,又将是怎样的情形。

       马克·圣皮埃尔是拉瓦尔大学一名年轻的研究生。他在自己的文章“在中国是英雄,在加拿大则不然”中,探讨了此类问题。该文记叙了白求恩赴华后的事迹,由此引发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并将其树立为英雄典范。然后,他对比了白求恩在加拿大时的故事。从1930 至1960年代末期,加拿大人要么忽视他,要么反对他。圣皮埃尔饶有兴趣地注意到加拿大法裔及英裔族群对白求恩态度的不同之处。自从皮埃尔·特鲁多成为加拿大总理之后,白求恩在加拿大文化中的地位才开始转变。1970年代初期,白求恩被定义为与国家利益相关之人士。从那时起,他的影响持续扩展,直至今日。

      大卫·莱斯布里奇是一位退休的心理学教授。他撰写过多篇白求恩专著。他为本集贡献了两篇解读白求恩之谜的文章。“这将成为我的名字”一文叙述了白求恩与他祖父的关系。“在爱中受伤”一文的核心则是白求恩与其母亲的关系。莱斯布里奇展示给读者的,是一个带有缺陷的家庭环境。他认为,白求恩的母亲是一个过于死板固执的基督教原教旨信徒,她给白求恩带来了心理伤害。白求恩在祖父的温暖怀抱里寻求庇护,并采用了祖父的名字诺尔曼作为自己的名字。莱斯布里奇挑战了那些认为白求恩成长于温馨和睦家庭的观点,并从家庭关系是如何塑造了白求恩一生的角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线索。

       迄今纠缠着白求恩研究的困扰之一,就是他与女性之间的关系,包括他在西方以及在中国的那些岁月。拉瑞·汉纳特是维多利亚大学历史系的兼职教授,著有获奖作品《激情政治:白求恩的写作与艺术》。在他的文章“我不是你的男人—白求恩与女性”中,汉纳特批评了那些不厌其烦地指责白求恩追逐女性的看法。从1950年出版的第一部白求恩传记《手术刀是利剑》开始,他对这些指责一一进行了严谨的分析批评。加拿大拍摄的第一部关于白求恩的影片《一个英雄的成长》中,这方面的表现也同样令人不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汉纳特对女性如何评价白求恩所作的那些分析。她们中的一些人是白求恩在蒙特利尔和中国时所结识的。

       我们的团队从中国返回加拿大几个月之后,本书的一位编辑偶然读到了一篇文章《白求恩创立的医疗改善组织》。文章作者叫丽碧·帕克。她就是拉瑞·汉纳特在他的文章中所提到的那位加拿大护士。1935年,丽碧·帕克刚刚完成了她在蒙特利尔总医院的护士培训课程,就遇到了白求恩。多年后,她撰写了这篇文章,从当事人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对白求恩那段岁月的观察。虽然发现她这篇文章的时间稍微晚了些,但我们认为,还是值得推迟这本书的出版进程,而把一位在大萧条年代里曾经与白求恩并肩奋斗、努力改进蒙特利尔及魁北克省医疗状况的女性的声音囊括进来。

       丽碧·帕克提到,白求恩发起创立的这个医疗改善组织并非只有医生参加,其中还包括了不少专业医疗人士,有护士、牙医、社会工作者等等。这个组织并不大。据她说,顶多就是二十个人。但每个人都深信不移,应当为贫困者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她提到,加拿大当时的失业率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八,其中百分之十二都在魁北克省,而医疗保健系统对他们所提供的服务是不成比例的。这个组织的核心人物就是白求恩。他长期以来一直呼吁,医疗服务不应当仅仅是为富人提供的。正当省里进行大选之时,这个组织发布了他们的倡议。虽然他们的努力未能对1935年的选举产生巨大影响,但是,白求恩在1936年奔赴西班牙之后,该组织仍然坚持了继续战斗。

       丹尼斯·鲍克创作过一部极为出色的小说《共产党人的女儿》。鲍克的文章“探索白求恩跳动的心房”与前面其他几位不同,是以小说家的手法引领读者进行思考的。他所关注的,既非史学家们所在意的历史真实,也非英雄豪杰之情,而是“对未能表白的心声的一窥”。鲍克认为,这一窥的曝光,是在一个人陷入失败与困境之时,而非狂欢伟大胜利的时刻。白求恩从西班牙战场返回加拿大之后曾有个阶段陷入了沉默,鲍克就此挖掘了他内心深处的世界。他那部小说采用连篇累牍的长信形式,虚构了白求恩写信给他从未谋面的女儿,以极具穿透的洞察力,展示出一个富有人情味的白求恩。

       李彦在中国出生长大,八十年代移居加拿大。她在北京时获得过新闻学硕士学位,曾从事过教学、翻译、新闻采编等工作。对白求恩的崇拜是她选择来加拿大的原因之一。本集选入了她的记叙文《留给丽莲的东西》。在文中,她将白求恩形容为“世界上最完美的男性”。她在加拿大从事过不同工作,发表过英文小说《红浮萍》和《雪百合》,并成为滑铁卢孔子学院的院长。

       在“留给丽莲的东西”中,李彦与读者分享了她对白求恩的看法、描述了白求恩与他在中国遇到的女性的关系、丽莲·古治和她儿子比尔·史密斯的故事,以及比尔是如何在母亲遗物中发现那帧白求恩与毛泽东合影照片的。李彦和她的同时代中国人一样,是背诵着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长大的,也因此激发了她渴望深入了解这位英雄的故事。2013年,李彦获悉,白求恩与毛泽东合影的照片藏于安大略省某人手中。她历经波折寻找到了比尔·史密斯。数年之后,她才铺平道路,成功地把这帧照片原物带到了中国。这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侦探故事。

       在“五十年再读白求恩”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国人对白求恩与毛泽东合影照片回归中国一事所产生的反馈。作者是中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张承志。他是中国回族人,用中文、蒙文和日文均发表过作品。他早期的作品包括《黑骏马》及《心灵史》。他这篇“再读”是由孙白梅女士翻译成英文的,通篇以洋溢的激情诠释了毛泽东那篇《纪念白求恩》的文章给中国人的生活与文化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

       如前所述,在白求恩生活的时代,还有不少来自欧洲、印度、北美的医生也曾与中国人民并肩奋斗并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虽然他们也受到中国人民的尊敬,但却无人能企及白求恩这样崇高的地位。为什么?

       对此产生的疑问隐含在戴罗尔·勃兰特撰写的“缅怀白求恩”一文中。勃兰特是瑞纳森大学东西方宗教研究领域的资深教授。他重温了白求恩的生平足迹,从加拿大、欧洲、英国、西班牙,最后抵达中国。在他整个人生旅途中,白求恩一直处于寻找、挑战、对自我提出更高要求的过程中。他常常对自己不满,但依旧不断地追寻。正是在中国,白求恩才终于完成了他的人生使命。他把自己投入不知疲倦的工作中,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实施了数不清的外科手术,不仅救治战场上的伤兵,也救治所有需要帮助的村民百姓。1939年初,他把普通中国人培训成医护人员,并建立了一系列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规章措施。他接连不断地给各方频频写信,乞求资金赞助。在这些信件里,他谈到了自己巨大的满足与欣慰。

       所有这一切,都在1939年11月12日这一天画上了休止符。白求恩与世长辞了。村民们掩藏起他的尸体,然后又将其转移到远离前线战火的安全地带埋葬。直到1940年才举行了一场更为庄严的葬礼。勃兰特认为,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观察到某种中国特色的东西正在形成。也许,这就是白求恩被圣洁化的过程?

       本集中的文章为我们理解围绕着白求恩的那些谜团提供了一些新鲜的观察角度。文章作者们在为白求恩赋予人情味的同时,也诠释了他在中国大地上完成人生重要转折的深远意义。也许,他们将引领大家去发现白求恩留在加拿大与中国的更多的印记。

 

戴罗尔·勃兰特 著 李彦 译

2017年11月20日

加拿大滑铁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