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迎来“部编”语文教材 科学课成小学一年级必修课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04日 阅读 226
1日,各中小学陆续迎来开学季。据了解,9月新学年开学,各学校将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科学课。此外,中小学起始年级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将开始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现行的“人教版”等版本教材将逐步被取代,中小学语文教材“一纲多本”的时代正式结束。
语文新教材变A4纸大小,先识字再学拼音
1日上午,在沂州实验学校,记者见到了新版语文课本。与往年相比,本次部编语文教材从外形上看,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材不同,变胖了不少,宽了、加高了,上边印着“教育部审定2016义务教育教科书”,有普通的A4纸大小。
而翻开新旧两本教材的目录,马上就可以发现两者在内容编排上的差别。旧版教材的目录顺序为“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而新版教材的目录顺序为“我上学了”“识字”“汉语拼音”“课文”。最大的变化即为“拼音”和“识字”两个学习内容顺序的变化,新教材改为先识字再学拼音。
记者现场询问了几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基本都认识新版教材第一课中的“天、地、人”三个字,小学新生们纷纷表示,这些字他们早就认识了,平时也经常从绘本和电视中见到这些字。
“我觉得新版教材识字在前,拼音在后这点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沂州实验学校一年级语文高级教师徐玲说,由熟悉的语言带出拼音的学习,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样更有益于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她看来,这是新教材的第一个亮点。翻开教材,目录之后就是一个通版的图片,印着大大的“我是中国人”,和56个民族的孩子图片。继续往后翻,才是“天地人、你我他”等简单汉字的认识,还有传统儿歌。学完这些,才是汉语拼音和课文。
识字量从400字减至300字
虽然新版教材变“胖”了,徐玲老师告诉记者,但新教材的识字量却由过去的400字减少到300字,其中要求会写100字,降低了对学生识字量的要求。
对于刚走进学校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一上来就学拼音比较难。把拼音学习推后一个月左右,能减少孩子的畏难情绪。徐玲老师表示,新教材要求学生首先学习生活中接触最多、使用最多的常用字,例如第一课学习“天、地、人、你、我、他”,在认识了这些常用字后再学习拼音,这样更容易接受和记住。
“孩子们刚入学会有一个适应期,在这个时期先学习生活中比较熟知的一些汉字,等适应期过去以后,然后再开始学拼音,孩子们从心理上说,或者说从他们的认知特点上来说,已经进入了学习状态,也比较能够接受。”徐玲说。
而且,为了让学生对阅读有兴趣,逐步养成读书的习惯,“部编本”教材还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名著导读”等多个版块,把课外阅读也纳入教学体制。徐玲老师分析,如一年级的“和大人一起读”版块就是倡导孩子跟父母、老师一起读充满童趣的故事、童谣、寓言等,鼓励孩子创造使用朗读、讲读、对话表演等多种方式。
科学课成一年级必修课,重点培养科学兴趣
据了解,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各小学将从一年级起开设科学课,科学课也由“启蒙课程”改为“基础课程”。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在科学技术的研究实验中考虑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
而教学内容方面,新增了“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相关内容,更加重视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倡导探究式学习。
“以前学校三年级才有科学课,今年从一年级开始开设这门课,重点在于引导孩子们多观察、多思考。”沂州实验学校一年级科学课任课教师班磊表示,比如一年级上册的科学课本,多是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问题、科学事例,让孩子在小实验中去观察、思考,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和素养。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对于道德与法治和历史两学科的国家统编教材,今年也分别进行了改革。其中,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教育部将原品德课改为道德与法治,小学教材共12册,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教材共6册,共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历史教育,则注重以史实为依托,加强国家主权意识和海洋意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