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挤眉弄眼 可能是小儿抽动症

编辑:鲁南网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3日 阅读 425
        孩子经常挤眉弄眼,很多家长都会认为是眼睛的问题。专家提醒,面部五官经常不自主抽动可能是小儿抽动症在作怪。如果孩子出现这些问题,家长要仔细观察,及时带孩子就医。
经常眨巴眼,小心抽动症
       最近,市民张女士3岁的儿子总是搓眼睛,还喜欢眨巴眼。开始张女士并没有在意,后来儿子眼睛明显发红。她感觉不对劲,赶紧带孩子去医院,经过眼科医生检查后,确诊为结膜炎。医生让孩子近期不要看手机等电子产品,还让张女士多观察孩子表现,小心抽动症。
       “什么是抽动症啊?为什么眨巴眼睛会与抽动症联系上?”听到医生的诊断,张女士吓得不轻。
       “小儿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多发于2岁以上的儿童,该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五官多个部位同时抽动,比如眨眼睛、鼻子一囧一囧、嘴角抽动、频繁清嗓子等等。”临沂市中医医院儿三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周峰然解释说。
       周峰然介绍,频繁眨巴眼睛也是抽动症的表现,如果只是单纯地眨巴眼睛还不能算是抽动症。如果眨巴眼睛、挤眉、清嗓子、耸肩等动作同时发生,就要怀疑是小儿抽动症。
       “很多家长将多动症与抽动症混淆。简单区分来说,多动症主要是坐不住,而抽动症则是五官部位不由自主地抽动。”周峰然说,抽动症是一种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神经精神疾病,有研究表示,抽动症多发于2岁到青春期的男孩,发病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2:1。
小儿抽动症常被误诊为眼科、耳鼻喉科疾病
       目前,国内小儿抽动症的发病率在5%左右。但由于其发病表现类似于结膜炎、咽炎、多动症等疾病,所以这类疾病很容易被误诊,当作眼科、耳鼻喉科等疾病来治疗。
       “门诊上时常会遇到被误诊的小患者,比如有的孩子经常眨巴眼,家长可能会误认为孩子看手机、电视太多,用点眼药水就好了。可是用了一个星期的眼药水也没见有好转,最后辗转才来到儿科门诊。”周峰然坦言,小儿抽动症开始表现为眨眼睛、皱眉毛,紧接着会出现吸鼻子,然后症状还会再多,可能会出现耸肩、“吭吭”清嗓等一系列抽动动作。
       临沂市人民医院博爱眼科医学博士姜良柱也表示,因为常眨眼睛而误诊为眼科的小病号特别多,一般来说,正常人每分钟眨眼20-30次可以保护眼睛,平均2-6秒就眨一次眼睛。如果超过这个频率,就需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周峰然强调说,虽然小儿抽动症对于孩子智力发育影响不太大,但会影响孩子的整体形象,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将来成年后症状会越来越厉害,并且整个人也会大打折扣,比如将来面试找工作,可能会不自主地做鬼脸,直接影响面试成绩。
少用电子产品、少吃加工类食品,避免诱发抽动症
       “小儿抽动症目前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长时间看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周峰然表示,有的食物也是小儿抽动症的诱发因素,比如加工类甜食、巧克力等食物,这些食物容易使人兴奋,会诱发抽动症或加重病情。
        除此之外,孩子经常情绪紧张、压力过大也是抽动症的诱发因素。周峰然说,门诊上曾遇到一个抽动症小患者,因为孩子经常眨眼、咧嘴,家长就认为孩子可能是调皮,一旦孩子出现这些奇怪的动作,家长就会很生气地责备孩子。结果孩子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抽动的症状越来越厉害。
       “家长要多注意观察孩子,一旦孩子频繁出现挤眉弄眼等类似于抽动症的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矫正。”周峰然建议,作为家长,即使孩子患了抽动症,也不要给他太大压力,。
       此外,为了避免更多抽动症患者被误诊,周峰然还建议,如果孩子频繁眨眼、清嗓子,要先排除结膜炎、咽喉炎,如确诊为小儿抽动症后,要采取矫正和药物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和孩子们交流,多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减少看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避免这些因素诱发或加重抽动症。
0