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高校在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以下简称“双高”建设)的引领下,聚焦关键环节,探索更加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更加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自主育人上出实招、求创新,厚植人才成长沃土,努力构建人才培养新格局。
“双高”建设牵住育才“牛鼻子”
“山东的高等教育在校生全国第一,但高等教育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缺少竞争力、影响力。”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商志晓认为,全力推进 “双高”建设切中了育才的关键。
2020年底,省教育厅公布了“双高”遴选结果。经过两轮评审,结合我省产业发展需求,确定省属高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15个、“高水平学科”建设项目51个。根据实施方案,“双高”遴选的首要条件正是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
育才必备良师。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成功获评“高峰学科”,首先得益于学科拥有的“超豪华”人才团队。国医大师3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9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1人……学科团队从理论、科研、临床全方位进行研究生教学指导,并依托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不断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近3年培养过程中,该学科博士生在“岐黄杯”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4项,在校研究生获得专利33项,学术竞赛获奖82项,科研成果获奖28项,创新创业获奖18项。同时为学科培养了3名一流学术名家、5名青年后备人才。新增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3人,山东省高等教育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人。
为扎实推进“双高”建设,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联合出台指导意见,完善高等学校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办法,实施“五权下放”,将高校研发机构(学科专业)设置权、人才招聘权、职称评审权、内部薪酬分配权、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处置权下放给高校。
职称评审作为绩效管理改革体系的重要一环,是高校办学方向、师资队伍建设和资源配置的“指挥棒”和“风向标”。打破任职年限和现聘职称要求,建立教授特殊申报制度;实施优秀中青年教师低职高聘制度……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打通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通道。为扶助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山东财经大学专门出台了“青年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向40岁以下优秀青年教师适当倾斜,单独推荐、单独评聘,多名40岁以下年轻教师被聘为教授,最年轻的才34岁。
“双高”建设开展以来,全省51个“高水平学科”项目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引进、培育、整合并举,逐步形成由国家级高层次专家领衔的学术团队。
目前,我省在数学、海洋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国家一流学科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优势学科数量不够充足。我省将创新“双高”建设机制,推动政策倾斜,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建强10个冲击“双一流”的潜力学科,培育10个左右后备力量学科,精准培育一批高水平学位授权点。
筑基拔尖打造育才“新高地”
“双高”建设不仅引领高校集中向优势学科引才聚才,而且驱动体制机制改革以有利于选才育才,为高校卓越人才培养引来“源头活水”。
2019年初,由山东师范大学完成的“细胞稳态调控活性分子的荧光成像研究”项目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是我省30年来首个以省属高校为第一单位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该项目出自“高峰学科”山东师大化学学科团队,学科负责人董育斌则是山东师大 “土生土长”的高层次人才。该学科始终秉承科教育人理念,坚持科教融合,实现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相互促进,建立了教学科研资源共享体系,形成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科学研究思路和以科研引领带动教学的发展模式。目前,化学学科已经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等多个学位授权点和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化学人才奠定了扎实基础。
为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拔尖人才,山东理工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该校“双聘院士”、著名数学家万哲先教授的支持下设立了“万哲先数学实验班”,依托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兼顾统计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对学生进行“一生一案”的个性化培养,努力造就数学与应用数学及相关交叉学科拔尖人才。经过多年的建设,在人才培养、教学实践、组织管理、学风建设、学科创新竞赛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面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双一流”建设对精尖农林人才的迫切需求,山东农业大学建立“齐鲁学堂”,实行“3+2+3”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为每名学生配备一名指导教师,规定导师年龄不超过52周岁,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原则上为学校的“泰山学者”、二级教授,“1512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省级以上教学名师等。山东农业大学校长、“齐鲁学堂”院长张宪省说:“这是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拔尖型农林人才,同时解决地方院校高端人才匮乏的问题,集中优质资源打造精尖农林类人才,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
与之类似的,还有山东科技大学组建的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命名的“宋振骐班”,曲阜师范大学实施的“杏坛学堂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青岛科技大学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它们的共性是:以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为主要特征,在遴选优秀人才、开展因材施教、吸引学术大师参与等方面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最终目标则是“让名师流动起来,以才育才,把优势资源握成‘拳头’,让卓越人才培养的‘大门’愈发敞开”。
融合培养锻造育才“金钥匙”
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我省深入贯彻会议精神,坚持“四为”方针,聚焦“十强”产业发展调整优化学位授权结构布局,重点建设一批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示范院校,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尤其是在加强与国家级科研院所合作、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国家队”协同培养高端人才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与实践。
山东创新“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瞄准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实现共赢。从“民间”的自发探索到省级的支持统筹,山东摸索出了一条协同“国家队”培养高端人才的成功之路。
为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山东理工大学以研究生工作站为载体,打造研究生实践创新平台、校企产教协同育人平台,全力推进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目前,在全国已建立了近300家研究生工作站,3000余名研究生进入工作站实践学习,500余名导师承担了工作站所在企业的创新课题。研究生工作站的设立,发挥了校企双方的优势,促进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解决了研究生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同时,促进了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破解了企业“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难”的难题,为企业培养了一批实践创新人才。
齐鲁工业大学按照新工科建设要求,发挥科教融合的独特优势,搭建科教协同育人载体,打造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机制,将山东省科学院的科研平台、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等优质资源融入人才培养中,构建起了教学、科研、转化、实践“四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模式。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分别采取“2+2”“3+1”等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前一个阶段,学生在教学单位学习基础知识;后一个阶段,学生可以到科研单位参与科学研究,提高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青岛大学以培养一流本科人才为目标,构建了包括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融合、教学与科研融合、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融合的“四个融合”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四个融合”人才培养工作体系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理念,以专业建设为抓手,以课堂改革、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优化为突破口,打破学科专业藩篱,进行资源要素重组,强化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驶入“快车道”。
有教育专家指出,高水平大学建设是推动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山东高等教育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的关键一招儿。高校应把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核心使命,打造创新“策源地”,构建人才“蓄水池”,自觉肩负起推动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重任,为新时代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强省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