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这些理财误区(理财参谋)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25日 阅读 445
  在选择需要配置的资产时,可保持各类资产的“低相关性”,这样影响资产波动的因素不会有较多的重合度。不妨将资产配置的“篮子”分为现金类、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另类和保障类。
 
  “如今普通居民对自身财富的保值增值处于一种焦虑状态,焦虑一方面来自高速发展的经济给人们带来的紧迫感,另一方面也来自国内居民理财观念和能力的缺乏。在这种焦虑之下,国内大部分居民的理财行为往往陷入误区。”招商银行副行长刘建军说。
 
  居民理财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散户投资缺乏理性
 
  数据显示,A股市场散户的比例达到85%以上,是全球股市的最高比例,投资者的结构决定了A股市场的特征就是高换手率、波动较大、缺乏理性,而发达国家普通居民往往将资金交给共同基金、退休基金等专业机构进行投资,对投资者本人和投资市场都较为利好。
 
  误区二:投资过于单一,躲不过风险也抓不住机遇
 
  国内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将资产投到某个单一的标的上。据招商银行介绍,从其600余万中高端客户的资产结构来看,储蓄存款和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达到76.7%,这部分资产的收益远低于资产配置组合收益。单一投资导致的结果是无法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且抓不住市场机遇。
 
  误区三:短期投机心态较重
 
  投资人期望一夜暴富的短期投机心理较为严重,缺乏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据业内专家分析,2003年以来,在任一时点买入债券基金持有期超过两年获得正收益概率是100%,平均累计收益为16.15%;2003年以来,上证综指在3500以下的任一时点买入股票基金持有期超过五年获得正收益概率接近100%,持有期越长,平均累计收益稳定增加。
 
  误区四:追涨杀跌、盲目跟风
 
  招商银行数据显示,2014—2016年3年间,该行权益类基金(股票及混合)销量1017亿元,在A股高位的2015年4月—7月,短短4个月销量高达554亿元,占3年销量的54%,跟风现象明显,最终成为股市下跌的埋单者。
 
  误区五:风险意识淡薄、为蝇头小利丢了“基本盘”
 
  “求赢”的心思过重,而对于如何保证“不输”往往并不关心,风险意识淡薄。部分居民被民间借贷和违规P2P的高收益所吸引,结果是利息没拿到,反而损失了本金。
 
  招商银行数据显示,从2016年国内居民资产结构看,52%为储蓄存款,22%为理财产品、信托或理财型保险等固定收益类资产,10%为股票类资产,2%为黄金资产,1%为保障类资产,13%为其他资产。按照这样的配置结构,过去10年,剔除通胀后的实际年化收益率仅为2.1%。2016年末,该行的金葵花客户中,大部分客户仍然处于资产类别缺配、资产比例超标的情况。
 
  如何远离理财误区,选择合适的投资理财组合?业内专家认为,根据资产配置的理念,在选择需要配置的资产时,可保持各类资产的“低相关性”,即一类资产的波动对其它几类资产的影响较小,这样影响资产波动的因素不会有较多的重合度。据此,可以将资产配置的“篮子”分为五大类:现金类、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另类和保障类,每个大类下可选择不同的投资品种。
 
  而具体到每个“篮子”该放多少“鸡蛋”,则因人而异,其主要的考虑因素是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一般来说,客户按照风险承受能力可分为“稳健型”、“平衡型”及“进取型”三种类型。比如,一名“稳健型”的投资者,最大可承受年化亏损10%的风险,则配置50%的固定收益类资产、45%的权益类资产以及5%的另类资产,可获得在该风险下的长期最大预期收益,即8.2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