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考古工作是十分科学严谨的,与一些电视剧和小说中的情节有很大差异,也亟待被大众更为正确的认知,常年在野外的工作性质要面对很多不确定的天气因素,我们都习以为常。”里宏遗址领队朱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2019年11月底至2020年8月初,为配合沂南汶河三期治理工程汶河滨河西路修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沂南县里宏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1000平方米。
遗址地理位置图
里宏遗址位于临沂市沂南县砖埠镇里宏村东,地处沂河与汶河交汇处,西部被村子覆盖,东靠汶河,受汶河冲击破坏,东部边缘参差不齐,与河床高差约4米。现存遗址平面南北长约200、东西残宽约40米,为南北向长条形,残余面积约7000余平方米。
发掘区全景
“我们此次考古工作最重要的发现是北辛文化遗存和其中的一处小型环壕。”朱超表示。据悉,北辛文化是分布于黄河下游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最早发现于江苏淮安青莲岗,考古界曾定名为青莲岗文化,后因该文化以滕州市官桥镇北辛遗址最为典型,遂重新定名为北辛文化。在以防御为目的的城或建城的技术出现之前,为防御洪水、猛兽以及敌对势力的侵袭等,在居住的聚落周围挖出的作为防御设施的围沟被称为环壕。
北辛文化小型环壕
北辛文化遗存中的壕沟剖面十分规整,近倒三角形,口部残宽约2米左右,残深1米有余,沟底极窄。沟内填土可分两层,上层以废弃堆积为主,出土了较多泥质及夹砂陶片,多数为红褐陶、少量为灰陶,可辨器型以乳头形三足釜、三足钵、红顶钵、小口双耳罐、鼎为主,有大型支脚及蒜头壶的发现;下层较为纯净,包含物极少,可见明显淤积痕迹。
北辛文化陶器
考古队在对北辛文化小型环壕一段(环壕聚落西北部)清理过程中,发现房址3个,灰沟1条,灰坑若干。其中,房址分布于壕沟边缘位置,均为近方形,房址现仅存垫土,建造过程为在房址范围内先挖坑,后垫土,未见明显活动面及柱洞。另有少量北辛文化灰坑,多为圆形圜底状。
北辛文化房址
据朱超介绍,此次发现的北辛文化遗存是沂南县境内乃至整个临沂地区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环壕聚落的揭露为建立和完善该地区文化谱系、了解沂沭河流域北辛文化早期聚落面貌、文化特征及区域类型特点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材料。
“现在遗址发掘工作已经结束,下一步我们将对此处文化遗存进行测年、资料整理等工作,科学严谨的确定其具体年份,进行文化面貌的再次认识,深入研究,最终确定其准确的性质。”朱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