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滚元宵”成了抢手货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19日 阅读 236


  “南方包汤圆,北方滚元宵。”元宵节临近,市场上的老式滚元宵走俏,成为抢手货。一颗元宵是如何滚出来的?18日,记者走访做了10年元宵的王兴良师傅,他现场展示了制作元宵的复杂过程。王兴良说,自大年初七开始,他家元宵平均1天营业额在3000元左右,仅糯米面粉便能用掉10多袋。

  记者 邵琳 孙飞霞

10年老手艺做滚元宵
  黑芝麻、五仁、红糖……各种和好的馅料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丁,放在笊篱里,在糯米粉浆里轻轻一蘸,接着倒进大盆或者簸箩里,撒上糯米粉,有节奏地摇摇摇,滚滚滚……再沾浆,沥干,放盆里,加点粉,摇摇摇,滚滚滚……重复摇滚四五次后,馅料丁逐渐被糯米粉包裹起来,成为一颗颗圆滚滚的元宵。18日中午12点,在沂蒙路与金坛路交会处附近的集市门口,王兴良正在手工做元宵。
  王兴良说,他们家自2009年开始手工做传统元宵。“一颗元宵需经过泡米、晾晒、碾磨等多道工序,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
  “首先选购上好的米,然后将挑选好的糯米浸泡24个小时。糯米泡好后,捞进筐里沥干水,就可以放进石磨里磨粉了。”王兴良说。
  除了糯米,馅料制作也颇有讲究。王兴良表示,前一天晚上将黑芝麻、花生等研磨成粉,然后放进熬制好的糖浆里,用和面机搅拌均匀。然后把馅料放在案子上摊成圆饼,再用刀切成块状,每块约8克重,全部手工完成。
  “如果馅不均匀,滚出的元宵个头就不一样、不圆。当初光切馅便苦练了很久。”王兴良回忆说。

最爱老元宵中的家乡味
  “来1斤黑芝麻的元宵,再来1斤水果味的。”尽管空中飘起了小雪,但前来购买元宵的老顾客依然络绎不绝。王兴良告诉记者,今年他家从大年初七便开始售卖元宵,平均每天营业额在3000元左右,需要用掉约200斤馅料、10多袋糯米面粉。“去年元宵节当天卖了1万多元,期待今年也能有个好销量。”
  “相较于超市售卖的汤圆,传统元宵没有添加动物油,不仅耐煮,入口也更加软糯、清爽。除了传统的黑芝麻、红豆沙、红糖外,今年还根据消费者口味需求,新增了水果、低糖等馅料。”王兴良介绍道。
  在王兴良的记忆当中,10年之前,他所在的这条街上,用传统老手艺滚元宵的作坊不下10家,但现在已经少之又少。
  “个别作坊转型采用了机械化滚筒代替人工以节省人力,再加上市面上各种包装精美的成品汤圆层出不穷,愿意采用传统手工滚元宵的作坊越来越少。”王兴良说。
  连续滚了近2个小时的元宵后,王兴良放下手中的簸箩,捶了捶有些僵直的胳膊和后腰。“我觉得人们吃的就是一个传统的家乡味,不能辜负老顾客们的期待。”王兴良说。
  “王师傅家的元宵劲道耐煮,而且黏而不腻,口感好,我们全家都喜欢吃。我小孙子也特别喜欢新品种——水果味元宵,今年已经买了3次了。”正在选购元宵的张女士笑着说。

记者体验
滚元宵既讲究巧劲,又是个力气活
      本着“实践出真知”这一原则,记者也忍不住现场拜师学艺,摇起了簸箩滚元宵。哪知滚元宵看起来简单,可真正上手一试才知道,其中处处皆学问。不但两只手用劲要一致,还得会用抖手腕的巧劲儿。
  “双手分开,抓住簸箩,前后缓缓摇动,用力要一致,摇的同时颠一颠。”按照王兴良传授的技术要领,记者双手牢牢抓住簸箩一侧,用力前后摇动起来。
  “停停停,手法不对,要小幅度快速地摇。”“两只手用劲要一致,不然容易大小不均。”“哎呀,你用劲太大了,馅料都要蹦出来了,放松放松。”……记者摇了没几下,就被王兴良指出了一堆问题。
  “你看我们摇的都是圆的,你滚的元宵怎么有棱有角?看看这几个,之前裹好的糯米粉都让你给晃掉了……”看着记者的实践成果,王兴良有些哭笑不得。他说,滚元宵靠的是手上的巧劲儿,在前后晃动中,要让元宵在面粉中充分滚动,这样滚出来的元宵才能又圆又鼓。
  在王兴良的又一番手把手指点下,记者的技术总算有了一点进步,被师傅夸奖“看上去可算像那么回事了”。只是手动滚元宵对手腕、双臂以及腰部力量都是个考验,随着元宵越滚越大,簸箩也越来越沉,才摇了不到10分钟,记者已经感到手腕发麻,胳膊酸痛。
  “滚元宵,既讲究巧劲,又是个力气活。过去生意忙的时候,滚上一天,胳膊都累得抬不起来。”王兴良说。不过他坦言,看到滚元宵这么受欢迎,自己也是累并快乐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